22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镇化已进入加速时期,城镇化率逐步接近中等收人国家的平均水 平;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国际化发展日益深刻,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世界融合 更为紧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都将处于“五化”不 断深入,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中。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努力突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 放,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并屹立于世界舞台,成为促进世界和 平、发展、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当代中国与世界前所未有地 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也离不开中国。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发展中 必然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 征,也会面对不同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既要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把握在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不 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进人新世纪,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23 包括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 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 合 未根本改变。 不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 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后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开 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令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地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 定 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 ⑨ 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 中 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特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 义, 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 不 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 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要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
24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 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表 现,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深刻把握这些阶 段性特征,抓紧采取措施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直接关 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 景、环境和条件,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 局性等特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就必须敏锐 地发现机遇,紧紧地抓住和用好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 产党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反复强调要抓 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 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 主要在于: 其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 展。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25 份 孕育新突破,中国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合 作并且创造竞争新优势。 举 其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阶 随着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 关 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经为经济社会的 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 全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 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得到确立和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 锐 一系列重大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 共 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 建 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 势 度得到确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经济 并 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断完 据 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1发 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 化、 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要充分看到,在前进的道路 新 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有利条件
26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胜于不利因素,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始终居 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 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在国内 国际两个大局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首要的就是要深人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是 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思想。 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 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 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 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归根到底得益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