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流分配关系 又设B= 1-a 根据 Ig=Ig+Ic Ic=Inc+IcBo a= 且令ICEo=(1+B)IcB0 (穿透电流) 则B='c-lo 当1。>lo时,B≈ 18 B是另一个电流放大系数。同样,它也只与管 子的结构尺寸和参杂浓度有关,与外加电压无关。 一般B>1。 HOME BACK NEXT
1 又 设 B C CEO I I I 则 是另一个电流放大系数。同样,它也只与管 子的结构尺寸和掺杂浓度有关,与外加电压无关。 一般 >> 1 。 根据 IE =IB+ IC IC= InC+ ICBO E nC I I 且令 B C C CEO I I 当 I I 时, ICEO= (1+ ) ICBO (穿透电流) 2. 电流分配关系
3.三极管的三种组态 (a) (b) (c BJT的三种组态 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 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B表示; 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 HOME BACK NEXT
3. 三极管的三种组态 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 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B表示; 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 BJT的三种组态
4.放大作用 E=IE+△证 ic=aiE=Ic+△ic +e c+ VEB UCB △1 =(1-a)i =B+△iB b VEE Vec 共基极放大电路 若△v1=20mV使△ig=-1mA, 当0=0.98时, 则△ic=a△iE=-0.98mA,△vo=-△ic'R=0.98V, 电压放大倍数 A.= Avo 0.98V =49 △01 20mV HOME BACK NEXT
共基极放大电路 4. 放大作用 若 vI = 20mV 电压放大倍数 49 20mV 0.98V I O v v Av 使 iE = -1 mA, 则 iC = iE = -0.98 mA,vO = -iC •RL = 0.98 V, 当 = 0.98 时
综上所述,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主要是依 靠它的发射极电流能够通过基区传输,然后到 达集电极而实现的。 实现这一传输过程的两个条件是: (1)内部条件:发射区杂质浓度远大于基区 杂质浓度,且基区很薄。 (2)外部条件:发射结正问偏置,集电结反 问偏置。 HOME BACK NEXT
综上所述,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主要是依 靠它的发射极电流能够通过基区传输,然后到 达集电极而实现的。 实现这一传输过程的两个条件是: (1)内部条件:发射区杂质浓度远大于基区 杂质浓度,且基区很薄。 (2)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 向偏置
4.1.3BJT的V-I特性曲线 1.输入特性曲线 (以共射极放大电路为例) is fUBE) UcE=const (1)当CE=0V时,相当于发射结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 (2) 当cE之IV时,cB=tcE一B>0,集电结已进入反偏状态,开始收 集电子,基区复合减少,同样的vE下I减小,特性曲线右移。 iB/uA A0=32 T UCE UBE 00.20.40.60.8 UBE/V 共射极连接 HOME BACK NEXT
4.1.3 BJT的V-I 特性曲线 iB =f(vBE) vCE=const (2) 当vCE≥1V时, vCB= vCE - vBE>0,集电结已进入反偏状态,开始收 集电子,基区复合减少,同样的vBE下 IB减小,特性曲线右移。 (1) 当vCE=0V时,相当于发射结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 1. 输入特性曲线 (以共射极放大电路为例) 共射极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