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教读和自读课文的练习答案 1梅园新村之行答案) 、基础知识 (1)解放周恩来和平内战梅园新村30号周恩来 (2)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女神》《屈原》《蔡文姬》(任意 两部均可) 3.(1)“绿洲”喻周恩来的住处,充满赞美之意,使人如同在荒漠中、黑暗里看到了希 望和光明,象征着周公馆会给人民带来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2)“文石”借石喻人,象征着稳健从容的风度,旗帜鲜明的原则立场,坚忍不屈的顽 强精神和光明磊落、无私忘我的胸怀。文石是主人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的象征 阅读分析 1.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鞠躬尽瘁,无私忘我,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的 精神。 2.周恩来身处“狼犬的眼睛”之中,谈判对手玩两面派伎俩,假和谈真内战,境遇 难处”。 谈判斗争肩负着党的重托,人民的希望,事关民族的前途,责任“重大”。 要谈判,又要和假和谈的敌人斗争,还要联合一切可以争取的和平势力,日理万机, 事务“繁剧”。 身处逆境,环境恶劣,面对困难险阻和特务的眼睛,顽强不屈地斗争着,环境确实 拂逆 3.排比修辞。有反复强调作用,增强了语气 高度赞扬了周恩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三个词深刻强烈 地表现了周恩来对党的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顽强斗争精神。 110
110 附 录 教读和自读课文的练习答案 1.梅园新村之行(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解放 周恩来 和平 内战 梅园新村 30 号 周恩来 (2)诗人 戏剧家 历史学家 古文字学家 《女神》 《屈原》 《蔡文姬》(任意 两部均可) 2.C 3.(1)“绿洲”喻周恩来的住处,充满赞美之意,使人如同在荒漠中、黑暗里看到了希 望和光明,象征着周公馆会给人民带来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2)“文石”借石喻人,象征着稳健从容的风度,旗帜鲜明的原则立场,坚忍不屈的顽 强精神和光明磊落、无私忘我的胸怀。文石是主人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的象征。 二、阅读分析 1.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鞠躬尽瘁,无私忘我,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的 精神。 2.周恩来身处“狼犬的眼睛”之中,谈判对手玩两面派伎俩,假和谈真内战,境遇 “难处”。 谈判斗争肩负着党的重托,人民的希望,事关民族的前途,责任“重大”。 要谈判,又要和假和谈的敌人斗争,还要联合一切可以争取的和平势力,日理万机, 事务“繁剧”。 身处逆境,环境恶劣,面对困难险阻和特务的眼睛,顽强不屈地斗争着,环境确实 “拂逆”。 3.排比修辞。有反复强调作用,增强了语气。 高度赞扬了周恩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三个词深刻强烈 地表现了周恩来对党的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顽强斗争精神
2※恐怖之夜—战地生活片段(答案) 、基础知识 臧克家诗人散文家《烙印》《罪恶的黑手》《臧克家抒情散文选》 2.(1)ru(2)lu (3)nang (4)bin bin 4.虽然经历了一夜的恐惧,但同志们并没有因恐惧而退缩,他们战胜了恐惧,增强了 战胜困难的勇气,充满信心地准备继续前行。 二、阅读分析 1.行李装上了汽车→大车套上了骡马→大炮着好了炮衣→营门上换上了人民军的哨兵 战士们最后一次扫净了院子 待命→集合→出发→行进 3.“统统没有哭”→“眼睛潮湿了”→“第一个哭出了声”→“泪雨中行进” 4志愿军朝鲜人民 5.(1)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 (2)孩子们奋力地撒着纸屑的花雨 6.“行李装上了汽车。大车套上了骡马。大炮着好了炮衣。营门上已经换上了人民军 的哨兵。战士们最后一次扫净了院子。”其作用为:句式整齐,语气流畅,便于抒发感情 3藕与莼菜(答案 、基础知识 1.(1)zhuo洗。 (2)浑然一体 (3)s大腹便便的巨商。硕,大:钜,通巨;贾,商人(古时候“贾”指坐商,“商” 指行商) (4)gu即俗语“待价而沽”,货物等待高价出售。善价,高价;沽,卖,出售 2.作家教育家《倪焕之》 B 、阅读分析 (一)1.“…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才挑进城里来”∥“……大口大口 地嚼着解渴”∥“……直要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l11
111 2.※恐怖之夜——战地生活片段(答案) 一、基础知识 1.臧克家 诗人 散文家 《烙印》 《罪恶的黑手》 《臧克家抒情散文选》 2.(1)rú (2)lù (3)nánɡ (4)bīnbīn 3.C 4.虽然经历了一夜的恐惧,但同志们并没有因恐惧而退缩,他们战胜了恐惧,增强了 战胜困难的勇气,充满信心地准备继续前行。 二、阅读分析 1.行李装上了汽车→大车套上了骡马→大炮着好了炮衣→营门上换上了人民军的哨兵 →战士们最后一次扫净了院子 2.待命→集合→出发→行进 3.“统统没有哭”→“眼睛潮湿了”→“第一个哭出了声”→“泪雨中行进” 4.志愿军 朝鲜人民 5.(1)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 (2)孩子们奋力地撒着纸屑的花雨。 6.“行李装上了汽车。大车套上了骡马。大炮着好了炮衣。营门上已经换上了人民军 的哨兵。战士们最后一次扫净了院子。”其作用为:句式整齐,语气流畅,便于抒发感情。 3.藕与莼菜(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zhúo 洗。 (2)浑然一体。 (3)ɡǔ 大腹便便的巨商。硕,大;钜,通巨;贾,商人(古时候“贾”指坐商,“商” 指行商)。 (4)ɡū 即俗语“待价而沽”,货物等待高价出售。善价,高价;沽,卖,出售。 2.作家 教育家 《倪焕之》 3.B 二、阅读分析 (一)1.“……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才挑进城里来”∥“……大口大口 地嚼着解渴”∥“……直要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第一层写挑藕;第二层写洗藕:第三层写卖藕:第四层写买藕 2.雪藕,紫赤的臂膊,白地青花的头布,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洁白,红衫的小姑娘, 白发的老公公。作者突出色彩的描写,强调这是一幅“清的图画”,表现出浓郁的江南风俗 特征,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很好地表现出作者对故乡风俗的深情的怀念。 3.农民将藕洗得洁白,是极其自然的举动,表现的是农民的诚实、纯朴和勤劳、善良, 并非有意为“作画”而为,因此作者用了“仿佛”二字。但是农民的自然、纯朴的举止 却很自然地成为“清的图画”的富有内涵的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对这幅“画”的喜爱,赋 予“画面”浓郁的感情色彩。 (二)1.C 2.D 3.荠菜紫云英鼠曲草形状颜色用途浙东民俗田汝成《清嘉录》《俳 句大辞典》 4.B D 6.(1)食用 (2)紫红色、白色比喻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 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 (3)浙东人三月里扫墓用上坟船。用野菜花做成的花环或花束,用于祭奠。 4.※西湖漫笔(答案 基础知识 2.(1)闲情逸致:逸,安闲。闲适的情致 (2)无以名状:名,说出。无法说出其形状。 (3)心旷神怡:怡,开阔,开朗。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4)楚楚有致:楚楚,鲜明、整洁。形容景色鲜明、整洁、美丽动人。 (5)修葺:原指修理房子,这里指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翻新 3.B 4.(1)绿得深。 (2)绿得鲜嫩柔美 (3)绿得沉郁。 (4)绿得澄明
112 第一层写挑藕;第二层写洗藕;第三层写卖藕;第四层写买藕。 2.雪藕,紫赤的臂膊,白地青花的头布,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洁白,红衫的小姑娘, 白发的老公公。作者突出色彩的描写,强调这是一幅“清的图画”,表现出浓郁的江南风俗 特征,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很好地表现出作者对故乡风俗的深情的怀念。 3.农民将藕洗得洁白,是极其自然的举动,表现的是农民的诚实、纯朴和勤劳、善良, 并非有意为“作画”而为,因此作者用了“仿佛”二字。但是农民的自然、纯朴的举止, 却很自然地成为“清的图画”的富有内涵的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对这幅“画”的喜爱,赋 予“画面”浓郁的感情色彩。 (二)1.C 2.D 3.荠菜 紫云英 鼠曲草 形状 颜色 用途 浙东民俗 田汝成 《清嘉录》 《俳 句大辞典》 4.B 5.D 6.(1)食用 (2)紫红色、白色 比喻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 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 (3)浙东人三月里扫墓用上坟船。用野菜花做成的花环或花束,用于祭奠。 4.※西湖漫笔(答案) 一、基础知识 1.A 2.(1)闲情逸致:逸,安闲。闲适的情致。 (2)无以名状:名,说出。无法说出其形状。 (3)心旷神怡:怡,开阔,开朗。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4)楚楚有致:楚楚,鲜明、整洁。形容景色鲜明、整洁、美丽动人。 (5)修葺:原指修理房子,这里指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翻新。 3.B 4.(1)绿得深。 (2)绿得鲜嫩柔美。 (3)绿得沉郁。 (4)绿得澄明
(5)绿得浓重而有气势 (6)形容水珠生动、可爱的形态。 、阅读分析 (一)1.描绘西湖各不相同的绿色。作者首先总写西湖胜景各处的绿不同,包括“幽 “野”、“闲”等多种不同风格,其次描绘苏堤的绿的特点,并赞美青苔顽强的生命力。 2.幽:绿色浓密深暗,使人感到幽 野:绿色鲜明夸张,使人觉得“野”。 闲:绿色疏淡雅静,令人产生悠闲之感 3.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青苔的千姿百态 4.排比拟人 5.伟大祖国和美好生活 (二)1.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泼洒似地开放;野菊花的野性美教人体味出人生的境界。 2.不禁锢自己:不固守现成。或花色、花香、花枝、花根。 3.开放:;拓展。 4.屈原 5※大钱饺子(答案) 、1.大钱饺子爱 2.细节描写 3.比喻 、1.我担心亲人受不了精神上的刺激,心灵上的打击。这体现出我的善良及对亲人 强烈的爱。 2.母亲包完饺子,在大钱饺子上捏记号,是要记住这个饺子,让儿子吃到,表现了母 亲拳拳爱子之心。后来这个大钱饺子在我、妻子和母亲的碗里传递推让,充分表现了亲人 之间深厚真挚的爱 小说的最后是高潮,全家人泪流满面,洋溢在爱的幸福欢乐之中。 6湖心亭看雪(答案 基础知识 (1)明末清初散文小品 113
113 (5)绿得浓重而有气势。 (6)形容水珠生动、可爱的形态。 二、阅读分析 (一)1.描绘西湖各不相同的绿色。作者首先总写西湖胜景各处的绿不同,包括“幽”、 “野”、“闲”等多种不同风格,其次描绘苏堤的绿的特点,并赞美青苔顽强的生命力。 2.幽:绿色浓密深暗,使人感到幽深。 野:绿色鲜明夸张,使人觉得“野”。 闲:绿色疏淡雅静,令人产生悠闲之感。 3.排比 比喻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青苔的千姿百态 4.排比 拟人 5.伟大祖国和美好生活 (二)1.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泼洒似地开放;野菊花的野性美教人体味出人生的境界。 2.不禁锢自己;不固守现成。或花色、花香、花枝、花根。 3.开放;拓展。 4.屈原 5.C 5.※大钱饺子(答案) 一、1.大钱饺子 爱 2.细节描写 3.比喻 二、1.我担心亲人受不了精神上的刺激,心灵上的打击。这体现出我的善良及对亲人 强烈的爱。 2.母亲包完饺子,在大钱饺子上捏记号,是要记住这个饺子,让儿子吃到,表现了母 亲拳拳爱子之心。后来这个大钱饺子在我、妻子和母亲的碗里传递推让,充分表现了亲人 之间深厚真挚的爱。 3.小说的最后是高潮,全家人泪流满面,洋溢在爱的幸福欢乐之中。 6.湖心亭看雪(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明末清初 散文 小品
(2)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 3.(1)全、都 (2)更,一夜分五更:人静曰定,即起更以后夜深人静之时。 (3),牵引,文中是划(船)。拥,围着,抱、持。 (4)惟,同“唯”,只有。芥,小草,此用做量词 (5)客居,名词用做动词。 (6)痴心相似或一样的疾心 、阅读分析 (一)1.追求超然脱俗,清高怡乐的情怀。志趣相同,愉悦兴奋。 2.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将作者清高超逸的情怀自然流露出来。 (二)1.(1)南朝宋《世说新语》汉末到东晋 2)《世说新语》《任诞》率性自然名士 2.(1)睡醒 (2)徘徊 (3)一夜:到门前 (4)兴致 3.(1)王子猷想起了朋友,立刻就要去探访,不管它是雪夜还是路途的远近。说明魏 晋名士的行为放任自由,无拘无束 (2)一夜的行程,使王子猷乘兴致尽情地欣赏了雪夜的风光,兴致已尽即返回。追求名 士风度,行为举止超然脱俗,不受任何束缚,任性怪异,自由潇洒 7.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 、基础知识 汉纪传体本纪世家列传书表本纪列传世家 2.(1)攻打攻取 (2)送信 (3)白白地被 (4)宠幸被 (5)听从赦免 (6)交换否 (7)均衡承担
114 (2)湖中人 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一小舟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D 3.(1)全、都。 (2)更,一夜分五更;人静曰定,即起更以后夜深人静之时。 (3),牵引,文中是划(船)。拥,围着,抱、持。 (4)惟,同“唯”,只有。芥,小草,此用做量词。 (5)客居,名词用做动词。 (6)痴心相似 或一样的疾心。 二、阅读分析 (一)1.追求超然脱俗,清高怡乐的情怀。志趣相同,愉悦兴奋。 2.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将作者清高超逸的情怀自然流露出来。 (二)1.(1)南朝宋 《世说新语》 汉末到东晋 (2)《世说新语》 《任诞》 率性自然 名士 2.(1)睡醒 (2)徘徊 (3)一夜;到门前 (4)兴致 3.(1)王子猷想起了朋友,立刻就要去探访,不管它是雪夜还是路途的远近。说明魏 晋名士的行为放任自由,无拘无束。 (2)一夜的行程,使王子猷乘兴致尽情地欣赏了雪夜的风光,兴致已尽即返回。追求名 士风度,行为举止超然脱俗,不受任何束缚,任性怪异,自由潇洒。 7.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汉 纪传体 本纪 世家 列传 书 表 本纪 列传 世家 2.(1)攻打 攻取 (2)送 信 (3)白白地 被 (4)宠幸 被 (5)听从 赦免 (6)交换 否 (7)均衡 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