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河医专 教案 授课科目:病理学 投课内容: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授课对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授课时数:4学时 授课教师:高凤兰 病理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 1、掌握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 2、掌握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及区别 3、掌握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 4、熟悉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异位及前列腺增生的病变特点 5、了解卵巢肿瘤的分类及精原细胞瘤、阴茎癌的病变特点。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4X50分钟) 1、慢性子宫颈炎10min 2、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40mi 3、子宫内膜增生症10min 4、子宫内膜异位10min 5、葡萄胎20min 6、侵蚀性葡萄胎10min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漯河医专 教 案 授课科目:病理学 授课内容: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授课对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授课时数:4 学时 授课教师:高凤兰 病理学教研室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 2、 掌握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及区别。 3、 掌握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 4、 熟悉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异位及前列腺增生的病变特点。 5、 了解卵巢肿瘤的分类及精原细胞瘤、阴茎癌的病变特点。 二、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4X50 分钟) 1、 慢性子宫颈炎 10min 2、 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 40min 3、 子宫内膜增生症 10min 4、 子宫内膜异位 10min 5、 葡萄胎 20min 6、 侵蚀性葡萄胎 10min
7、绒毛膜癌15min 8、卵巢肿瘤概论20min 9、前列腺增生10min 10、精原细胞瘤5min l1、阴茎癌5min 12、乳腺疾病45min (1)、良性乳腺增生性疾病10min (2)、乳腺癌35min 讲授重点 1、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 2、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及区别 3、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 四、讲授难点 1、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 2、葡萄胎的发生机制 3、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五、教学法 1、生殖系统疾病所含内容甚多,临床表现较类似,临床上易混淆,其诊断对病理的依赖性较大,因 此这些疾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关系及临床病理联系是本次课要讲授的重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彩色投影胶 片和绘图等多种教学手段,从病理形态学及桥梁课的角度帮助学生直观动态地理解它们的病变发展。 2、乳腺疾病之中良性乳腺增生性疾病和乳腺癌的关系密切,临床鉴别诊断较难,其发生机制及治疗 的新进展较快,讲授中除充分结合病理学总论及各论知识外(如癌前病变、单纯癌等),还要讲述新的病 理学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雌孕激素检测的机制及临床意义、临床治疗新进展等。 3、利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病例着手提出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分析 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 绒毛膜癌 15min 8、 卵巢肿瘤概论 20min 9、 前列腺增生 10min 10、精原细胞瘤 5min 11、阴茎癌 5min 12、乳腺疾病 45min (1)、良性乳腺增生性疾病 10min (2)、乳腺癌 35min 三、讲授重点 1、 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 2、 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及区别。 3、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 四、讲授难点 1、 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 2、 葡萄胎的发生机制 3、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五、教学法 1、 生殖系统疾病所含内容甚多,临床表现较类似,临床上易混淆,其诊断对病理的依赖性较大,因 此这些疾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关系及临床病理联系是本次课要讲授的重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彩色投影胶 片和绘图等多种教学手段,从病理形态学及桥梁课的角度帮助学生直观动态地理解它们的病变发展。 2、 乳腺疾病之中良性乳腺增生性疾病和乳腺癌的关系密切,临床鉴别诊断较难,其发生机制及治疗 的新进展较快,讲授中除充分结合病理学总论及各论知识外(如癌前病变、单纯癌等),还要讲述新的病 理学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雌孕激素检测的机制及临床意义、临床治疗新进展等。 3、 利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病例着手提出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分析 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彩色胶片共6张、投影仪、粉笔、黑板刷、教鞭、洁净白大衣等 七、教材及参考书 1、杨光华主编,《病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275 2、成令忠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p214 3、吴在德主编,《外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316p671 4、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p38 5、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 Christopher DM Fletcher. Diagnostic Histopathology of Tumors. USA, 2001 7、郑香玲.HPV感染与尖锐湿疣及癌变等相关性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15(1):88 引言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许多患者因阴道流血或发 现乳房肿块来就诊,哪些疾病可引起上述表现?它们有何病变特点?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关系到临 床的治疗及预后。本次课主要从病因和可能机制、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等方面阐述该系统有关疾病特 点、内在联系及区别,为今后学习有关临床知识打下基础。 慢性宫颈炎( chronic cervicitis)(l0min) 1.发病情况: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疾病 2.病因及病原菌: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发生:常由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3.病变特点 肉眼:宫颈粘膜充血、肿胀,呈颖粒状和糜烂状,部分病例形成宫颈潴留囊肿( Nabothian Cyst,纳 博特囊肿)及宫颈息肉(图1) 提问式复习: 炎性息肉( inflammation pol yp):慢性炎症时由于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使局部粘膜上皮、腺体、纤 维结缔组织及血管增生而形成的突出粘膜表面并有蒂与之相连的肉芽肿块,常见于宫颈及鼻粘膜。(p76) 镜下:上皮增生及鱗状上皮化生(图2),潴留囊肿及炎性息肉形成:间质慢性炎性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浸润(图1、2)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彩色胶片共 6 张、投影仪、粉笔、黑板刷、教鞭、洁净白大衣等 七、教材及参考书 1、 杨光华主编,《病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275 2、 成令忠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p214 3、 吴在德主编,《外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316 p671 4、 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p388 5、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 Christopher DM Fletcher. Diagnostic Histopathology of Tumors. USA, 2001 7、 郑香玲. HPV 感染与尖锐湿疣及癌变等相关性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9,15(1):88 引言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许多患者因阴道流血或发 现乳房肿块来就诊,哪些疾病可引起上述表现?它们有何病变特点?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关系到临 床的治疗及预后。本次课主要从病因和可能机制、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等方面阐述该系统有关疾病特 点、内在联系及区别,为今后学习有关临床知识打下基础。 一. 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10min) 1. 发病情况: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疾病。 2. 病因及病原菌: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发生;常由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3. 病变特点: 肉眼:宫颈粘膜充血、肿胀,呈颗粒状和糜烂状,部分病例形成宫颈潴留囊肿(Nabothian Cyst, 纳 博特囊肿)及宫颈息肉(图 1)。 提问式复习: 炎性息肉(inflammation polyp):慢性炎症时由于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使局部粘膜上皮、腺体、纤 维结缔组织及血管增生而形成的突出粘膜表面并有蒂与之相连的肉芽肿块,常见于宫颈及鼻粘膜。(p76) 镜下:上皮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图 2),潴留囊肿及炎性息肉形成;间质慢性炎性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浸润(图 1、2)
嗡影 图 图 4.临床表现:白带增多;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炎症程度不同,白带的量、性质、气味及颜色不同。如乳 白色粘液状、淡黄色脓性等。 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癌(40min) (一)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1.复习概念(pl01) 非典型增生( cervical epithelial dysplasia):指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 还不足以诊断为癌。镜下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 增多但多属正常核分裂像: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 原位癌( carcinoma in situ):一般指粘膜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几乎累及上皮全 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 2.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 thelial neoplasia,CIN) 上述非典型增生从基底层开始,逐渐向表层发展,若上皮全层皆为异型细胞所代替,则为原位癌。目 前,将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统称为CIN。根据非典型增生的程度 和范围,CIN分为I、Ⅱ、Ⅲ级 CINⅠ级(轻度非典型增生):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区(图3) CINⅡ级(中度非典型增生):异型细胞占上皮层的1/22/3,异型性较I级明显(图4)
4. 临床表现:白带增多;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炎症程度不同,白带的量、性质、气味及颜色不同。如乳 白色粘液状、淡黄色脓性等。 二. 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癌(40min) (一) 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1. 复习概念(p101): 非典型增生(cervical epithelial dysplasia):指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 还不足以诊断为癌。镜下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 增多但多属正常核分裂像;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一般指粘膜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几乎累及上皮全 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 2.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上述非典型增生从基底层开始,逐渐向表层发展,若上皮全层皆为异型细胞所代替,则为原位癌。目 前,将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统称为 CIN。根据非典型增生的程度 和范围,CIN 分为Ⅰ、Ⅱ、Ⅲ级。 CIN Ⅰ级(轻度非典型增生):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 1/3 区(图 3) CIN Ⅱ级(中度非典型增生):异型细胞占上皮层的 1/2~2/3,异型性较Ⅰ级明显(图 4)
CINⅢ级(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异型细胞超过上皮层的2/3者为重度非典型增生:达全层者为 原位癌:异型性较Ⅱ级明显,核分裂像增多,原位癌可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图5)。 面 图1 3.病变发展及转归: 子宫颈癌(少数 子宫颈上皮 非真型增生一原位癌一宫须浸润癌《图6 自然消退 CINI级 2%CINⅡ缓一CINⅢ缓一宫颈浸润高 CINI级一CINI级 CINⅢ级 停滞不动 宫颈浸溝癌(20%)
CINⅢ级(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异型细胞超过上皮层的 2/3 者为重度非典型增生;达全层者为 原位癌;异型性较Ⅱ级明显,核分裂像增多,原位癌可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图 5)。 3. 病变发展及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