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体贮积病及某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亦可通过血浆置换的方 法得到治疗。血浆过滤( plasmafilter)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含有特定 的亲合剂容器内,由于亲和结合剂与血浆中“毒物”选择性结合后不 能通过回输滤器,而使患者的血液得到清理,在将血液重新输入患者 体内后,获得治疗效果。例如,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将患者的 血液引入含肝素-琼脂糖小球和氯化钙的输血瓶内混匀,使患者血中的 低密度脂蛋白(IDL)与肝素等形成难以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复合物, 当回输时不能通过滤器进入患者体内,可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血中胆固醇水平下降50%,疗效显著。 5.平衡清除( equilibrium depletion)法:对于某些溶酶体贮积症, 由于其沉积物可弥散入血,并保持血与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如果把 一定的酶制剂注入血液以清除底物,则平衡被打破,组织中沉积物可 不断进入血液而被清除,周而复始,以达到逐渐去除“毒物”的目的。 (二)补其所缺 对于某些因Ⅹ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女性疾病,可以补充雌激素, 使患者的第二性征得到发育,也可以改善患者的体格发育。垂体性侏 儒患者可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可用类 固醇激素予以治疗;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等均可使症状得到明显的 改善。但这种补充常需终生进行才能维持疗效。 对有些遗传病是因为某些酶缺乏而不能形成机体所必需的代谢 产物,如给予补充,即可使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达到治疗目的,即 称补缺。例如,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制剂, 可使感染次数明显减少;乳清酸尿症患者,因体内缺乏尿苷而引起贫 血、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如果给予尿苷治疗,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三)酶疗法 遗传性代谢病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酶的缺失或活性降低,可 用酶诱导和酶补充的方法进行治疗。 1.酶诱导治疗在某些情况下,酶活性不足不是结构基因的缺 失,而是其表达功能“关闭”,可使用药物、激素和营养物质使其“开 启”,诱导其合成相应的酶。例如新生儿非溶血性高胆红素I型( Gilbert
6 酶体贮积病及某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亦可通过血浆置换的方 法得到治疗。血浆过滤(plasmafilter)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含有特定 的亲合剂容器内,由于亲和结合剂与血浆中“毒物”选择性结合后不 能通过回输滤器,而使患者的血液得到清理,在将血液重新输入患者 体内后,获得治疗效果。例如,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将患者的 血液引入含肝素-琼脂糖小球和氯化钙的输血瓶内混匀,使患者血中的 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肝素等形成难以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复合物, 当回输时不能通过滤器进入患者体内,可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血中胆固醇水平下降 50%,疗效显著。 5.平衡清除(equilibrium depletion)法:对于某些溶酶体贮积症, 由于其沉积物可弥散入血,并保持血与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如果把 一定的酶制剂注入血液以清除底物,则平衡被打破,组织中沉积物可 不断进入血液而被清除,周而复始,以达到逐渐去除“毒物”的目的。 (二)补其所缺 对于某些因 X 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女性疾病,可以补充雌激素, 使患者的第二性征得到发育,也可以改善患者的体格发育。垂体性侏 儒患者可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可用类 固醇激素予以治疗;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等均可使症状得到明显的 改善。但这种补充常需终生进行才能维持疗效。 对有些遗传病是因为某些酶缺乏而不能形成机体所必需的代谢 产物,如给予补充,即可使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达到治疗目的,即 称补缺。例如,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制剂, 可使感染次数明显减少;乳清酸尿症患者,因体内缺乏尿苷而引起贫 血、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如果给予尿苷治疗,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三)酶疗法 遗传性代谢病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酶的缺失或活性降低,可 用酶诱导和酶补充的方法进行治疗。 1.酶诱导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酶活性不足不是结构基因的缺 失,而是其表达功能“关闭”,可使用药物、激素和营养物质使其“开 启”,诱导其合成相应的酶。例如新生儿非溶血性高胆红素 I 型(Gilbert
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因肝细胞内缺乏葡萄糖醛酸尿 苷转移酶,胆红素在血中滞留而导致黄疸,消化不良等症状,苯巴比 妥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合成该酶,所以给予患者苯巴比妥治疗, 即可使症状消失。雄激素能诱导αμ-抗胰蛋白酶的合成,因而可应用 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治疗。 2.酶补充疗法给患者体内输入纯化酶制剂是酶补充疗法的重 要途径。如给脑苷脂病( Gaucher病)患者注射β-葡萄糖苷酶制剂,可 使患者肝和血液中的脑苷脂含量降低,使症状缓解;对严重的αμ-抗 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每周用4g强化的αμ-抗胰蛋白酶静脉注射,连用 4周后便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用从人胎盘提取的α-半乳糖苷酶A治疗 Fabry病也可取得一定的治疗疗效 在临床上很多情况下,直接输入酶制剂,往往受到机体免疫功能 的作用而被破坏,因而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为了降低外源酶在体内 的破坏,延长酶作用的半衰期,目前采用将纯化酶制剂装入载体后再 输入给患者的办法。载体容易以胞吞作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载体 所带的酶逐渐释放,发挥治疗作用,提高疗效。常用的载体是红细胞 胞影和脂质体( liposome) 目前,应用酶受体介导分子识别法( receptor-mediated molecular recognized process)补充酶已经取得临床疗效。此法是把所用的酶进 行一定的改造,用靶细胞表面特殊受体的抗体包裹,注入体内后,更 易为靶细胞的某些结合部位所识别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例如,治疗Ⅱ 型糖原沉积病,可使α-糖苷酶与LDL结合,把酶引入肝外有LDL受 体的细胞,取得了治疗效果。 (四)维生素疗法 有些遗传代谢病是酶反应辅助因子(如维生素)合成不足,或者 是缺乏的酶与维生素辅助因子的亲和力降低,因此通过给予相应的维 生素可以纠正代谢异常。例如,叶酸可以治疗先天性叶酸吸收不良和 同型胱氨酸尿症;生物素可以用于治疗混合型羧化酶缺乏症和丙酸血 症等。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维生素C治疗因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 心肌病有一定的疗效
7 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因肝细胞内缺乏葡萄糖醛酸尿 苷转移酶,胆红素在血中滞留而导致黄疸,消化不良等症状,苯巴比 妥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合成该酶,所以给予患者苯巴比妥治疗, 即可使症状消失。雄激素能诱导α1-抗胰蛋白酶的合成,因而可应用 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治疗。 2.酶补充疗法 给患者体内输入纯化酶制剂是酶补充疗法的重 要途径。如给脑苷脂病(Gaucher 病)患者注射β-葡萄糖苷酶制剂,可 使患者肝和血液中的脑苷脂含量降低,使症状缓解;对严重的α1-抗 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每周用 4g 强化的α1-抗胰蛋白酶静脉注射,连用 4 周后便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用从人胎盘提取的α-半乳糖苷酶 A 治疗 Fabry 病也可取得一定的治疗疗效。 在临床上很多情况下,直接输入酶制剂,往往受到机体免疫功能 的作用而被破坏,因而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为了降低外源酶在体内 的破坏,延长酶作用的半衰期,目前采用将纯化酶制剂装入载体后再 输入给患者的办法。载体容易以胞吞作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载体 所带的酶逐渐释放,发挥治疗作用,提高疗效。常用的载体是红细胞 胞影和脂质体(liposome)。 目前,应用酶受体介导分子识别法(receptor-mediated molecular recognized process)补充酶已经取得临床疗效。此法是把所用的酶进 行一定的改造,用靶细胞表面特殊受体的抗体包裹,注入体内后,更 易为靶细胞的某些结合部位所识别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例如,治疗Ⅱ 型糖原沉积病,可使α-糖苷酶与 LDL 结合,把酶引入肝外有 LDL 受 体的细胞,取得了治疗效果。 (四)维生素疗法 有些遗传代谢病是酶反应辅助因子(如维生素)合成不足,或者 是缺乏的酶与维生素辅助因子的亲和力降低,因此通过给予相应的维 生素可以纠正代谢异常。例如,叶酸可以治疗先天性叶酸吸收不良和 同型胱氨酸尿症;生物素可以用于治疗混合型羧化酶缺乏症和丙酸血 症等。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维生素 C 治疗因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 心肌病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