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桑政府征求的)。在这里,连天才的最后一点痕迹也消失了。剩 下来的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资产者。 至于谈到蒲鲁东的政治著作和哲学著作,那么所有这些著作 都像经济学著作一样,也暴露出同样矛盾的、双重的性质。同时, 它们的价值只是地方性的,即只限于法国。但是,他对宗教、教会 等等的攻击在当时法国的条件下对该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功绩, 因为那时法国的社会主义者们认为,信仰宗教是他们优越于 18 世 纪的资产阶级伏尔泰主义23 和 19 世纪的德国无神论的地方。如 果说,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那么,蒲鲁东就是尽了 最大的努力用空谈来战胜法国的空谈。 他那本关于“政变”①的著作和他最后写的那本反对波兰的著 作24 应当认为不仅是拙劣之作,而且是卑鄙之作,然而是适合小资 产阶级观点的卑鄙之作。在前一本著作中他向路易·波拿巴献 媚,实际上是竭力把他弄成适合法国工人口味的人物;在后一本著 作中他为了迎合沙皇而表现出愚蠢的厚颜无耻。 人们常常拿蒲鲁东和卢梭相比。没有比这更错误的了。他更 像尼·兰盖,不过兰盖的《民法论》是一部很有天才的著作。 蒲鲁东是天生地倾向于辩证法的。但是他从来也不懂得真正 科学的辩证法,所以他陷入了诡辩的泥坑。实际上这是和他的小 资产阶级观点有联系的。小资产者像历史编纂学家劳默一样,是 由“一方面”和“另一方面”构成的。小资产者在自己的经济利益 上是如此,因而在自己的政治上,在自己的宗教观点、科学观点和 艺术观点上也是如此。他们在自己的道德上是如此,在一切事情 论 蒲 鲁 东 ① 指皮·约·蒲鲁东《从十二月二日政变看社会革命》1852 年巴黎 版。———编者注
20 桑政府征求的)。在这里,连天才的最后一点痕迹也消失了。剩 下来的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资产者。 至于谈到蒲鲁东的政治著作和哲学著作,那么所有这些著作 都像经济学著作一样,也暴露出同样矛盾的、双重的性质。同时, 它们的价值只是地方性的,即只限于法国。但是,他对宗教、教会 等等的攻击在当时法国的条件下对该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功绩, 因为那时法国的社会主义者们认为,信仰宗教是他们优越于 18 世 纪的资产阶级伏尔泰主义23 和 19 世纪的德国无神论的地方。如 果说,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那么,蒲鲁东就是尽了 最大的努力用空谈来战胜法国的空谈。 他那本关于“政变”①的著作和他最后写的那本反对波兰的著 作24 应当认为不仅是拙劣之作,而且是卑鄙之作,然而是适合小资 产阶级观点的卑鄙之作。在前一本著作中他向路易·波拿巴献 媚,实际上是竭力把他弄成适合法国工人口味的人物;在后一本著 作中他为了迎合沙皇而表现出愚蠢的厚颜无耻。 人们常常拿蒲鲁东和卢梭相比。没有比这更错误的了。他更 像尼·兰盖,不过兰盖的《民法论》是一部很有天才的著作。 蒲鲁东是天生地倾向于辩证法的。但是他从来也不懂得真正 科学的辩证法,所以他陷入了诡辩的泥坑。实际上这是和他的小 资产阶级观点有联系的。小资产者像历史编纂学家劳默一样,是 由“一方面”和“另一方面”构成的。小资产者在自己的经济利益 上是如此,因而在自己的政治上,在自己的宗教观点、科学观点和 艺术观点上也是如此。他们在自己的道德上是如此,在一切事情 论 蒲 鲁 东 ① 指皮·约·蒲鲁东《从十二月二日政变看社会革命》1852 年巴黎 版。———编者注
21 上都是如此。他们是活生生的矛盾。如果说他们同时还像蒲鲁东 那样是有才智的人,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学会玩弄自身的矛盾,并且 根据具体情况把这些矛盾变成出人意料的、大吹大擂的、时而丑恶 时而辉煌的悖论。科学上的招摇撞骗和政治上的投机,都是和这 种观点分不开的。对这种人来说,只有一种动力,那就是虚荣心, 像一切爱虚荣的人一样,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眼前的成功、一时的风 头。这样,那种例如使卢梭这样的人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任何 即使是表面妥协的简单的道德感,也必然消失了。 也许后人在评论法国历史的最近这一阶段时会说,路易·波 拿巴是这一阶段的拿破仑,而蒲鲁东是这一阶段的卢梭兼伏尔泰。 这个人刚死不久,您就硬要我来为他盖棺论定,那么这件事就 要由您自己负责了。 尊敬您的 卡尔·马克思 卡·马克思写于 1865 年 1 月 24 日 载于 1865 年 2 月 1、3 和 5 日 《社会民主党人报》第 16、17 和 18 号 原文是德文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3 卷第 16—24 页 论 蒲 鲁 东
21 上都是如此。他们是活生生的矛盾。如果说他们同时还像蒲鲁东 那样是有才智的人,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学会玩弄自身的矛盾,并且 根据具体情况把这些矛盾变成出人意料的、大吹大擂的、时而丑恶 时而辉煌的悖论。科学上的招摇撞骗和政治上的投机,都是和这 种观点分不开的。对这种人来说,只有一种动力,那就是虚荣心, 像一切爱虚荣的人一样,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眼前的成功、一时的风 头。这样,那种例如使卢梭这样的人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任何 即使是表面妥协的简单的道德感,也必然消失了。 也许后人在评论法国历史的最近这一阶段时会说,路易·波 拿巴是这一阶段的拿破仑,而蒲鲁东是这一阶段的卢梭兼伏尔泰。 这个人刚死不久,您就硬要我来为他盖棺论定,那么这件事就 要由您自己负责了。 尊敬您的 卡尔·马克思 卡·马克思写于 1865 年 1 月 24 日 载于 1865 年 2 月 1、3 和 5 日 《社会民主党人报》第 16、17 和 18 号 原文是德文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3 卷第 16—24 页 论 蒲 鲁 东
22 弗·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1870 年第二版序言25 这部著作是 1850 年夏天对刚刚得逞的反革命还留着直接印 象的时候在伦敦写成的;它发表于 1850 年由卡·马克思主编在汉 堡出版的《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26 杂志第 5—6 两期合刊上。 我在德国的一些政治友人希望重印这部著作,于是我就满足他们 的愿望,因为使我感到遗憾的是,这部著作至今还没有失去它的现 实意义。 这部著作并不奢望提供独立研讨过的材料。相反,关于农民 起义和托马斯·闵采尔的全部材料,都是从戚美尔曼那里借用 的。① 他那部书虽然有些缺点,但仍然不失为一部最好的真实的 史料汇编。并且,戚美尔曼老人热爱自己所研究的对象。在他的 书里到处表现出来的那种为被压迫阶级辩护的革命本能,后来使 ① 指威·戚美尔曼《伟大农民战争通史》1841—1843 年斯图加特版。——— 编者注
22 弗·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1870 年第二版序言25 这部著作是 1850 年夏天对刚刚得逞的反革命还留着直接印 象的时候在伦敦写成的;它发表于 1850 年由卡·马克思主编在汉 堡出版的《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26 杂志第 5—6 两期合刊上。 我在德国的一些政治友人希望重印这部著作,于是我就满足他们 的愿望,因为使我感到遗憾的是,这部著作至今还没有失去它的现 实意义。 这部著作并不奢望提供独立研讨过的材料。相反,关于农民 起义和托马斯·闵采尔的全部材料,都是从戚美尔曼那里借用 的。① 他那部书虽然有些缺点,但仍然不失为一部最好的真实的 史料汇编。并且,戚美尔曼老人热爱自己所研究的对象。在他的 书里到处表现出来的那种为被压迫阶级辩护的革命本能,后来使 ① 指威·戚美尔曼《伟大农民战争通史》1841—1843 年斯图加特版。——— 编者注
23 他成为法兰克福的极左派27 的最优秀代表之一。① 如果说,尽管如此,戚美尔曼所作的论述还是缺乏内在联系, 如果说他没有能指明那个时代的宗教上政治上的 kontroversen(争 论问题)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反映,如果说他在这个阶级斗争中只 看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善良者和凶恶者以及凶恶者的最后胜利, 如果说他对于决定斗争的开端与结局的那些社会关系所持的见解 带有很大的缺点,那么,这一切正是这部书问世的那个时代的缺 陷。相反,就当时来说,这部书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著作中值得嘉 许的一个例外,它还是写得很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 我的论述打算通过对这场斗争的历史进程的简要叙述,来说 明农民战争的起源,参加这一战争的各种党派的立场,这些党派企 图借以弄清自己立场的那些政治的和宗教的理论,以及从当时这 些阶级的历史地存在的社会生活条件中必然产生的斗争结局本 身;这就是说,我是打算指明:当时德国的政治制度,反对这一制度 的起义,以及当时那个时代的政治的和宗教的理论,并不是当时德 国农业、工业、水陆交通、商品交易和货币交易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的原因,而是这种发展程度的结果。这个唯一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不是由我,而是由马克思发现的,这个历史观还见于他在同一个 《政治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的论述 1848—1849 年法国革命的著 作28 ,以及《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②一书。 德国 1525 年革命③和 1848—1849 年革命间的类似之处异常 1870 年第二版序言 ① ② ③ 在《德国农民战争》1875 年第三版中,下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诚然,从那 时起,他仿佛是有点衰老了。”———编者注 见本选集第1 卷。———编者注 指1524—1525 年的德国农民战争。———编者注
23 他成为法兰克福的极左派27 的最优秀代表之一。① 如果说,尽管如此,戚美尔曼所作的论述还是缺乏内在联系, 如果说他没有能指明那个时代的宗教上政治上的 kontroversen(争 论问题)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反映,如果说他在这个阶级斗争中只 看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善良者和凶恶者以及凶恶者的最后胜利, 如果说他对于决定斗争的开端与结局的那些社会关系所持的见解 带有很大的缺点,那么,这一切正是这部书问世的那个时代的缺 陷。相反,就当时来说,这部书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著作中值得嘉 许的一个例外,它还是写得很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 我的论述打算通过对这场斗争的历史进程的简要叙述,来说 明农民战争的起源,参加这一战争的各种党派的立场,这些党派企 图借以弄清自己立场的那些政治的和宗教的理论,以及从当时这 些阶级的历史地存在的社会生活条件中必然产生的斗争结局本 身;这就是说,我是打算指明:当时德国的政治制度,反对这一制度 的起义,以及当时那个时代的政治的和宗教的理论,并不是当时德 国农业、工业、水陆交通、商品交易和货币交易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的原因,而是这种发展程度的结果。这个唯一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不是由我,而是由马克思发现的,这个历史观还见于他在同一个 《政治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的论述 1848—1849 年法国革命的著 作28 ,以及《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②一书。 德国 1525 年革命③和 1848—1849 年革命间的类似之处异常 1870 年第二版序言 ① ② ③ 在《德国农民战争》1875 年第三版中,下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诚然,从那 时起,他仿佛是有点衰老了。”———编者注 见本选集第1 卷。———编者注 指1524—1525 年的德国农民战争。———编者注
24 明显,以致当时不能完全将其忽略。但是,除了各种地方起义都是 被同一种诸侯军相继镇压下去这一事变进程中的相同点之外,除 了城市市民在这两种场合的行动相似得往往令人好笑之外,其间 的差别也还是十分明显的: “从 1525 年的革命中得到好处的是谁呢?诸侯。从 1848 年 的革命中得到好处的是谁呢?大诸侯,即奥地利和普鲁士。站在 1525 年的小诸侯背后的,是用赋税锁链把这些小诸侯束缚起来的 小市民,站在 1850 年的大诸侯背后,即站在奥地利和普鲁士背后 的,是很快就通过国债制服这些大诸侯的现代大资产者。而站在 大资产者背后的则是无产者。”① 很可惜,应当说这个论点未免把德国资产阶级看得太高了。 在奥地利和普鲁士,它都曾经有机会“很快就通过国债制服”君主 制,可是,无论何时何地这种机会都没有被利用。 由于 1866 年的战争,资产阶级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奥地利这一 礼物。但是,资产阶级还不善于统治,它在一切方面都显得软弱无 力,庸碌无能。它只会做一件事,即一旦工人行动起来,就狂暴地 对付他们。它所以还在掌握政权,仅仅是由于匈牙利人需要它。 而在普鲁士呢?固然,国债迅猛增长,财政赤字不断公布,国 家支出逐年增多,资产者已在议院里占据多数,非经他们同意就既 不能增税,也不能借债———但是,他们驾驭国家的权力何在呢?还 在几个月以前,当财政赤字再次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地位是极为有 利的。他们只要稍许坚持一下,就能取得很大的让步。可是他们 做了什么呢?他们认为,政府准许他们给政府献款约 900 万,并且 《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① 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第318—319 页。———编者注
24 明显,以致当时不能完全将其忽略。但是,除了各种地方起义都是 被同一种诸侯军相继镇压下去这一事变进程中的相同点之外,除 了城市市民在这两种场合的行动相似得往往令人好笑之外,其间 的差别也还是十分明显的: “从 1525 年的革命中得到好处的是谁呢?诸侯。从 1848 年 的革命中得到好处的是谁呢?大诸侯,即奥地利和普鲁士。站在 1525 年的小诸侯背后的,是用赋税锁链把这些小诸侯束缚起来的 小市民,站在 1850 年的大诸侯背后,即站在奥地利和普鲁士背后 的,是很快就通过国债制服这些大诸侯的现代大资产者。而站在 大资产者背后的则是无产者。”① 很可惜,应当说这个论点未免把德国资产阶级看得太高了。 在奥地利和普鲁士,它都曾经有机会“很快就通过国债制服”君主 制,可是,无论何时何地这种机会都没有被利用。 由于 1866 年的战争,资产阶级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奥地利这一 礼物。但是,资产阶级还不善于统治,它在一切方面都显得软弱无 力,庸碌无能。它只会做一件事,即一旦工人行动起来,就狂暴地 对付他们。它所以还在掌握政权,仅仅是由于匈牙利人需要它。 而在普鲁士呢?固然,国债迅猛增长,财政赤字不断公布,国 家支出逐年增多,资产者已在议院里占据多数,非经他们同意就既 不能增税,也不能借债———但是,他们驾驭国家的权力何在呢?还 在几个月以前,当财政赤字再次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地位是极为有 利的。他们只要稍许坚持一下,就能取得很大的让步。可是他们 做了什么呢?他们认为,政府准许他们给政府献款约 900 万,并且 《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① 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第318—319 页。———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