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中期测试 姓名 班级总分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寄语:同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静,只要细心认 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 A卷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溃退(kui)提防(t) 箱箧(qie)高屋建瓴(ling) B.瓦砾(l)统率( shuai)杀戮(l)转弯抹角(m6) C.寒噤(jn)要塞(sai)歼灭(qian)锐不可当(dang) D.仄歪(ze)绥靖(su)阻遏(e) 颤巍巍(chan)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懊丧 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耸立 C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班白 D丢人现眼独一无二丰功伟绩管辖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读者。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稀少) B.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挨着) C.货恶其弃于地(恶:憎恶) 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好处)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八年级语文中期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总分________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寄语: 同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静,只要细心认 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 己。) A 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溃.退(kuì) 提.防(tí) 箱箧.(qiè) 高屋建瓴.(líng) B.瓦砾.(lì) 统率.(shuài) 杀戮.(lù) 转弯抹.角(mǒ) C.寒噤.(jìn) 要塞.(sài) 歼.灭(qiān) 锐不可当.(dāng) D.仄.歪(zè) 绥.靖(suí) 阻遏.(è) 颤.巍巍(chàn)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 B.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响彻云宵 耸立 C 锐不可挡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班白 D 丢人现眼 独一无二 丰功伟绩 管辖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 ....,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 ....,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 D.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吸引了各国读者。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稀少) B.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挨着) C.货恶其弃于地(恶:憎恶) 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好处)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 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6、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伟大的发现,杰出的成就 值得欣赏 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 小的创见 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也都同样值得赞赏。 我们敞开胸襟,我们 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A.固然即使以及只要就 B.固然即使甚至只要就 C.不仅而且以至只要就 D.固然即使甚至只要才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 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9、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桃花源记》——散文——晋代——陶渊明 B.《爱莲说》——骈文—一唐代——刘禹锡 C.《石壕吏》——五绝——唐代——杜甫 D.《大道之行也》—散文—战国—孟子 10、打电话已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一个陌 生的声音,你怎么说才合适,最佳的选项是()(2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B喂!我要找张小红 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间。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6、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伟大的发现,杰出的成就_______值得欣赏,________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 小的创见,________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也都同样值得赞赏。_________ 我们敞开胸襟,我们______ 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A.固然 即使 以及 只要 就 B.固然 即使 甚至 只要 就 C.不仅 而且 以至 只要 就 D.固然 即使 甚至 只要 才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 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9、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桃花源记》——散文——晋代——陶渊明 B.《爱莲说》——骈文——唐代——刘禹锡 C.《石壕吏》——五绝——唐代——杜甫 D.《大道之行也》——散文——战国——孟子 10、.打电话已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一个陌 生的声音,你怎么说才合适,最佳的选项是( ) (2 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 B.喂!我要找张小红。 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0 分) 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桑竹之属()②具答之()③乃不知有汉() ④处处志之()⑤寻病终()⑥无问津者() 12.翻译下面的句了(2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话,试说说渔人是 怎样回答的。(2分) 15.“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3分) 四、作文(40分) 窗外春雨绵绵那一株株嫰绿的生命,茁壮成长。窗外夏日炎炎,那一朵 朵鲜艳的花儿,张开笑脸。窗外秋风飒飒,那一片片枯黄的枫叶,缓缓飘落。 窗外冬雪皑皑,那一棵棵青翠的松柏,傲立冰霜。透过窗子,我看到了时序, 看到了世界,看到人生……”请同学们以“窗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提示:1、可选取一个合适的场景,或作完整的描述,或记叙由此而引起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3 分) ①桑竹之属( ) ②具答之( ) ③乃不知有汉( ) ④处处志之( ) ⑤寻病终( ) ⑥无问津者( ) 12.翻译下面的句了(2 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话,试说说渔人是 怎样回答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 分) “窗外春雨绵绵,那一株株嫩绿的生命,茁壮成长。窗外夏日炎炎,那一朵 朵鲜艳的花儿,张开笑脸。窗外秋风飒飒,那一片片枯黄的枫叶,缓缓飘落。 窗外冬雪皑皑,那一棵棵青翠的松柏,傲立冰霜。透过窗子,我看到了时序, 看到了世界,看到人生……”请同学们以“窗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提示:1、可选取一个合适的场景,或作完整的描述,或记叙由此而引起
的往事的联想; 2、以旁观者的角度写,在体现事的本质特征、精神意义方面作适当的议 论、抒情,抒写自己的感受体会 3、要有适当的场景描写
的往事的联想; 2、以旁观者的角度写,在体现事的本质特征、精神意义方面作适当的议 论、抒情,抒写自己的感受体会; 3、要有适当的场景描写
卷 默写(10分) 《核舟记》中的核舟左窗刻的是: 2、《望岳》诗中能见出诗人凌云壮志的一句是: 3、《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5、《望岳》一诗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15分) 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 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B 卷 一、默写(10 分) 1、《核舟记》中的核舟左窗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诗中能见出诗人凌云壮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岳》一诗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15 分) 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 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