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包括电炉及一个12L容积的烧瓶(图中1,2)。蒸汽发生器借橡皮管与反 应管相连,反应管有,酒 (图中5》,样品和碱液可由此加入到反 Y军 图中4 生的氨可 以免仪器 吸收瓶(图中6)中。安装时各连接 2.样品处理: 某一固体样品中的含氮量是用100g该物质(干重)中所含氮的克数来表示(%)。因此 在定氮前,应先将固体样品中的水份除掉。一般样品烘干的温度都采用105℃,因为非游离 的水,都不能在100C以下烘干。 感在称量拖独交量磨细的样品一然厅汽玉误5的烘箱许小 次,直到两次称量数值不变,即达恒重 。每干 若样品为液体(如血清等),可取一定体积样品直接消化测定。 精确称取0.1g左右的干燥面粉作为实验的样品。 3.消化: 取四个100mL凯氏烧瓶并标号 及4号瓶中各加Q.1毫升蒸馏水和与1及2号瓶相同量的催化剂和浓硫酸,作为对照,用以 测定试剂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含氮物质。加完后,将这四个烧瓶放在通风橱内的电炉上消化。 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并放 适当加强火力, 消化 消化完毕,等 混匀备用 4.迷馏: (1)蒸馏器的洗涤:在蒸汽发生瓶中加入三分之二体积的蒸馏水,加浓硫酸数滴及毛 细管或玻珠若干,关闭甲乙,将蒸汽发生器中的水烧开,让蒸汽通过整个仪器。并检查有无 漏气,5分钟后,打开活塞乙,使蒸汽洗涤漏斗5分钟,复将乙关闭,继续蒸馏的5分钟, 然后在冷器卜端 个盛有5毫升2%硼酸溶液和1一2滴指示剂 混合液的锥形瓶。 在液体中,实燕气流涂 狂形瓶 内的 动 约1厘 移去围 于蒸汽发生器内蒸气冷缩,压力诚低
蒸汽发生器包括电炉及一个 1~2 L 容积的烧瓶(图中 1,2)。蒸汽发生器借橡皮管与反 应管相连,反应管上端有一个小漏斗(图中 5),样品和碱液可由此加入到反应室(图中 4), 反应室中心有一长玻璃管,与蒸汽发生器相连,下端靠近反应室的底部。反应产生的氨可通 过反应室上安全管(图中 8)及冷凝器(图中 7)通过吸收瓶(图中 6)中。安装时各连接 处不能漏气,且安装好的不可轻易移动,以免仪器损坏。 2.样品处理: 某一固体样品中的含氮量是用 100g 该物质(干重)中所含氮的克数来表示(%)。因此 在定氮前,应先将固体样品中的水份除掉。一般样品烘干的温度都采用 105℃,因为非游离 的水,都不能在 100℃以下烘干。 在称量瓶中称入一定量磨细的样品,然后置于 105℃的烘箱内干燥 4 小时。用坩埚钳将 称量瓶放入干燥器内,待降至室温后称量,按上述操作继续烘干样品。每干燥 1 小时后,称 重一次,直到两次称量数值不变,即达恒重。 若样品为液体(如血清等),可取一定体积样品直接消化测定。 精确称取 0.1g 左右的干燥面粉作为实验的样品。 3.消化: 取四个 100mL 凯氏烧瓶并标号。各加 1 颗玻璃珠,在 1 及 2 号瓶中各加样品 0.1g,催 化剂 200mg,浓硫酸 5mL,注意加样品时应直接送入瓶底,而不要沾在瓶口和瓶颈上。在 3 及 4 号瓶中各加 0.1 毫升蒸馏水和与 1 及 2 号瓶相同量的催化剂和浓硫酸,作为对照,用以 测定试剂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含氮物质。加完后,将这四个烧瓶放在通风橱内的电炉上消化。 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并放 出 SO2 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淡绿色为止①。消化完毕,等 烧瓶内容物冷却后,加蒸馏水 10mL(注意慢加,随加随摇)。冷却后将瓶中内容物倾入 50mL 的容量瓶中,并以蒸馏水洗烧瓶数次,将洗液并入容量瓶。用水稀释到刻度,混匀备用②。 4.蒸馏: (1)蒸馏器的洗涤:在蒸汽发生瓶中加入三分之二体积的蒸馏水,加浓硫酸数滴及毛 细管或玻珠若干,关闭甲乙,将蒸汽发生器中的水烧开,让蒸汽通过整个仪器。并检查有无 漏气,5 分钟后,打开活塞乙,使蒸汽洗涤漏斗 5 分钟,复将乙关闭,继续蒸馏约 5 分钟, 然后在冷凝器下端放一个盛有 5 毫升 2%硼酸溶液和 1—2 滴指示剂混合液的锥形瓶。位置 倾斜如图,冷凝器下端应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继续蒸汽洗涤 1—2 分钟,观察锥形瓶内的溶 液是否变色,如不变色则证明蒸馏装置内部已洗涤干净。向下移动锥形瓶,使硼酸液面离开 冷凝管口约 1 厘米,继续通蒸汽 1 分钟,最后用水冲洗冷凝管口。然后移去或关掉电炉,由 于蒸汽发生器内蒸气冷缩,压力减低,反应室内的水可自动吸出进入废液管中(图中 3)
打开甲,将废液排出。 关掉电炉,打开活塞甲、乙,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盛有5L2%明酸及指示剂的锥形瓶放 在冷凝管中下,使管口浸入液面以下。 用吸管取10mL消化液,细心地由小漏斗处注入反应室,用2一3mL蒸馏水洗涤小漏斗 待消化液全部进入】 又应至 后关闭洁基甲。然后再 小漏斗处加30%NaOH10mL(用小量简 内仍 发生 内 色时再续 将角烧瓶下降,使冷凝管离开液面约1 1公 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 口,洗液直接流入维开瓶内,然后,先移去锥形瓶,关掉电炉, 使反应室内废液倒吸进入废 液管内,打开甲而放出。整个蒸馏装置立即洗涤(包括水洗及蒸汽洗)备用。 待洋品和空白消化液均蒸馏完毕后,同时讲行滴定。 五、结果与讨论: 1.计算: 总氯量=c-)×0.014×100 消化液总量(m) 测定时消化液用mX% 一定用去的箱的演流平均老升玫 定样品用去的盐酸溶液平均亮升 W:样品重量(g)。 14:氮的原子量: 若测定的样品含氮部分只是蛋白质,则,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总氮量×6.2 若样品中除有蛋白质外,尚有其它含氨物质,叫需向样品中加入三氧乙酸。然后测定末 加三氯乙酸的样品及加入三氯乙酸的样品上清液中的含氨量,得出非蛋白氨及总氨量,从而 计算出蛋白氮,再进一步算出蛋白质含量。 蛋白氮=总氮一非蛋白氮 蛋白质含量(克%)=蛋白氮×6.25 2.写出实验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3.指出该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局限性 注:①并非所有样品消化液透明时消化作用即已完成。另外消化液的颜色亦常因样品成分的不同而异 全部变成无机氮。以后即以此 ②本实验可分两次完成,第一次进行消化,第二次进行蒸偏。 思考题 1.指出下列试剂的作用 化时使用浓 硫酸姆及确液及指示剂 2.指出本测定方法 生误差的原因 3.写出下述各步反应式:①蛋白质消化:②氨的蒸馏:③氨的滴定
打开甲,将废液排出。 (2)蒸馏:取 50mL 锥形瓶数个,各加 5mL 硼酸和 1—2 滴指示剂,溶液呈紫红色, 用表面皿覆盖备用。 关掉电炉,打开活塞甲、乙,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盛有 5mL2%硼酸及指示剂的锥形瓶放 在冷凝管中下,使管口浸入液面以下。 用吸管取 10mL 消化液,细心地由小漏斗处注入反应室,用 2—3mL 蒸馏水洗涤小漏斗, 待消化液全部进入反应室后关闭活塞甲。然后再由小漏斗处加 30%NaOH 10mL(用小量筒 量取),让 NaOH 缓缓流入反应室,当小漏斗内仍有少量 NaOH 时,即关闭乙,再用约 3mL 蒸馏水于小漏斗内,同样放入反应室,并留少量水在漏斗内作水封,关闭乙,立即加热蒸汽 发生器,并使沸腾,开始蒸馏。待三角烧瓶中液体由紫红色变成蓝绿色时再继续蒸馏 3 分钟, 将三角烧瓶下降,使冷凝管口离开液面约 1cm,继续蒸 1 分钟,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下 口,洗液直接流入锥开瓶内,然后,先移去锥形瓶,关掉电炉,使反应室内废液倒吸进入废 液管内,打开甲而放出。整个蒸馏装置立即洗涤(包括水洗及蒸汽洗)备用。 待样品和空白消化液均蒸馏完毕后,同时进行滴定。 (3)滴定:全部蒸馏完毕后,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各锥形瓶中收集的氨量,硼酸指示 溶液由蓝绿变淡紫红色为滴定终点。 五、结果与讨论: 1.计算: 总氮量= W c(V1 −V2 )0.014100 × ( ) (ml) ml 测定时消化液用量 消化液总量 ×% C:标准盐酸溶液摩尔浓度。 V1:滴定样品用去的盐酸溶液平均毫升数。 V2:滴定空白消化液用去的盐酸溶液平均毫升数。 W:样品重量(g)。 14:氮的原子量。 若测定的样品含氮部分只是蛋白质,则,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总氮量×6.25 若样品中除有蛋白质外,尚有其它含氮物质,则需向样品中加入三氯乙酸,然后测定未 加三氯乙酸的样品及加入三氯乙酸的样品上清液中的含氮量,得出非蛋白氮及总氮量,从而 计算出蛋白氮,再进一步算出蛋白质含量。 蛋白氮=总氮—非蛋白氮 蛋白质含量(克%)=蛋白氮×6.25 2.写出实验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3.指出该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局限性。 注:①并非所有样品消化液透明时消化作用即已完成。另外消化液的颜色亦常因样品成分的不同而异 因此,每测一新样品时,最好先试验一下需多少时间才能使样品中的有机氮全部变成无机氮。以后即以此 时间为标准。本实验至消化液呈透明淡绿色时即消化完全,约需 2—3 小时。 ②本实验可分两次完成,第一次进行消化,第二次进行蒸馏。 思 考 题 1.指出下列试剂的作用 ①消化时使用浓硫酸、硫酸钾及硫酸酮粉末。 ②蒸馏与滴定中的 30%NaOH、2%硼酸溶液及指示剂。 2.指出本测定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 3.写出下述各步反应式:①蛋白质消化;②氨的蒸馏;③氨的滴定
3.7Fo1in一酚法测定蛋白含量 一、目的: 1.学习Folin-一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2.制备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二、原理: 蛋白质含量测定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折射率、比重、紫 外吸收等测定得知:另一类是利用化学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如微量凯氏定氮、双缩脲反应 Foli一酚试剂法(Lowry法)。这两类方法各有优缺点,选用何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可根 据实验要求及实验室 条件进行选择。目前实验室多用Folin 一盼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此法留 优点是操作简单 速 灵敏度 ,较紫外吸 法灵10 此法是在Foi一酚法的基础上引入双缩脲试剂,因此凡干扰双缩脲反应的基团,如 CO一NH,一CH,一NH,一CS一NH以及在性质上是氨基酸或肽的缓冲剂,如Tris缓冲 剂以及蔗糖、硫酸铵、巯基化物均可干扰Fo一酚反应。此外,所测的蛋白质样品中,若 含有酚类及柠檬酸,均对此反应有干扰作用。而浓度较低的尿素(约0.5%左右)、(0. 左右)、硫酸钠 硝酸钠(1%入、 70 (5%)入、丙 对显色无 则需做 体双子指,这汤 Fo一酚试剂由甲试剂与乙试剂组成。甲试剂由碳酸钠、氢氧化钠、疏酸铜及酒石酸 钾钠组成。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酒石钾钠铜盐溶液起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乙试剂是由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此试剂在碱性条件下,易被蛋白质中酪氨酸 的酚基还原呈蓝色反应,其色泽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也适用于测定酪氨酸、色氨 酸含量。 本法可测定范围是25一250g蛋白质 三、试剂及器材: 1、试剂: ①标准蛋白质溶液 ②Folin-一酚试剂 试剂A: (1)4%碳酸钠溶液 (2)0.2mol/L氧氧化钠溶液 (3)1%硫酸铜溶液 (4)2%酒石酸钾钠溶液 临用前将(1)与(2)等体积配制碳酸钠 氢氧化钠溶液。(3) 与(4)等体积配合成 酒石酸钾钠溶液。 然后这两种试剂按50:1的比例配合,即成Fo一盼试剂A 试剂B:
3.7 Folin—酚法测定蛋白含量 一、目的: 1.学习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2.制备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二、原理: 蛋白质含量测定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折射率、比重、紫 外吸收等测定得知;另一类是利用化学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如微量凯氏定氮、双缩脲反应、 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这两类方法各有优缺点,选用何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可根 据实验要求及实验室条件进行选择。目前实验室多用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此法的 优点是操作简单,迅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灵敏度高,较紫外吸收法灵敏 10—20 倍,较 双缩脲法灵敏 100 倍,反应 15min 内有最大显色,并至少可稳定几小时。其不足之处是此反 应受多种因素干扰。在测试时应排除干扰因素或做空白试验消除。 此法是在 Folin—酚法的基础上引入双缩脲试剂,因此凡干扰双缩脲反应的基团,如 —CO—NH2,—CH2—NH2,—CS—NH2 以及在性质上是氨基酸或肽的缓冲剂,如 Tris 缓冲 剂以及蔗糖、硫酸铵、巯基化物均可干扰 Folin—酚反应。此外,所测的蛋白质样品中,若 含有酚类及柠檬酸,均对此反应有干扰作用。而浓度较低的尿素(约 0.5%左右)、胍(0.5% 左右)、硫酸钠(1%)、硝酸钠(1%)、三氯乙酸(0.5%)、乙醇(5%)、乙醚(5%)、丙酮 (0.5%)对显色无影响,这些物质在所测样品中含量较高时,则需做校正曲线。若所测的 样品中含硫酸铵,则需增加碳酸钠—氢氧化钠浓度即可显色测定。若样品酸度较高,也需提 高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浓度 1—2 倍,这样即可纠正显色后色浅的弊病。 Folin—酚试剂由甲试剂与乙试剂组成。甲试剂由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及酒石酸 钾钠组成。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酒石钾钠铜盐溶液起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乙试剂是由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此试剂在碱性条件下,易被蛋白质中酪氨酸 的酚基还原呈蓝色反应,其色泽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也适用于测定酪氨酸、色氨 酸含量。 本法可测定范围是 25—250μg 蛋白质。 三、试剂及器材: 1、试剂: ①标准蛋白质溶液 结晶牛血清白蛋白或酪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根据其纯度配制 成 150μg/mL 蛋白溶液。 ②Folin—酚试剂 试剂 A: (1)4%碳酸钠溶液 (2)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 (3)1%硫酸铜溶液 (4)2%酒石酸钾钠溶液 临用前将(1)与(2)等体积配制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3)与(4)等体积配合成 硫酸铜—酒石酸钾钠溶液。然后这两种试剂按 50∶1 的比例配合,即成 Folin—酚试剂 A。 此试剂临用前配制,一天内有效。 试剂 B:
称钨酸钠(NaWO4·2HO)100g、钼酸钠(Na:MoO:.·2HO)25g置2000mL磨口回 习,使其溶解。小火 10 3贮存液,此 为鲜黄色 不带任 由 可在冰箱长期保存。若此贮存液使用过久,颜色由黄变绿,可加几滴液溴,煮沸数分钟,恢 复原色仍可继续使用。 试剂B贮存液在使用前应确定其酸度。以之滴定标准氢氧化钠溶液(1moL左右,以 酚肽为指示剂, 当溶液颜色由红一紫红一紫灰一墨绿时即为滴定终点。该试剂的酸度应为 2molL左右,将之稀释至相当于1moL酸度应用。 ③测试样品 血清,使用前稀释100倍。 2.器材 ①试管及试管架,②0.5mL,1mL及5mL吸量管,③恒温水浴锅,④722型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步骤: 1.制备Folin-一酚法标淮曲线 取14支试管,分两组按下表平行操作 试管 试剂处理 编 号 6 7 标准蛋白溶液mL 00.10.2040.60.81.0 蒸馏水mL 1.00.90.80.604☐020 Folin-一酚甲试剂/ml 50505.050☐505.050 混匀,于20-25℃放置10mim Fain一粉乙试剂mL 050.50505050505 迅速混匀,于30℃(或室温20一25℃)水浴保温30min,以蒸馏水为空白,在640*nm处比色 A60 *由于这种呈色化合物组成尚未确立,它在可见光红光区呈现较宽吸收峰区, 2.测定示知样品蛋白质浓度 取4支试管,分2组,按下表平行操作。 空白管 试剂处理 样品管 ×2 ×2 血清稀释液ml 0.0 02 蒸馏水mL 10 08 下oin一酚甲试剂mL 5.0 50 混匀,于20-25℃放置10mi Folin-一酚乙试剂mL 0.5 0.5 迅速混匀.于30℃(或室温20一25℃)水浴保温30mim.以蒸馏水为空白,在640mm处比色
称钨酸钠(Na2WO4·2H2O)100g、钼酸钠(Na2MoO4·2H2O)25g 置 2000mL 磨口回 流装置内,加蒸馏水 700mL,85%磷酸 50mL 和浓盐酸 100mL。充分混匀,使其溶解。小火 加热,回流 10 小时(烧瓶内加小玻璃珠数颗,以防溶液溢出),再加入硫酸锂(Li2SO4)150g, 蒸馏水 50mL 及液溴数滴。在通风橱中开口煮沸 15min,以除去多余的溴。冷却后定容至 1000mL,过滤即成 Folin—酚试剂 B 贮存液,此液应为鲜黄色,不带任何绿色。置棕色瓶中, 可在冰箱长期保存。若此贮存液使用过久,颜色由黄变绿,可加几滴液溴,煮沸数分钟,恢 复原色仍可继续使用。 试剂 B 贮存液在使用前应确定其酸度。以之滴定标准氢氧化钠溶液(1mol/L 左右),以 酚肽为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红→紫红→紫灰→墨绿时即为滴定终点。该试剂的酸度应为 2mol/L 左右,将之稀释至相当于 1mo/L 酸度应用。 ③测试样品 血清,使用前稀释 100 倍。 2.器材 ①试管及试管架,②0.5mL,1mL 及 5mL 吸量管,③恒温水浴锅,④722 型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步骤: 1.制备 Folin—酚法标准曲线 取 14 支试管,分两组按下表平行操作。 1 2 3 4 5 6 7 标准蛋白溶液/mL 0 0.1 0.2 0.4 0.6 0.8 1.0 蒸馏水/mL 1.0 0.9 0.8 0.6 0.4 0.2 0 Folin—酚甲试剂/mL 5.0 5.0 5.0 5.0 5.0 5.0 5.0 混匀,于 20—25℃放置 10min Folin—酚乙试剂/mL 0.5 0.5 0.5 0.5 0.5 0.5 0.5 迅速混匀,于 30℃(或室温 20—25℃)水浴保温 30min,以蒸馏水为空白,在 640*nm 处比色 A640 * 由于这种呈色化合物组成尚未确立,它在可见光红光区呈现较宽吸收峰区,不同书籍选用不同的波 长,有选用 500 或 540nm,有选用 660,700 或 750nm.。选用较高波长,样品呈现较大的光吸收。本实验 选用波长 640nm。 绘制标准曲线:以 A640 值为纵坐标,标准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标准曲 线。 2.测定示知样品蛋白质浓度 取 4 支试管,分 2 组,按下表平行操作。 空 白 管 ×2 样 品 管 ×2 血清稀释液/mL 0.0 0.2 蒸馏水/mL 1.0 0.8 Folin—酚甲试剂/mL 5.0 5.0 混匀,于 20—25℃放置 10min Folin—酚乙试剂/mL 0.5 0.5 迅速混匀,于 30℃(或室温 20—25℃)水浴保温 30min,以蒸馏水为空白,在 640nm 处比色 A640 试 管 编 号 试 剂 处 理 试 管 编 组 试 剂 处 理
五、结果与讨论: 1.绘制标准曲线 2.计算: 蛋白质含量(g100mL血清) ,人值对应标准曲线蛋白质含量gx10 测定时用稀释血清的ml数 -×血清稀释倍数×100 注意事项 (1)Folin-一酚乙试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而Folin-一酚甲试剂是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 作用生成碱性的铜一蛋白质溶液。当Foim一酚乙试剂加入后,应迅速摇匀(加一管摇一管), 使还原反应产生在磷钼酸一磷钨酸试剂被破坏之前。 (2)血清稀释的倍数应使蛋白质含量在标准曲线范围之内,若超过此范围则需将血清 酌情稀释 思考题 1.Foln一酚测定蛋白的原理是什么?
五、结果与讨论: 1.绘制标准曲线 2.计算: 蛋白质含量(g/100mL 血清) = ( ) 测定时用稀释血清的 数 值对应标准曲线蛋白质含量 ml A g 6 640 10 − ×血清稀释倍数×100 注 意 事 项 (1)Folin—酚乙试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而 Folin—酚甲试剂是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 作用生成碱性的铜—蛋白质溶液。当 Folin—酚乙试剂加入后,应迅速摇匀(加—管摇—管), 使还原反应产生在磷钼酸—磷钨酸试剂被破坏之前。 (2)血清稀释的倍数应使蛋白质含量在标准曲线范围之内,若超过此范围则需将血清 酌情稀释。 思 考 题 1.Folin—酚测定蛋白的原理是什么? 2.有哪些因素可干扰 Folin—酚测定蛋白含量? 3.作为标准蛋白的牛血清清蛋白或酪蛋白在应用时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