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研制成功并运行,共使用了约18800个 真空电子管,重达30吨,耗电174千瓦,占地约140平方米,用十进制计算,每秒运算5000次加法。它 没有今天的健盘、鼠标等设备,人们只能通过板动庞大面板上的无数开关向计算机榆入信息。主要的 研究者是莫克利和他的研究生们研制的。 shift
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研制成功并运行,共使用了约18 800个 真空电子管,重达30吨,耗电174千瓦,占地约140平方米,用十进制计算,每秒运算5 000次加法。它 没有今天的键盘、鼠标等设备,人们只能通过扳动庞大面板上的无数开关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主要的 研究者是莫克利和他的研究生们研制的。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1.1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图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3 Shando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pese Medicine
Shando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1.1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3
:n ENIAC核心研发人员有6 人,其中5位为美国人, 还有一位是来自天津的 中国人:朱传架。 n 在具有“通用”数据处理能力的电脑原型设计中,朱传榘成功拿出计算机逻辑结构的 数个设计版本,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二进制,提高了计算机的“通用”逻辑运算能 力,也就是“大脑”功能。如此看来,他的贡献是真正点睛之笔。而这样的贡献却被 美国刻意隐瞒下来,直到1981年才授予了朱传架“计算机先驱奖
n ENIAC核心研发人员有6 人,其中5位为美国人, 还有一位是来自天津的 中国人:朱传榘。 n 在具有“通用”数据处理能力的电脑原型设计中,朱传榘成功拿出计算机逻辑结构的 数个设计版本,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二进制,提高了计算机的“通用”逻辑运算能 力,也就是“大脑”功能。如此看来,他的贡献是真正点睛之笔。而这样的贡献却被 美国刻意隐瞒下来,直到1981年才授予了朱传榘“计算机先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