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试卷 语文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须知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 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从2008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堿际铁路开通运营至今,不过6年时阃间,我国以高速 铁路为主骨架,由区际快速铁路、堿际铁路及既冇线提速线路等构成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 总规模超过4万公里,基本甲(覆盖/囊括)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到目前为止,中国高 铁营业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一半以上。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中国的方方面面 现在,乘坐京沪高铁从北京南岀发至河北廊坊,最快只要21分钟,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前已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超过700亿元。高铁的建设和 开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铁路发展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民生改善创造了条件。 高铁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可以有效增加钢材、水泥及其他建材的需求,对扩大就业 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按照铁路与相关产业投资1:10比例 计算,其对相关产业拉动效益在10亿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基础制造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零部件生产设计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 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区、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以CRH380 动车组为例,其零部件数量超过4万个,涉及机械、电力、信息等大量上下游产业,一批关键 设备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中迅速成长。 不仅如此,高铁开通释放了既有线的运能,使全社会物流成本得以降低。我国已开通运 营的高铁可为貨物运输腾岀23亿吨的年运力,有效缓解了货运能力紧张的状况,全社会人流、 物流周转明显加快,成本降低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后,从北京至夭津仅需30分钟。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至上海最快不 到5小时,实现了“朝发夕归”。这种“同城效应”在沪宁、杭甬、广珠、沪杭等高铁沿线相 继形成。京广高铁通车后,北京至广州298公里的距离只要8小时便可到达,环渤海、中原 长株潭和珠三角城市群连为一体,进入了跨区域间的“同城化”时代。 现在,上海到南京只需1个多小时。在上海上班、南京安家成为一部分人的选择。昆山市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京沪高铁使它与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时间距离缩短到18分钟。高铁带来的 全新速度,让原本并不遥远的两座城市变成了一个“社区”,昆山成为上海的“乙(大
石景山区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试卷 语 文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本大题共 6小题,共 21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6 题。 材料一 从 2008 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至今,不过 6 年时间,我国以高速 铁路为主骨架,由区际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等构成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 总规模超过 4 万公里,基本 甲 (覆盖/囊括)50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到目前为止,中国高 铁营业里程已突破 1.6 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一半以上。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中国的方方面面。 现在,乘坐京沪高铁从北京南出发至河北廊坊,最快只要 21 分钟,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前已吸引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500 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超过 700 亿元。高铁的建设和 开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铁路发展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民生改善创造了条件。 高铁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可以有效增加钢材、水泥及其他建材的需求,对扩大就业、 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按照铁路与相关产业投资 1:10 比例 计算,其对相关产业拉动效益在 10 亿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基础制造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零部件生产设计核心层企业近 100 家、紧密层企业 500 余家,覆盖 20 多个省(区、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以 CRH380 动车组为例,其零部件数量超过 4 万个,涉及机械、电力、信息等大量上下游产业,一批关键 设备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中迅速成长。 不仅如此,高铁开通释放了既有线的运能,使全社会物流成本得以降低。我国已开通运 营的高铁可为货物运输腾出 2.3 亿吨的年运力,有效缓解了货运能力紧张的状况,全社会人流、 物流周转明显加快,成本降低。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后,从北京至天津仅需 30 分钟。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至上海最快不 到 5 小时,实现了“朝发夕归”。这种“同城效应”在沪宁、杭甬、广珠、沪杭等高铁沿线相 继形成。京广高铁通车后,北京至广州 2298 公里的距离只要 8 小时便可到达,环渤海、中原、 长株潭和珠三角城市群连为一体,进入了跨区域间的“同城化”时代。 现在,上海到南京只需 1 个多小时。在上海上班、南京安家成为一部分人的选择。昆山市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京沪高铁使它与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时间距离缩短到 18 分钟 。高铁带来的 全新速度,让原本并不遥远的两座城市变成了一个“社区”,昆山成为上海的“ 乙 (大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7 道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 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营/后花园)”,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在昆山居住。 高铁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让不冋堿市的人共享优质社会资源。速度缩短了空间 距离,也。丙_(催生/滋生)出“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新职业。京沪高铁开通运 营3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引进硕士博士2000)余人,专家级领军人物300余人,充实了宝贵的 “智力资本”。 中国铁路以“四纵四横”为基础的高速铁路网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未建成路段大部分 在“十二五”末建成。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总规模将达1.8万公里。届时,从北京、上 海、广州、郑州、武汉等城市岀发,到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在6小时左右,超过200个地级堿市 到周边城市只要1小时左右。 广袤的中国,将被高铁联结成一日生活圈。 (取材于2015年1月31日《中国青年报》相关文章) 1.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覆盖大本营滋生 B.囊括大本营滋生 C.覆盖后花园催生 D.囊括后花园催生 2.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解说什么是“同城效应”。(4分) 材料二 2004年至今,中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2013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 战略的提岀,高铁这张中国“新名片”迎来了新一轮战略机遇期。 中国高铁”在外交场合上风光无限,成为国家领导人出国提及的高频词汇。2013年10 月开始,李克强总理接连与泰国、罗马尼亚、英国达成在高铁领域合作的意向;2014年5月 在非盟会议中心,李克强宣布将在非洲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2014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 平岀访巴西,指岀中巴要开展高铁战略性合作;8月21日,习近平访问蒙古时,将铁路建设 作为两国商讨的重要内容。中国高铁,正因此越来越多地获得各国青睐。2015年5月,俄罗 斯铁路股份公司透露,中方将参与俄罗斯首条高铁的投资与建设;今后3到5年内,中国将在 德国铁路的机车及零部件采购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中国高铁已经与二三十个国家达成 合作意向 在“高铁外交”带动下,经过多年积淀的中国铁路技术,正加快走出去的步伐。2014年7 月,由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顺利通车,实现了 中国高铁在海外“零的突破”。近一年来,中国频频斩获高铁大单。2015年3月,中国铁路总 公司与印度尼西亚4家国有企业签署协议,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负责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雅 万)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一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式贏得雅万高铁项目。特别让人自 豪的是,中国击败了强劲对手日本而拿下雅万高铁项目,而且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从技术标 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的全产业链出口 是中国高铁真正意义上走岀去的“第一单”。随后,中老铁路项目也尘埃落定。这进一步印证,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高铁势头强劲,盖过了日本、法国等许多原本在高铁技术上占据优势的国家,不是 没有原因的。与世界上最早运营高铁的日本相比,中国高铁具有强大技术优势。首先,中国
本营/后花园)”,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在昆山居住。 高铁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让不同城市的人共享优质社会资源。速度缩短了空间 距离,也 丙 (催生/滋生)出“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新职业。京沪高铁开通运 营 3 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引进硕士博士 2000 余人,专家级领军人物 300 余人,充实了宝贵的 “智力资本”。 中国铁路以“四纵四横”为基础的高速铁路网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未建成路段大部分 在“十二五”末建成。到 2020 年,我国高速铁路总规模将达 1.8 万公里。届时,从北京、上 海、广州、郑州、武汉等城市出发,到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在 6 小时左右,超过 200 个地级城市 到周边城市只要 1 小时左右。 广袤的中国,将被高铁联结成一日生活圈。 (取材于 2015 年 1 月 31 日《中国青年报》相关文章) 1.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覆盖 大本营 滋生 B.囊括 大本营 滋生 C.覆盖 后花园 催生 D.囊括 后花园 催生 2.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解说什么是“同城效应”。(4 分) 材料二 2004 年至今,中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2013 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 战略的提出,高铁这张中国“新名片”迎来了新一轮战略机遇期。 “中国高铁”在外交场合上风光无限,成为国家领导人出国提及的高频词汇。2013 年 10 月开始,李克强总理接连与泰国、罗马尼亚、英国达成在高铁领域合作的意向;2014 年 5 月 在非盟会议中心,李克强宣布将在非洲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2014 年 7 月,国家主席习近 平出访巴西,指出中巴要开展高铁战略性合作;8 月 21 日,习近平访问蒙古时,将铁路建设 作为两国商讨的重要内容。中国高铁,正因此越来越多地获得各国青睐。2015 年 5 月,俄罗 斯铁路股份公司透露,中方将参与俄罗斯首条高铁的投资与建设;今后 3 到 5 年内,中国将在 德国铁路的机车及零部件采购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中国高铁已经与二三十个国家达成 合作意向。 在“高铁外交”带动下,经过多年积淀的中国铁路技术,正加快走出去的步伐。2014 年 7 月,由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顺利通车,实现了 中国高铁在海外“零的突破”。近一年来,中国频频斩获..高铁大单。2015 年 3 月,中国铁路总 公司与印度尼西亚 4 家国有企业签署协议,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负责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雅 万)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式赢得雅万高铁项目。特别让人自 豪的是,中国击败了强劲对手日本而拿下雅万高铁项目,而且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从技术标 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的全产业链出口, 是中国高铁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第一单”。随后,中老铁路项目也尘埃落定 ....。这进一步印证,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高铁势头强劲,盖过了日本、法国等许多原本在高铁技术上占据优势的国家,不是 没有原因的。与世界上最早运营高铁的日本相比,中国高铁具有强大技术优势。首先,中国
高铁的车头是用世界上最大的8万吨水压机一次锻造成型,而日本则用的是传统焊接技术,中 国高铁的机车可以在冋样功率输岀的前提下跑得更快且结构强度更大;其次,中国拥有亚洲 最大最先进的风洞群,高铁机车可以利用其进行外形优化设计,而日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条 件;第三,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地形和气候带兼备,锻炼出一支举世无双的工程队伍-目 前世界上具有实际高海拔和高桥隧比例施工经验的高铁承建商只有中国。无比丰富的施工经 验,加上科研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中国高铁有了强劲的发展后劲,成为引领世界水平的领头 羊 当前,许多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态度积极,充满期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 进,中国高铁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性机遇 (取材于2014年9月1日《羊城晚报》相关文章) 3.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斩获:原指战争中斩首与俘获,现泛指收获,文中指中国高铁在激烈竞争中获得订单 B.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在文中也可以用“盖棺论定”一词表达。 C.幅员:意为领土面积。“幅”指“宽度”,因此也可作为量词使用,如“一幅画”。 D.强劲:“劲”读“jng”,意为“强有力”,和“后劲”中“劲”的音、义均不同 4.下列说法不属于中国高铁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原因的一项是(3分 A.推行“高铁外交” B.斩获高铁大单 C.技术优势强大 D.施工经验丰富 材料三 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大家并不陌生。这条目前世 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1318公里)的高速铁路,∞011年开通运营,开通三年即实现盈利, 而且成为“中国创造”走出国门的一张名片。很多人不知道,我国高铁梦正始于京沪高铁, 并从此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1990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高速客运专用铁路,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建设第一条髙速铁路 通道。但“该不该修”,当时意见不一,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相关部门从1992年开始论证 到1993年,当时的国家经贸委、科委和铁道部等部门联合提议,将京沪高遠铁路立为专题项 目。1994年年底,京沪高铁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准。 “该不该修”的问题解决了,“用什么技术修”成为新的问题。当时,国内对高速铁路技 术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轮轨技术和磁悬浮技术两者之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了三次严格论 证,从十个方面对这两种技术作了详细对比。此后,科技部和原铁道部组织专家又进行了研 讨,最后决定采用轮轨技术。2008年,京沪高铁终于开工。而在2005年,武广高铁和京津堿 际已相继开工,京沪高铁的论证经验为它们提供了“捷径”。 高铁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系统,包括土木建筑、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动车组、智能运 输、养护维修等六个分系统。京沪高铁项目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堪称“高铁技术博物馆”。在 京沪高铁论证阶段,我国对当时高速铁路技术最先进的日本、法国和德国进行了全面考察, 学习引进了动车组技术,然而这在整个高铁技术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近20年来,我国组织各 行业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使京沪高铁的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动车组方面,我国提出了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理论,突破了整车气动性能等关
高铁的车头是用世界上最大的 8 万吨水压机一次锻造成型,而日本则用的是传统焊接技术,中 国高铁的机车可以在同样功率输出的前提下跑得更快且结构强度更大;其次,中国拥有亚洲 最大最先进的风洞群,高铁机车可以利用其进行外形优化设计,而日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条 件;第三,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地形和气候带兼备,锻炼出一支举世无双的工程队伍——目 前世界上具有实际高海拔和高桥隧比例施工经验的高铁承建商只有中国。无比丰富的施工经 验,加上科研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中国高铁有了强劲..的发展后劲,成为引领世界水平的领头 羊。 当前,许多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态度积极,充满期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 进,中国高铁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性机遇。 (取材于 2014 年 9 月 1 日《羊城晚报》相关文章) 3.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斩获:原指战争中斩首与俘获,现泛指收获,文中指中国高铁在激烈竞争中获得订单。 B.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在文中也可以用“盖棺论定”一词表达。 C.幅员:意为领土面积。“幅”指“宽度”,因此也可作为量词使用,如“一幅画”。 D.强劲:“劲”读“jìng”,意为“强有力”,和“后劲”中“劲”的音、义均不同。 4.下列说法不属于 ...中国高铁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推行“高铁外交” B.斩获高铁大单 C.技术优势强大 D.施工经验丰富 材料三 获得 2015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大家并不陌生。这条目前世 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1318 公里)的高速铁路,2011 年开通运营,开通三年即实现盈利, 而且成为“中国创造”走出国门的一张名片。很多人不知道,我国高铁梦正始于京沪高铁, 并从此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1990 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高速客运专用铁路,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 通道。但“该不该修”,当时意见不一,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相关部门从 1992 年开始论证, 到 1993 年,当时的国家经贸委、科委和铁道部等部门联合提议,将京沪高速铁路立为专题项 目。1994 年年底,京沪高铁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准。 “该不该修”的问题解决了,“用什么技术修”成为新的问题。当时,国内对高速铁路技 术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轮轨技术和磁悬浮技术两者之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了三次严格论 证,从十个方面对这两种技术作了详细对比。此后,科技部和原铁道部组织专家又进行了研 讨,最后决定采用轮轨技术。2008 年,京沪高铁终于开工。而在 2005 年,武广高铁和京津城 际已相继开工,京沪高铁的论证经验为它们提供了“捷径”。 高铁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系统,包括土木建筑、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动车组、智能运 输、养护维修等六个分系统。京沪高铁项目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堪称“高铁技术博物馆”。在 京沪高铁论证阶段,我国对当时高速铁路技术最先进的日本、法国和德国进行了全面考察, 学习引进了动车组技术,然而这在整个高铁技术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近 20 年来,我国组织各 行业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使京沪高铁的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动车组方面,我国提出了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理论,突破了整车气动性能等关
键技术,构建了整车“设计-制造-验证-评估-优化”的成套技术,大幅提升了重大装备创新能 力,形成了高速列车技术标准。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创造了运营动车组最高试验速度 486.1公里/小时的世界纪录 在其他方面,我们处于世界前列的自主创新技术还有许多,比如攻克了列车高速运行情 况下车地信息可靠传输、列车运行安全控制、与不冋列控制式线路互联互通等关键技术,研 发了列控系统核心装备,实现了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集成创新。据了解,京沪髙铁项目 获得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16项。如果没有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高铁不 可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竟争。 取材于2016年1月11日《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5.根据“材料三”,下列属于中国高铁技术自主创新的一项是(3分) 磁悬浮技术B.动车组技术C.耦合大系统动力学D.运行安全控制技术 6.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有哪些方面的重大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要说明。(6分) 、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有关明清时期北京城西风景的图文材料,完成7-15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3题。 西堤 【明】刘侗 水从高梁桥而又西,萦萦入乎偶然之中。岸偶阔狭,而面以阔以狭,水底偶平不平,而 声以鸣不鸣。偶值数行柳垂之,傍极乐、真觉诸寺临之,前广源闸节之,上麦庄桥越之, 而以态写,以疏密致,以眀暗通。过桥,水亦已深,偶得濆φ衍,遂湖焉。界之长堤,湖在 堤南,堤则北;稻田豆场在堤北,堤则南。曰西堤者,城西堤也。 堤,官堤,人无敢亭,无敢舫,无敢渔。荷年年盛一湖,无敢采采。凡荷,藕恶石及水 芊恶泥,蒂恶流水,花叶恶水而乐日。故水太深以流,泥太深浅者,不能花也。西堤望湖 不花者数段耳。荷,花时即叶时,花香其红,叶香其绿。荷,风姿而雨韵。姿在风,羽红摇 摇,扇白翻翻;韵在雨,粉历历,碧琤琤,珠溅合,合而倾。荷,朵时笔植,而花好偃仰 花头毎重,柄每弱,盖毎傍挤之。菱砌芡铺,簪之慈菇。鹥步鵷投,浮鹭没凫,则感荷而愁 鱼矣 堤行八九里,龙王庙。庙之傍,黑龙潭。隔湖一堤,而各为水。又行一里,堤始尾,湖 始濒,荷香始回。右顾村百家,上青龙桥,即玉泉山下也。万历十方年、上漫陵还,来湖 御龙舟。先期,水衡于下流闸水,水平堤。内侍潜系巨鱼水中,处处识之,则奏举纲,紫 鳞银刀,泼刺水面,上颜喜 (取材于《西京景物略》 释:【1】麦庄桥:即今日麦钟桥。【2】濆(pen)衍:水势汹涌漫衍。【3】水衡:管理池苑之官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傍极乐、真觉诸寺临之 面对 B.降临 D.统管 ②朵时笔植 栽种 B.直 C.植物 D.建立
键技术,构建了整车“设计-制造-验证-评估-优化”的成套技术,大幅提升了重大装备创新能 力,形成了高速列车技术标准。2010 年 12 月 3 日,京沪高铁创造了运营动车组最高试验速度 486.1 公里/小时的世界纪录。 在其他方面,我们处于世界前列的自主创新技术还有许多,比如攻克了列车高速运行情 况下车地信息可靠传输、列车运行安全控制、与不同列控制式线路互联互通等关键技术,研 发了列控系统核心装备,实现了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集成创新。据了解,京沪高铁项目 获得发明专利 53 项、实用新型专利 116 项。如果没有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高铁不 可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取材于 2016 年 1 月 11 日《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5.根据“材料三”,下列属于中国高铁技术 ......自主创新的一项是(3 分) A.磁悬浮技术 B.动车组技术 C.耦合大系统动力学 D.运行安全控制技术 6.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有哪些方面的重大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要说明。(6 分) 二、本大题共 9小题,共 30 分。 阅读下面有关明清时期北京城西风景的图文材料,完成7—15 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3 题。 西堤 【明】刘侗 水从高梁桥而又西,萦萦入乎.偶然之中。岸偶阔狭,而面以阔以狭,水底偶平不平,而 声以鸣不鸣。偶值数行柳垂之,傍极乐、真觉诸寺临.之,前广源闸节之,上麦庄桥【1】越之, 而以态写,以疏密致,以明暗通。过桥,水亦已深,偶得濆【2】 衍,遂湖焉.。界之长堤,湖在 堤南,堤则北;稻田豆场在堤北,堤则南。曰西堤者,城西堤也。 堤,官堤,人无敢亭,无敢舫,无敢渔。荷年年盛一湖,无敢采采。凡荷,藕恶石及水, 芊恶泥,蒂恶流水,花叶恶水而乐日。故水太深以.流,泥太深浅者,不能花也。西堤望湖, 不花者数段耳。荷,花时即叶时,花香其红,叶香其绿。荷,风姿而雨韵。姿在风,羽红摇 摇,扇白翻翻;韵在雨,粉历历,碧琤琤,珠溅合,合而倾。荷,朵时笔植.,而花好偃仰, 花头每重,柄每弱,盖每傍挤之。菱砌芡铺,簪之慈菇。鹥步鶂投,浮鹭没凫,则感荷而愁 鱼矣。 堤行八九里,龙王庙。庙之傍,黑龙潭。隔湖一堤,而各为水。又行一里,堤始.尾,湖 始濒,荷香始回。右顾村百家,上青龙桥,即玉泉山下也。万历十六年,上谒陵还,幸湖, 御龙舟。先期,水衡【3】于下流闸水,水平堤。内侍潜系巨鱼水中,处处识之,则奏举纲,紫 鳞银刀,泼剌水面,上颜喜。 (取材于《西京景物略》) 注释:【1】麦庄桥:即今日麦钟桥。【2】濆(pēn)衍:水势汹涌漫衍。【3】水衡:管理池苑之官。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 分) ①傍极乐、真觉诸寺临.之 A.面对 B.降临 C.到 D.统管 ②朵时笔植. A.栽种 B.直立 C.植物 D.建立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萦萦入乎偶然之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遂湖焉 则牛羊何择焉 C.故水太深以流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堤始尾 千呼万唤始出来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岸偶阔狭,而面以阔以狭 河岸时宽时窄,河面也随之或宽或窄 前广源闸节之 前面有广源闸调节水流 C.鹥步鵰投,浮鹭没凫 鸥、鹭等水鸟时而浮游漫步,时而入水捕鱼 则奏举纲 就上奏列举出要点 10.请把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1.本文在写景记游中折射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3分) 12.荷,亦称莲,向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周敦颐《爱莲说》与本文都对其进行了描绘。相 比之下,两篇文章所写荷(莲)在形象、写法上有何不同?(5分) 13.在横线处填写相关作品原句。(6分。限选其中6处。) 信步闲游的刘侗笔下有“风姿而雨韵”的荷。其实,在古代诗文作品中,花草树木一直 扮演着重要角色,折射出人的不同境遇与追求:陶渊明的理想境界在一片“中无杂树,① ②_”的茂盛桃花林尽头;欧阳修陶醉于滁州“山间四时之景”,与花木相伴:“_③_,-④_; 满怀羁旅乡愁的范仲淹面对野草则有“⑤,⑥”之叹,国破家亡的李清照眼中的菊 更是“_⑦_,_⑧_,如今有谁堪摘”,一派孤寂落寞之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极乐寺纪游 【明】袁宗道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 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 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 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 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口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注释:【1】袁宗道(1560-1600),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 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2】进贤冠:古时儒者所戴的一种表示身份的缁布冠。【3】六桥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萦萦入乎.偶然之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遂湖焉. 则牛羊何择焉. C.故水太深以.流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堤始.尾 千呼万唤始.出来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岸偶阔狭,而面以阔以狭 河岸时宽时窄,河面也随之或宽或窄 B.前广源闸节之 前面有广源闸调节水流 C.鹥步鶂投,浮鹭没凫 鸥、鹭等水鸟时而浮游漫步,时而入水捕鱼 D.则奏举纲 就上奏列举出要点 10.请把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 11.本文在写景记游中折射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3 分) 12.荷,亦称莲,向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周敦颐《爱莲说》与本文都对其进行了描绘。相 比之下,两篇文章所写荷(莲)在形象、写法上有何不同?(5 分) 13.在横线处填写相关作品原句。(6 分。限选其中 6 处。) 信步闲游的刘侗笔下有“风姿而雨韵”的荷。其实,在古代诗文作品中,花草树木一直 扮演着重要角色,折射出人的不同境遇与追求:陶渊明的理想境界在一片“中无杂树, ① , ② ”的茂盛桃花林尽头;欧阳修陶醉于滁州“山间四时之景”,与花木相伴:“ ③ , ④ ”; 满怀羁旅乡愁的范仲淹面对野草则有“ ⑤ , ⑥ ”之叹,国破家亡的李清照眼中的菊 更是“ ⑦ , ⑧ ,如今有谁堪摘”,一派孤寂落寞之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 题。 极乐寺纪游 【明】袁宗道【1】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 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 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 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 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2】作六桥【3】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注释:【1】袁宗道(1560-1600), 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 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2】进贤冠:古时儒者所戴的一种表示身份的缁布冠。【3】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