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音乐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1)轩邈()(2)箪瓢屡空()(3泠泠作响()(4以衾()拥覆(5)食马者 ()(6)鸢飞戾天()()(7)黔娄 )(8)骈死()(⑨)缊袍敝衣() 、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1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衔觥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C.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三、你知道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吗?请解释出来。(7分) (1)造饮辄尽()(2)性嗜酒()(3)或置酒而招之()(4)曾不吝情去留( (5)衔觞赋诗()(6)若人之俦( (7)每假借于藏书之家()(8)弗之怠( (9)走送之,不敢稍逾约()0援疑质理()①亦不详其姓字( ①2自将磨洗( )03亲旧知其如此( )⑩4期在必醉(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绝:天下独绝()百叫无绝()2.好:好鸟相鸣()好读书() 3.至:礼愈至()至舍( 4.而:既醉而退()足肤皲裂而不知()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2分) 窥谷忘反 同舍生皆被绮绣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六、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1分)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七、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送东阳马生序》 《宋学士文集》一一宋濂(明初文学家)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一一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五柳先生传》一—《陶渊明集》一—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八、根据要求填空(17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 诗句是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 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
1 厦门市音乐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 分) ⑴轩邈.( )⑵箪.瓢屡空( )⑶泠.泠作响( )⑷以衾.( )拥覆 ⑸食.马者 ( )⑹ 鸢.飞戾.天( )( )⑺ 黔.娄( )⑻骈.死( )⑼缊.袍敝衣( ) 二、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1 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衔觥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C.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三、你知道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吗?请解释出来。(7 分) ⑴造饮辄.尽( )⑵性嗜.酒( )⑶或.置酒而招之( )⑷曾不吝情..去留( ) ⑸衔觞.赋诗( )⑹若人之俦.( )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⑻弗之怠.( ) ⑼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⑽援.疑质理( ) ⑾亦不详.其姓字 ( ) ⑿自将.磨洗 ( ) ⒀亲旧.知其如此 ( ) ⒁期.在必醉 ( )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绝:天下独绝.( ) 百叫无绝.( ) 2.好:好.鸟相鸣( ) 好.读书( ) 3.至:礼愈至.( ) 至.舍( ) 4.而:既醉而.退( )足肤皲裂而.不知( )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2 分) 1.窥谷忘反: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六、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 (1 分)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七、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1 分)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八、根据要求填空(17 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 诗句是 ,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 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 在 常 用 它 来 说 明 新 事 物 必 将 取 代 旧 事 物 , 这 两 句 是 ,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4.《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5.《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 6、成语积累(2分) 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就借千 里马来比喻人才。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 九、阅读 (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 千里马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1分) 3.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原因的是哪句话?(1分) 4.“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恶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6.第二段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1分) 7.找出第三段中的中心句。(1分) 8.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而以“千里马”喻指 以“伯乐”喻 指 ,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 (4分)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 。” 词 中 蕴含 人 生 哲理 的 句 子 是 “ , , 。”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 4.《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5.《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 是 , 。 6、成语积累(2 分) 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就借千 里马来比喻人才。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九、阅读 (一)(12 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 分)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 2.千里马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1 分) 3.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原因的是哪句话? (1 分) 4.“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 分)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恶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 分) 6.第二段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 (1 分) 7.找出第三段中的中心句。(1 分) 8 . 文 章 借 有 关 伯 乐 与 千 里 马 的 传 说 , 将 愚 妄 浅 薄 的 封 建 统 治 者 比 作 “ ”,而以“千里马”喻指 ,以“伯乐”喻 指 , 讽 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 是 。(4 分) (二) 阅读课内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12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 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 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 余之勤且艰若此 1本文的作者 初文学家。(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走送之( )卒获有所闻(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负者歌于途 B.当余之从师也髻鬟之始掠 C.足肤皲裂而不知佳木秀而繁阴 D.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选文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 书的。(3分) 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6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2分) (三)水调歌头(11分) ①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囻缺,此事古难全。④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 1.苏轼 代杰出的 家,号 。他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 (3分) 2.这一阕共4句。第一句的主语应是“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诗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格的词是“ (3分) 3.第一句“ 二字表示夜已深:“无眠”指的对象是 分) 4.“无眠”的原因是 )(1分) A.还在幻想如何超脱尘世。B.是出世还是入世举棋不定,所以辗转难眠。 C.还在回忆刚才月下起舞、清影随入时的超脱尘世的美妙感觉 D.因为月下离人离情正浓:为下文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作铺垫 5.第②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1分) A.埋怨月下的不遂人愿,十分怨恨。B.面对明月直抒对子由的怀念
3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 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 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 余之勤且艰若此。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初文学家。(1 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走.送之( ) 卒.获有所闻(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负者歌于.途 B.当余之.从师也 髻鬟之.始掠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佳木秀而.繁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选文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 书的。(3 分) 5.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 6.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2 分) (三)水调歌头(11 分) ①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 苏轼, ___________ 代杰出的 ___________家,号 ___________ 。他与父亲 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3 分) 2.这一阕共 4 句。第一句的主语应是“__________”,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 诗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格的词是“__________”。(3 分) 3.第一句“_____”、“______”二字表示夜已深;“无眠”指的对象是_______。(3 分) 4.“无眠”的原因是( )(1 分) A.还在幻想如何超脱尘世。 B.是出世还是入世举棋不定,所以辗转难眠。 C.还在回忆刚才月下起舞、清影随入时的超脱尘世的美妙感觉。 D.因为月下离人离情正浓;为下文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作铺垫。 5.第②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 ( )(1 分) A.埋怨月下的不遂人愿,十分怨恨。 B.面对明月直抒对子由的怀念
C.因怅恨手足久别而埋怨明月不解人意,但又无可奈何。D.因怅恨手足久别而十分痛苦 十、阅读下面文章,做1-6题 家园(15分) 走进昆明世博会蝴蝶馆,立时就被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百态千姿的蝴蝶们所拥围! 它们或大如掌如拳,或小若铜钱若指盖,都似飞舞的花朵,翩然落在人的发际、肩头、臂 弯里,人便整个成了一株五彩缤纷会走动的蝴蝶树了 把自己半生里见过的所有蝴蝶加起来,也不及眼前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多。这儿不仅是 绿的世界,情的天地,是大象的王国,孔雀的故乡,更是蝴蝶的家园呵!我立刻意识到 也只有在这里,才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融的和谐相通。护一片绿叶,惜一朵鲜花 爱一株小草,人类在饱尝自然无情的报复之后,终于开始了沉重的思索:怎样才能实现美 善共衡的自然本质! 此是亡羊后的补牢。 是人类自我省检的艰难进步。 我们的精神生活里不能没有蝴蝶。蝴蝶,这美丽的精灵,它动人的翅翼一直翩舞在历 代的诗文歌章里,为无数的名家大师们所钟情。庄生梦蝶,梁祝化蝶,宝钗扑蝶……·曾生 出多少的话题与情趣、奇妙和玄想,最终成为恒久不衰的佳话。它不仅入诗,入文,入画, 入心,还是吉祥幸福美满的象征。试想春来了,山青了,百花丛中倘是不见了飞舞的蝴蝶 那该是多么败笔与扫兴呵,但愿蕾切尔描写的《寂静的春天》里那荒凉可怕的情景,永远 不会出现。无论我们的人生过到什么份上,我们的心被苦痛如何咬噬着,只要面前有蝶影 划过,我们就会重新获取生的勇气,坚信春天,土地,河流及阳光的力量 我突然情不自禁,跟在一只翩飞的蓝蝴蝶后迷恋地猜测着:它该是白居易“戏蝶双舞 看人久”的那只呢,还是裴说的“来往自多情”那只?是陆游“蝶穿密叶常相失”那只呢 抑或是林逋、律然、李贺、刘禹锡、黄巢、杨慎各人眼中的笔下的那只?思绪奔流中,旧 日一副对子的下联倏然涌上心头,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 你自寻禅意去,而我此刻的意识却十分强烈,这枚蝴蝶,肯定有缘,能让我跟了这么久 它就只能是我的!它分明是一朵盛开的“勿忘我”,提醒前来参观的每一个人,勿忘保护 弱小的生命和可爱的家园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是生态的一种大美!我们对碧水、蓝天、鸟语 花香和田园牧歌式的关怀,就是在对地球这颗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更是对未来的拯救 而蝴蝶,这五颜六色的精灵,这空中飘飞的绚丽花朵,正是与我们人类共存共舞的朋友呵, 守护好它们,也就是守护好我们人类自己永远的家园 (选自《精短散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翩然()②自我省检( )③情不自禁()④拯救() 2.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再造一组排比句。(3分) 护一片绿叶,惜一朵鲜花,爱一株小草 3.第三自然段中“此是亡羊后的补牢”,“亡羊”与“补牢”各指什么?(2分) 亡羊”指 补牢”指 4.为什么蝴蝶“一直翩舞在历代的诗文歌章里”?(3分) 5.文章取名“家园”的含义是(3分)
4 C.因怅恨手足久别而埋怨明月不解人意,但又无可奈何。 D.因怅恨手足久别而十分痛苦。 十、阅读下面文章,做 1—6 题。 家 园(15 分) 走进昆明世博会蝴蝶馆,立时就被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百态千姿的蝴蝶们所拥围! 它们或大如掌如拳,或小若铜钱若指盖,都似飞舞的花朵,翩然落在人的发际、肩头、臂 弯里,人便整个成了一株五彩缤纷会走动的蝴蝶树了。 把自己半生里见过的所有蝴蝶加起来,也不及眼前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多。这儿不仅是 绿的世界,情的天地,是大象的王国,孔雀的故乡,更是蝴蝶的家园呵!我立刻意识到, 也只有在这里,才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融的和谐相通。护一片绿叶,惜一朵鲜花, 爱一株小草,人类在饱尝自然无情的报复之后,终于开始了沉重的思索:怎样才能实现美 善共衡的自然本质! 此是亡羊后的补牢。 是人类自我省检的艰难进步。 我们的精神生活里不能没有蝴蝶。蝴蝶,这美丽的精灵,它动人的翅翼一直翩舞在历 代的诗文歌章里,为无数的名家大师们所钟情。庄生梦蝶,梁祝化蝶,宝钗扑蝶……曾生 出多少的话题与情趣、奇妙和玄想,最终成为恒久不衰的佳话。它不仅入诗,入文,入画, 入心,还是吉祥幸福美满的象征。试想春来了,山青了,百花丛中倘是不见了飞舞的蝴蝶, 那该是多么败笔与扫兴呵,但愿蕾切尔描写的《寂静的春天》里那荒凉可怕的情景,永远 不会出现。无论我们的人生过到什么份上,我们的心被苦痛如何咬噬着,只要面前有蝶影 划过,我们就会重新获取生的勇气,坚信春天,土地,河流及阳光的力量…… 我突然情不自禁,跟在一只翩飞的蓝蝴蝶后迷恋地猜测着:它该是白居易“戏蝶双舞 看人久”的那只呢,还是裴说的“来往自多情”那只?是陆游“蝶穿密叶常相失”那只呢, 抑或是林逋、律然、李贺、刘禹锡、黄巢、杨慎各人眼中的笔下的那只?思绪奔流中,旧 日一副对子的下联倏然涌上心头,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 你自寻禅意去,而我此刻的意识却十分强烈,这枚蝴蝶,肯定有缘,能让我跟了这么久, 它就只能是我的!它分明是一朵盛开的“勿忘我”,提醒前来参观的每一个人,勿忘保护 弱小的生命和可爱的家园。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是生态的一种大美!我们对碧水、蓝天、鸟语 花香和田园牧歌式的关怀,就是在对地球这颗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更是对未来的拯救。 而蝴蝶,这五颜六色的精灵,这空中飘飞的绚丽花朵,正是与我们人类共存共舞的朋友呵, 守护好它们,也就是守护好我们人类自己永远的家园…… (选自《精短散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 分) ① 翩然( ) ②自我省检( ) ③情不自禁( ) ④拯救( ) 2.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再造一组排比句。(3 分) 护一片绿叶,惜一朵鲜花,爱一株小草。 3.第三自然段中“此是亡羊后的补牢”,“亡羊”与“补牢”各指什么?(2 分) “亡羊”指 “补牢”指 4.为什么蝴蝶“一直翩舞在历代的诗文歌章里”?(3 分) 5.文章取名“家园”的含义是(3 分)
6.文中说亡羊补牢是“人类自我省检的艰难进步”,请结合历史或现实(如非典现象), 试举一例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 厦门市音乐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答题卡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1)邈 )(2)箪( )(3)泠( )(4)衾( )(5)食 6)鸢()戾( )(7)黔( )(8)骈( )(9)组 二、()(1分) 三、解释(7分);(1)辄()(②嗜( )(3)或()(4)吝情( (5)觞( )(6)俦( )(7)假借()(8)怠()(9)逾约 0援( )①D详()0将( )03旧( )04期(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好:( 3.至:( )4.而:(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2分) 2. 六、()(1分)七、( )(1分) 八、根据要求填空(17分) 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4.《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6.(2分) 九、阅读(一)(12分) (4分)(1)
5 6.文中说亡羊补牢是“人类自我省检的艰难进步”,请结合历史或现实(如非典现象), 试举一例谈谈自己的认识。(2 分) 厦门市音乐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答题卡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 分) ⑴邈.( )⑵箪.( )⑶泠.( )⑷衾.( )⑸食.( ) ⑹ 鸢.( )戾.( )⑺黔.( )⑻骈.( )⑼缊.( ) 二、 ( )(1 分) 三、解释(7 分);⑴辄.( )⑵嗜.( )⑶或.( ) ⑷吝情..( ) ⑸觞.( )⑹俦.( )⑺假借..( )⑻怠.( )⑼逾约..( ) ⑽援.( ) ⑾详.( )⑿将.( )⒀旧.( ) ⒁期.( )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绝: ( ) ( ) 2.好: ( ) ( ) 3.至: ( ) ( ) 4.而: ( ) ( )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2 分) 1. 2. 3. 4. 六、( ) (1 分)七、( )(1 分) 八、根据要求填空(17 分) 1. , ; , ; , 。 2. “ , 。”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 。”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4.《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5.是 , 。 6.(2 分)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九、阅读(一)(12 分) 1.(4 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