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记”相当于“纪” 念,怀念悼念
1 记念刘和珍君 鲁 迅 “记”相当于“纪”。 念,怀念 悼念
作者回顾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ε《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二心集》、《三闲集》、《且介亭杂文》等
2 (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者回顾 鲁迅, 散文集: 散文诗集: 主要作品: 小说集: 杂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二心集》、《三闲集》、《且介亭杂文》等
本文常识 本文是鲁迅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刘和珍、 杨德群、以及身受重伤张静姝等青年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后来 收在《华盖集续编》中。《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热 风》等是鲁迅著名的杂文(文体)集。 本文写于1926年,刘和珍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 生,学生自治会主席,遇害时年仅22岁,她是鲁迅先生的学生 鲁迅称她为“君”,是表示尊敬。 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 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政府卫兵与请愿群众冲突,动用武力 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 Next
3 本文是鲁迅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刘和珍、 杨德群、以及身受重伤张静姝等青年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后来 收在《华盖集续编》中。《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热 风》等是鲁迅著名的 杂文(文体)集。 本文写于1926年,刘和珍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 生,学生自治会主席,遇害时年仅22岁,她是鲁迅先生的学生, 鲁迅称她为“君”,是表示尊敬。 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 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政府卫兵与请愿群众冲突,动用武力, 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 本文常识
朗读课文,思考讨论 1.依据课文写一段介绍刘和珍的文字,可小传,烈士纪念 馆解说稿,墓碑碑文,老师、同学、自传口吻介绍。 2.为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概括文章层次思路? 3.读第一部分,概括文章的写作目的? 4.在第二部分,为什么突出刘和珍的和蔼、微笑? 5读第三部分,教训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6.作者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另一方面又说“我 实在无话可说”,为什么这样说? 作业;课堂研讨一1、3,练习A
4 朗读课文,思考讨论 1.依据课文写一段介绍刘和珍的文字,可小传,烈士纪念 馆解说稿,墓碑碑文,老师、同学、自传口吻介绍。 2.为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概括文章层次思路? 3.读第一部分,概括文章的写作目的? 4.在第二部分,为什么突出刘和珍的和蔼、微笑? 5.读第三部分,教训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6.作者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另一方面又说“我 实在无话可说”,为什么这样说? 作业:课堂研讨一1、3,练习A
刘和珍介绍参考 刘和珍,1904生于江西南昌,19岁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后 担任学生自治联合会主席。 她预定莽原,追求进步。平时态度温和,遇事英勇果敢。1924 年,作为学生自治会成员,她参加学潮,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被 赶出学校。后回校复课,常常忧虑母校前途,富有责任感。 1926年3月18日,她欣然前往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反对日本 政府侵犯中国主权。政府命令卫队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八”惨案。刘和珍遭到枪弹射击,不幸遇难,年仅22岁。 刘和珍追求进步,温和善良,勇于斗争,是一个有责任感、有 爱国精神的进步青年。 Back
5 刘和珍介绍参考 刘和珍,1904生于江西南昌,19岁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后 担任学生自治联合会主席。 她预定莽原,追求进步。平时态度温和,遇事英勇果敢。1924 年,作为学生自治会成员,她参加学潮,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被 赶出学校。后回校复课,常常忧虑母校前途,富有责任感。 1926年3月18日,她欣然前往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反对日本 政府侵犯中国主权。政府命令卫队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 八”惨案。刘和珍遭到枪弹射击,不幸遇难,年仅22岁。 刘和珍追求进步,温和善良,勇于斗争,是一个有责任感、有 爱国精神的进步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