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2公共绿地指标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 团级不少于0.5m/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人: 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人。 4.3绿地率 新区建设应30%: 旧区改造宜≥25%; 种植成活率≥98%。 院落组团绿地 院落组团绿地设置规定 南侧 南侧 南侧 南侧 多层楼 高层楼 多层楼 高层楼 L L L L 1.5(L2) 1.5(L2) 1.5(L2) 1.5(L2) L L> L L 30(m) 50(m) 30(m) 50(m) S S S S1> 800(m2) 1200(m2) 800(m) 1200(m) S2 S2 S2 S2> 1000(m) 1200(m) 1000(m) 1200(m) 其中:L一南北两楼正面间距();L2一当地住宅的 11
园林植物 11 参见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2 公共绿地指标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 团级不少于 0.5m2 /人 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m2 /人 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 1.5m2 /人 4.3 绿地率 新区建设应 30% 旧区改造宜 25% 种植成活率 98% 院落组团绿地 院落组团绿地设置规定 南 侧 多层楼 南 侧 高层楼 南 侧 多层楼 南 侧 高层楼 L 1.5(L2 ) L 1.5(L2 ) L 1.5(L2 ) L 1.5(L2 ) L 30(m) L 50(m) L 30(m) L 50(m) S1 800(m2 ) S1 1200(m2 ) S1 800(m2 ) S1 1200(m2 ) S2 1000(m2 ) S2 1200(m2 ) S2 1000(m2 ) S2 1200(m2 ) 其中:L 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 L2 当地住宅的
园林植物 标准日照间距(m);S一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m);S一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 4.5绿化种植相关间距控制规定 4.5.1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名称 不宜小于 不 (中一中)(m) 宜大于 (中一 中)(m) 一行行道 4.00 6. 斑 00 两行行道 3.00 树 00 乔木群栽 2.00 乔木与灌 0.50 木 灌木群栽 00 3. (大灌木) 75 00 (中灌木) 0.30 50 (小灌木) 0. 50 4.5.2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4.5.3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最小间距的规 12
园林植物 12 标准日照间距(m) S1 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m2 ) S2 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 ) 4.5 绿化种植相关间距控制规定 4.5.1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名称 不宜小于 (中 中)(m) 不 宜大于 ( 中 中)(m) 一行行道 树 4.00 6. 00 两行行道 树 3.00 5. 00 乔木群栽 2.00 / 乔木与灌 木 0.50 / 灌木群栽 (大灌木) (中灌木) (小灌木) 00 75 0.30 3. 00 50 0. 50 4.5.2 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4.5.3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 构筑物最小间距的规
园林植物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建筑物,构 至乔木中 至灌木中 筑物名称 心 心 建筑物外 墙: 3.0-5.0 不限 有窗 2.0 不限 无窗 挡土墙内 2.0 0.5 和墙角外 围墙 2.0 1.0 铁路中心 5.0 3.5 线 道路路面 0.75 0.5 边缘 人行道路 0.75 0.5 面边缘 排水沟边 1.0 0.5 缘 体育用场 3.0 3.0 地 喷水冷却 40.0 13
园林植物 13 定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 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建筑物 构 筑物名称 至乔木中 心 至灌木中 心 建筑物外 墙: 有窗 无窗 3.0 5.0 2.0 不限 不限 挡土墙内 和墙角外 2.0 0.5 围墙 2.0 1.0 铁路中心 线 5.0 3.5 道路路面 边缘 0.75 0.5 人 行 道 路 面边缘 0.75 0.5 排水沟边 缘 1.0 0.5 体育用场 地 3.0 3.0 喷水冷却 40.0
园林植物 池外缘 塔式冷却 1.5倍塔高 塔外缘 4.5.4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绿秋植物与节的娱小间距 间匪(侧 皆线名前 林臣0) 款侄0) 献营肼 1.5 限 污球营、雨水营、群 1.0 襁 煤气首群 15 15 电力电统电信电统电信首道 1.5 1.0 热措(沟) 1.5 1.5 地上杆柱(中心) 2.0 限 筋龙洪 2.0 1.2 4.6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 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必须留出非植树区, 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即在该视野范围内不应栽植高 于1米的植物,而且不得妨碍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为 交通安全创造良好条件。(见下表) 14
园林植物 14 池外缘 塔式冷却 塔外缘 1.5 倍塔高 4.5.4 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4.6 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 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 必须留出非植树区 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 即在该视野范围内不应栽植高 于 1 米的植物 而且不得妨碍交叉口路灯的照明 为 交通安全创造良好条 件 (见下表)
园林植物 行车度h小 丰植驱应小于劲 行车速镀6-5品a/ 幸植驱卧于1 机车道与机动车道扩双 丰植驱不卧于 机动车道与铁纹口 丰植区不于奶 4.7植物配置 4.7.1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 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 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 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 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 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 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 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 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4.7.2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 15
园林植物 15 4.7 植物配置 4.7.1 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 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 土壤条 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 选择抗病虫害强 易养护管理的植物 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 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 合理 配置 常绿与落叶 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构成多层次 的复合生态结构 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 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 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 以免影响室内的采 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4.7.2 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 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