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1月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2010年1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绊马索/搅拌机狙击/越俎代庖伦常/囫囵吞枣疏浚/提前竣工 B.老搭档/档案袋纤巧纤尘不染开拓/落拓不羁角色群雄角逐 C.应声虫/应届生竦立/毛骨悚然憧憬/灯影幢幢果脯/相辅相成 D.着眼点/着重号亲家/亲痛仇快关卡/卡住脖子稽首/无稽之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针砭帮交大杂烩乐不可知 B.坐落毕竟发祥地招之即来 C.渔利搏弈仪仗队令人扼腕 D.装潢宣泄溜烟荣膺桂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彦因为一件小事跟室友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虽经老师极力斡旋,双方矛盾暂时仍未消 B.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 的社会风气。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 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査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 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山东省诸城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 1 月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2010 年 1 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绊马索/搅拌机 狙击/越俎代庖 伦常/囫囵吞枣 疏浚/提前竣工 B.老搭档/档案袋 纤巧/纤尘不染 开拓/落拓不羁 角色/群雄角逐 C.应声虫/应届生 竦立/毛骨悚然 憧憬/灯影幢幢 果脯/相辅相成 D.着眼点/着重号 亲家/亲痛仇快 关卡/卡住脖子 稽首/无稽之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针砭 帮交 大杂烩 乐不可知 B.坐落 毕竟 发祥地 招之即来 C.渔利 搏弈 仪仗队 令人扼腕 D.装潢 宣泄 一溜烟 荣膺桂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彦因为一件小事跟室友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虽经老师极力斡旋,双方矛盾暂时仍未消 除。 B.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 的社会风气。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 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 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汉王电纸书与欧美地区产品同步推出,并透露了带有手写识别能力的升级版发布计划,在 德国汉诺威展会上成为热门产品。 B.个别学校为了抢生源,竟把老师编成小分队,派到各个小学组织学生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就 通知家长去登记报名。 C.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这些年一直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建设中大量采用的现场浇 铸施工工艺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D.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如何界定官员财产的合法性,如何确定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或许 是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出台的障碍。 5.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 你品味。_。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 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1)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睛 (2)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 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 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 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 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 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 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
A.汉王电纸书与欧美地区产品同步推出,并透露了带有手写识别能力的升级版发布计划,在 德国汉诺威展会上成为热门产品。 B.个别学校为了抢生源,竟把老师编成小分队,派到各个小学组织学生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就 通知家长去登记报名。 C.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这些年一直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建设中大量采用的现场浇 铸施工工艺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D.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如何界定官员财产的合法性,如何确定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或许 是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出台的障碍。 5.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 你品味。 。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 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1)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睛 (2)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 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 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 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 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 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 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
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 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 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 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 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 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 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 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 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 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 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 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 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 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 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 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 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 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 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 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 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 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年第七期,略有删改) 6.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 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 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 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 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 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 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 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 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 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 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 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 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 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 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 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 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 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 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 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 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 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 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 年第七期,略有删改) 6.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 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 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人的生动具 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 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下列对“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是 A.棋局小世界,围棋和象棋的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 对垒拼杀。 B.下围棋就是要保有地盘,使地盘联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 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C.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 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围棋表明中华文化体系存在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象棋则表现出来先人的爱国情操和 忠君行动,反映先人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优于马多多,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马可纵横驰骋 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 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 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 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人的生动具 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 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7.下列对“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是 A.棋局小世界,围棋和象棋的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 对垒拼杀。 B.下围棋就是要保有地盘,使地盘联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 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C.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 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围棋表明中华文化体系存在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象棋则表现出来先人的爱国情操和 忠君行动,反映先人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优于马多多,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马可纵横驰骋; 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 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 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 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 番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 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 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 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 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 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 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 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 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 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王牙王秀之为郡, 与朝士书曰:“些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 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 地拂床而去。(《南齐书·虞愿传》节选) [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物议:众人的评论。 B.抗每饶借之 饶借:谦让。 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 忤旨:建背皇帝的旨音。 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将还:将要送还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蒙赏赐,犹异余人②不敢言而敢怒 B.①袁粲在坐,为之失色②且为之奈何? C.①清廉太守乃得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 B.①愿徐去无异容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 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②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 D.①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 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 番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 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 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 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 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 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 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 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 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 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王牙王秀之为郡, 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 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 地拂床而去。(《南齐书·虞愿传》节选) [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物议:众人的评论。 B.抗每饶借之 饶借:谦让。 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 忤旨:建背皇帝的旨音。 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将还:将要送还。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蒙赏赐,犹异余人 ②不敢言而敢怒 B.①袁粲在坐,为之失色 ②且为之奈何? C.①清廉太守乃得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 B.①愿徐去无异容 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 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②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 D.①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