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第I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 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 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当童真与诗意相遇,诗歌有了童话色彩,既隽(jdn)永,又可爱。这种返璞(pu) 归真的呼唤,并不意味着而立之年还得重回摇篮,而要常怀有一颗天真无邪的心。 B.人们认识到,开放才是必由之路,封闭只能会窒(zh)息生机,以临为壑(he), 画地为牢,只会错失机遇,损人不利已;同周共济,相向而行,才能携手共赢 C.城市内涝,要探索加快湿地修复;园林绿化,要考虑本地植被不受外来植被蚕 (cn)食;空间规划,要合理规划人的空间,也要为鱼类、鸟类留好栖(x)息地。 D.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pid),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如大地 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自有生动摇曳(ye)之美
高 三 语 文 第 Ⅰ 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 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10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 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 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当童真与诗意相遇,诗歌有了童话色彩,既隽.(juàn)永,又可爱。这种返璞.(pú) 归真的呼唤,并不意味着而立之年还得重回摇篮,而要常怀有一颗天真无邪的心。 B. 人们认识到,开放才是必由之路,封闭只能会窒.(zhì)息生机,以临为壑.(hè), 画地为牢,只会错失机遇,损人不利已;同周共济,相向而行,才能携手共赢。 C. 城市内涝,要探索加快湿地修复;园林绿化,要考虑本地植被不受外来植被蚕. (cán)食;空间规划,要合理规划人的空间,也要为鱼类、鸟类留好栖.(xī)息地。 D. 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piě), 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如大地 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自有生动摇曳.(yè)之美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进行“厕所革命”,一方面是由于当今的中国城市,厕所的数量、分布以及人性化 设远不能满足人们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今天的冲水马桶,尽管是人 类文明的标志物之一,但导致水资源浪费、管网建设投入巨大、污水处理成本高。面 对新世纪一系列城市问题,“厕所革命” A.日益习非成是势不可挡 B.日趋习非成是势在必行 日益习以为常势在必行 D.日趋习以为常勢不可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观,推进和挖掘环 境治理工作,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B.决议指出,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为了要加强对未成年人 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D.10月24日,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九大在举世瞩目中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都已然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论语》语录体“四书”之一“礼”的思想统率了全书巧言令色鲜矣仁 B.《三国演义》章回体第一才子书彰显了“拥刘反曹”倾向张飞过五关斩六将 《雷雨》 话剧 萍曹冯发泄被抑压的愤禮人物语言多有潜台词 D.(老人与海》自传体海明戚作品获得谱贝尔文学奖肯定人的进取精神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进行“厕所革命”,一方面是由于当今的中国城市,厕所的数量、分布以及人性化 设施远不能满足人们 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今天 的冲水马桶,尽管是人 类文明的标志物之一,但导致水资源浪费、管网建设投入巨大、污水处理成本高。面 对新世纪一系列城市问题,“厕所革命” 。 A. 日益 习非成是 势不可挡 B. 日趋 习非成是 势在必行 C. 日益 习以为常 势在必行 D. 日趋 习以为常 势不可挡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观,推进和挖掘环 境治理工作,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B. 决议指出,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为了要加强对未成年人 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D. 10 月 24 日,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九大在举世瞩目中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都已然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4. 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 语录体 “四书”之一 “礼”的思想统率了全书 巧言令色,鲜矣仁 B. 《三国演义》 章回体 第一才子书 彰显了“拥刘反曹”倾向 张飞过五关斩六将 C. 《雷雨》 话剧 侍萍 曹禺发泄被抑压的愤懑 人物语言多有潜台词 D. 《老人与海》 自传体 海明威 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肯定人的进取精神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5~7 题
文化自信:本质属性与力量之源 冯鹏志 在50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共同经历非凡奋斗、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 培育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信念,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建构出独特高标的精神 气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始终把 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正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的道路和命 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 本上说,就是因为在漫长历史中确立起来的包括理念自信、道德自信、人文自信等在内的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维系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載物、多元一体、天下一家的历史命 脉。理念自信,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文化心性,开拓了中华儿女 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道德自信,维系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团结统一、泱泱大国的伦理 秩序和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人文自信,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创造了 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在人类文明史上矗立起卓越而独特的中国传统 和中华格局。 文化自信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在世界的东方生息繁衍、 超越突破、融合交流、开放发展,积淀并升华出了中华民族最深屡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 神标识、*厚的精神滋养和崇高的天地境界。理念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整体 思維、天下理念、大同追求和知行观念;道德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刚朗健的担当意识、 爱国情怀、优良品格和荣辱观念;人文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仁恕宽厚的为人之道、处世 方法、理想抱负、进取精神、教化观念博大胸怀和生活理念。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 精神气质,为我们今天墙育和蹑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昂扬而 现实地展现中国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贵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提供了最根本 的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建构了中国方的文明气度。“中国特色”文化自信,不论是体现为中国道 路的深化扩展和坚持完善,还是体现为中国方的实践推进和意义呈现,其所坚守和强调 的始终都是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道路之间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其所瞩望和践行的始终都是在对话学习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在共存共赢 中美美与共。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展开和实现,以中国方为重要内容和表 征的“中国特色”及其文化自信,必将在21世纪结出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绽放出更加 璀璨的中国光焰 节选自2017年7月12日《学习时报》)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具有独特高标精神气质的中华文化自信,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獻
文化自信:本质属性与力量之源 冯鹏志 在 5000 多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共同经历非凡奋斗、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 培育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信念,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建构出独特高标的精神 气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始终把 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正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的道路和命 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 本上说,就是因为在漫长历史中确立起来的包括理念自信、道德自信、人文自信等在内的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维系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多元一体、天下一家的历史命 脉。理念自信,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文化心性,开拓了中华儿女 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道德自信,维系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团结统一、泱泱大国的伦理 秩序和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人文自信,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创造了 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在人类文明史上矗立起卓越而独特的中国传统 和中华格局。 文化自信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在世界的东方生息繁衍、 超越突破、融合交流、开放发展,积淀并升华出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 神标识、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崇高的天地境界。理念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整体 思维、天下理念、大同追求和知行观念;道德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刚毅朗健的担当意识、 爱国情怀、优良品格和荣辱观念;人文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仁恕宽厚的为人之道、处世 方法、理想抱负、进取精神、教化观念、博大胸怀和生活理念。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 精神气质,为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昂扬而 现实地展现中国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提供了最根本 的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建构了中国方案的文明气度。“中国特色”文化自信,不论是体现为中国道 路的深化扩展和坚持完善,还是体现为中国方案的实践推进和意义呈现,其所坚守和强调 的始终都是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道路之间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其所瞩望和践行的始终都是在对话学习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在共存共赢 中美美与共。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展开和实现,以中国方案为重要内容和表 征的“中国特色”及其文化自信,必将在 21 世纪结出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绽放出更加 璀璨的中国光焰。 (节选自 2017 年 7 月 12 日《学习时报》) 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具有独特高标精神气质的中华文化自信,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
B.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维系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多元一体、天下一家的历史 命脉。 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为我们新时代中国之崛起提供了最根本的精神 支撑。 D.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在21世纪结出了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中国 光焰。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阐述了中华文化自信及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精神气质和文明气度的关系。 B.文章第二段采用总分式的结构阐述了文化自信是如何维系着中华民族历史命脉的 C.文章三、四两段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对于精神气质和文明气度的重要性 D.文章先总论什么是“中华文化自信”,再分论“中华文化自信”的作用,条理清楚。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论何时,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始终把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B.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在漫长历史中确立形成的理念自信、道德自信、人文自信等。 C.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包括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丰厚的精神滋养 D.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中国方案为重要内容和表征的文化自信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旨达。 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蓼菽不给。母老子幼
B.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维系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多元一体、天下一家的历史 命脉。 C. 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为我们新时代中国之崛起提供了最根本的精神 支撑。 D.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在 21 世纪结出了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中国 光焰。 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文章阐述了中华文化自信及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精神气质和文明气度的关系。 B. 文章第二段采用总分式的结构阐述了文化自信是如何维系着中华民族历史命脉的。 C. 文章三、四两段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对于精神气质和文明气度的重要性。 D. 文章先总论什么是“中华文化自信”,再分论“中华文化自信”的作用,条理清楚。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不论何时,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始终把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B.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在漫长历史中确立形成的理念自信、道德自信、人文自信等。 C.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包括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丰厚的精神滋养。 D.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中国方案为重要内容和表征的文化自信。 三、(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旨达。 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
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 侷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紛,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哇需蔬,为供鱼菽 之祭;织絢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 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浮 阳县之某里。近识伤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 节选自《陶徵士谏》东晋·颜延之)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淂阳,日造渊明 饮焉。痣淤酣钦敌晚弘欲邀ξ之宪弥貝不得ξ之临去貿示万攴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 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 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辄抚弄以寄其意。责贱造之者,有酒辄 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l”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昭明文选·陶渊明传》南朝梁·萧统)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 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 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 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 f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蹴告俨等:“吾少而穷苦, 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 而饥寰。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惠, 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节选自《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北宋·苏辙) 【注】:①田生致亲:田过,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认为父母比君王更重要,给 君王效力是为了获得俸禄来奉养自己的父母 ②毛子捧微:庐江毛义,家贫,以孝称。官府征为守令,捧檄而喜;及母死,去 官归家,屡辞征召。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不好弄 弄:嬉戏 B.井白弗任 臼:春米 C.忽值弘送酒至 值:适逢 D.与物多忤 忤:对视
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①之议,追悟毛子捧檄②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 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 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 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浔 阳县之某里。近识伤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 (节选自《陶徵士诔》东晋·颜延之)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 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 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 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 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昭明文选·陶渊明传》南朝梁·萧统)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 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 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 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 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 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 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 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节选自《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北宋·苏辙) 【注】: ①田生致亲:田过,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认为父母比君王更重要,给 君王效力是为了获得俸禄来奉养自己的父母。 ②毛子捧檄:庐江毛义,家贫,以孝称。官府征为守令,捧檄而喜;及母死,去 官归家,屡辞征召。 8.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弱不好弄. 弄:嬉戏 B. 井臼.弗任 臼:舂米 C. 忽值.弘送酒至 值:适逢 D. 与物多忤. 忤: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