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猫狗皮肤的结构。 (二)了解宠物皮肤腺的特点。 第十八章胚胎学 重点:猫狗两性生殖细胞的发生及形态结构:受精过程及意义: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难点:两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三胚层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以PPT演示和教师讲授为主要手段,PPT中编入大量组织学图 片,结合图片进行形象生动的演讲,课堂上适时播放录像短片,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学习 兴趣。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问题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生殖细胞 1.精子 1.1精子的形态结构 1.2精子的生理特性 1.3精子的发生过程 2.卵子 2.1卵子的形态结构 2.2卵子的生理特性 2.3卵子的发生过程 3.两性生殖细胞发育过程的异同 第二节受精 1.受精过程 2.受精的意义 第三节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1.卵裂 2.囊胚与附植 3.原肠胚和三胚层形成 4.中轴器官的形成和三胚层的分化 第四节猫狗早期胚胎发育特点 1.卵的结构特点 2.受精特点 3.卵裂和囊胚 4.原肠形成和原肠胚 第五节胎膜与胎盘 1.动物胎膜与胎盘 24
24 (一)掌握猫狗皮肤的结构。 (二)了解宠物皮肤腺的特点。 第十八章 胚胎学 一、基本内容: 第一节 生殖细胞 1.精子 1.1 精子的形态结构 1.2 精子的生理特性 1.3 精子的发生过程 2.卵子 2.1 卵子的形态结构 2.2 卵子的生理特性 2.3 卵子的发生过程 3.两性生殖细胞发育过程的异同 第二节 受精 1.受精过程 2.受精的意义 第三节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1.卵裂 2.囊胚与附植 3.原肠胚和三胚层形成 4.中轴器官的形成和三胚层的分化 第四节 猫狗早期胚胎发育特点 1.卵的结构特点 2.受精特点 3.卵裂和囊胚 4.原肠形成和原肠胚 第五节 胎膜与胎盘 1.动物胎膜与胎盘 重点:猫狗两性生殖细胞的发生及形态结构;受精过程及意义;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难点:两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三胚层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以 PPT 演示和教师讲授为主要手段,PPT 中编入大量组织学图 片,结合图片进行形象生动的演讲,课堂上适时播放录像短片,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学习 兴趣。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问题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1.1胎膜 1.2胎盘 二、基本要求: (一)掌握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 (二)了解宠物早期胚胎发育的特点。 六、学时分配 作业 备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题量 注 章 讲 实 实 课 讨 习 大 主要内容 节 授 验 训 外 论 题 计 1 绪论 1 1 细胞 3 上皮组织 2 2 4 固有结缔组织 2 2 5 血液 2 2 6 肌组织 2 2 7 神经组织 2 2 8 循环系统 2 2 9 免疫系统 2 4 10 内分泌系统 2 2 11 消化管 2 2 12 消化腺 2 2 13 呼吸系统 2 14 泌尿系统 2 2 15 雄性生殖系统 2 2 16 雌性生殖系统 2 2 17 被皮系统 2 2 18 胚胎学 2 2 合计 36 4 40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彭克美.动物组织学及胚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第二版)· (二)教学参考书 [1]邹仲之.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5
25 1.1 胎膜 1.2 胎盘 二、基本要求: (一)掌握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 (二)了解宠物早期胚胎发育的特点。 六、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题量 备 注 章 节 主要内容 讲 授 实 验 实 训 课 外 讨 论 习 题 小 计 1 绪论 1 1 2 细胞 3 2 5 3 上皮组织 2 2 4 固有结缔组织 2 2 5 血液 2 2 6 肌组织 2 2 7 神经组织 2 2 8 循环系统 2 2 9 免疫系统 2 2 4 10 内分泌系统 2 2 11 消化管 2 2 12 消化腺 2 2 13 呼吸系统 2 2 14 泌尿系统 2 2 15 雄性生殖系统 2 2 16 雌性生殖系统 2 2 17 被皮系统 2 2 18 胚胎学 2 2 合计 36 4 40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彭克美.动物组织学及胚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第二版). (二)教学参考书 [1] 邹仲之.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王树迎,王政富.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3]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八、其他说明 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讨论4个学时,课前分阶段布置2次课前作业,课堂分组讨论,每次每组 学生分工不同,每组学生以PPT形式做报告,经过提问和讨论环节,每位学生有一次课堂讨论成绩, 二次讨论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中的课堂表现成绩,合计占课程总成绩的20%。课堂考勤成绩占课 程总成绩的20%。 26
26 [2] 王树迎,王政富.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3]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八、其他说明 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讨论 4 个学时,课前分阶段布置 2 次课前作业,课堂分组讨论,每次每组 学生分工不同,每组学生以 PPT 形式做报告,经过提问和讨论环节,每位学生有一次课堂讨论成绩, 二次讨论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中的课堂表现成绩,合计占课程总成绩的 20%。课堂考勤成绩占课 程总成绩的 20%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Biochemistry 执笔者:区炳庆卢卫红刘璨颖 审核人:陈胜锋 编写日期:2017年11月 一、 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动物医学(宠物医师创业班)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3.5学分 学时数 总学时56,其中:实验(实训)0学时:课外0学时 先修课程 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 后续课程 兽医免疫学、兽医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二、课程简述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动物医学专业(宠物医师创业班)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 础课,重点阐述家畜、家禽机体基本代谢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体的物质组成、蛋白质的结 构与功能、酶、生物氧化、糖类代谢、脂类代谢、含氮小分子代谢、核酸的化学结构、核酸的生物 学功能、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水及无机盐代谢、血液化学、乳和蛋的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方向的基本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畜禽机体物质代谢的 基本规律,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 必需的基础。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培养规格要求 本课程所支撑的培养规格要求 培养规格要求 指标点 指标点2-2具备与动物医学相关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 要求2-知识学习 指标点2-4: 理解动物机体正常的机能。 27
27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Biochemistry 执笔者:区炳庆 卢卫红 刘璨颖 审核人:陈胜锋 编写日期:2017 年 11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动物医学(宠物医师创业班)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3.5 学分 学时数 总学时 56 ,其中:实验(实训) 0 学时 ;课外 0 学时 先修课程 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 后续课程 兽医免疫学、兽医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二、课程简述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动物医学专业(宠物医师创业班)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 础课,重点阐述家畜、家禽机体基本代谢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体的物质组成、蛋白质的结 构与功能、酶、生物氧化、糖类代谢、脂类代谢、含氮小分子代谢、核酸的化学结构、核酸的生物 学功能、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水及无机盐代谢、血液化学、乳和蛋的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方向的基本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畜禽机体物质代谢的 基本规律,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 必需的基础。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培养规格要求 本课程所支撑的培养规格要求 培养规格要求 指标点 要求 2-知识学习 指标点 2-2 具备与动物医学相关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 指标点 2-4: 理解动物机体正常的机能
指标点3-2能够分析致病因素导致动物结构与机能的变 要求3-分析问题能力 化及致病机理。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动物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生物有机体代谢的基本规律及特 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为进行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二)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三)成绩评定 成绩构成为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提问等组成)。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绪论 重点:生物化学的概念 难点: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与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 一、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 二、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的关系。 第二章 蛋白质 重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 难点: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一、蛋白质的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类 一、简单蛋白质 二、结合蛋白质 第三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一氨基酸 第四节蛋白质的化学结构 一、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8
28 要求 3-分析问题能力 指标点 3-2 能够分析致病因素导致动物结构与机能的变 化及致病机理。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动物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生物有机体代谢的基本规律及特 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为进行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二)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三)成绩评定 成绩构成为期末考试成绩 70%+平时成绩 3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提问等组成)。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绪论 重点:生物化学的概念 难点: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与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 一、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 二、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的关系。 第二章 蛋白质 第一节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一、蛋白质的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类 一、简单蛋白质 二、结合蛋白质 第三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第四节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 一、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重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 难点: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