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人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人类学概论 文名称 课程类型学 54 中 实险学时 适用对象 社会学专 人类 是研究人类发展与支化的 这是 子,可为我们提供认 学的 应用人类学四个部 1好 经济人老 果程简介 二是田作 ,四是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应用议 学的其木知识有 生学习社会学的各类专业知识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苹提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流派以及研究方法,深入认识和系统了解 销主要的人类学思湘和研究热点,对人族 各种文化和社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拓苑学生的专业知识而 为学生学习社会学的各类专业知识提供新的视角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讨论 实践合计 第一章 绪论 3 第二章 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5 第三意 田野工作 3 筑四音 经济人米学 3 第五章 语当、认知与文化 撞六音 婚烟、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十音 性壁 第八章 政治体制与社会控制 第九 之制人者学 第十章 教自人类学 社会性别研究 第十二 都市人类学 应用人类学 第十四亭 人类学的时空变迁 合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草绪论 第一节人类学的定义 1.定义 2.研究领域 218
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18 《人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人类学概论 课程编号 SOCI2103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学 时 54 其中:理论学时 54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学 分 3 预修课程 适用对象 社会学专业 课程简介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发展与变化的科学,这是一门关于全人的学问,可为我们提供认识人、 族群、文化、社会的理论和方法。本课程主要分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人类学研究的四个基本 领域、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应用人类学四个部分,内容包括:一是内涵、学科特征、发展 历史、研究对象、主要流派等基本知识,二是与生存问题有关的经济人类学、与群体合作与 社会继替有关的亲属制度、与秩序有关的政治制度、与信仰有关的宗教与仪式等研究领域, 三是田野工作法,四是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应用议题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对 人类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总体把握,了解他者的社会与文化,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为学 生学习社会学的各类专业知识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流派以及研究方法,深入认识和系统了解当 前主要的人类学思潮和研究热点,对人、族群、各种文化和社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为学生学习社会学的各类专业知识提供新的视角。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 节 章节内容 讲课 讨论 实践 合计 第一章 绪论 3 3 第二章 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5 1 6 第三章 田野工作 3 1 4 第四章 经济人类学 3 3 第五章 语言、认知与文化 3 3 第六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3 1 4 第七章 族群 3 1 4 第八章 政治体制与社会控制 3 3 第九章 宗教人类学 3 1 4 第十章 教育人类学 3 3 第十一章 社会性别研究 3 1 4 第十二章 都市人类学 3 3 第十三章 应用人类学 3 1 4 第十四章 人类学的时空变迁 5 1 6 合 计 46 8 54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类学的定义 1.定义 2.研究领域 习题要点:人类学的内涵 第二节 人类学的发展历史
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4.现状 习愿要点:人类学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人类学的特征 1,老样性 2.跨地域性 3,整体性 习照要占。人类学的特征 第四节人类学的体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自然学科的关系 2.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3,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习恩要求:人类学的学科定位 本津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讲解人类学的定义、特征、体系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人类学在田外的发 展及其在中闲发展的现状: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人类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解析人类学在中 国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困难,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人类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特征、学科体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能够与中国现实相联系。 解析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困难。 第二章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进化论学派 进化论学派的基础知识 cm 2主要内 习题要点 传插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法国社会学派 1份量压别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法因社会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四节英田功能学派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趣要点:英国功能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五节类国历史批判学派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美国历史批判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大节结构主义学派 1.发股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结构主义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七节马克愿主义人类学 2.主要内容 习要点: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基础知识 219
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19 1.起源 2.兴起 3.发展 4.现状 习题要点:人类学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人类学的特征 1.多样性 2.跨地域性 3.整体性 习题要点:人类学的特征 第四节 人类学的体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自然学科的关系 2.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3.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习题要求:人类学的学科定位 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讲解人类学的定义、特征、体系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人类学在国外的发 展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现状;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人类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解析人类学在中 国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困难。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人类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特征、学科体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能够与中国现实相联系, 解析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困难。 第二章 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 进化论学派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进化论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传播学派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传播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法国社会学派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法国社会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四节 英国功能学派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英国功能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五节 美国历史批判学派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美国历史批判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六节 结构主义学派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结构主义学派的基础知识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基础知识
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第八节解释人类学 2 第九节康征 解释人类学的基础知识 学 2主要内 习题要点:象征人类学的基础知识 本章重点与建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英国功能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解释人类学 象征人类学: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评价各种理论学派,并能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论文写作中加以应用。 本章散学要求:了解人类学的各种理论学派,能正确评价各种人类学理论流派,理解英国功能学派、结构主义学 派、解释人类学、象征人类学等理论的主要思想。 第三章田野工作 第一节田野工作概论 1,基本内涵 2.与其他方法的区别 习题要点:田野工作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田野工作的研究角度和具体方法 1.研究角度 2.具体方法 3.案例分析 习恩要点:田野工作的方法运用 第三节民族志访谈艺术 1,民 2.访谈方法与艺术 民族志的访谈技术 是介绍田野工作方法的发展历史,田野工作的研究角度、具体方法,以及民族志的 工作的发后 第四章经济人类学 第一节生产、交换与消费 1生立 )交地 】消费 习题要点:经济人类学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地区经济与全球化 1地风经济与人米学 2,全球化与人类学 习题要点:人类学视角下的经济分析 第三节经济人类学理论简介 1.代表任务 2.主要观点 3.现时代贡献 习题要点:经济人类学的基本知识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人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方式,以及这些系统如何组织、运作并与其他系统 发生联系,经济制度的运作和人们行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本章的难点是如何区分经济学和人类学对“经济”的理 解,以及如何解析经济活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220
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20 第八节 解释人类学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解释人类学的基础知识 第九节 象征人类学 1.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象征人类学的基础知识 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英国功能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解释人类学、 象征人类学;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评价各种理论学派,并能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论文写作中加以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人类学的各种理论学派,能正确评价各种人类学理论流派,理解英国功能学派、结构主义学 派、解释人类学、象征人类学等理论的主要思想。 第三章 田野工作 第一节 田野工作概论 1.基本内涵 2.与其他方法的区别 习题要点:田野工作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角度和具体方法 1.研究角度 2.具体方法 3.案例分析 习题要点:田野工作的方法运用 第三节 民族志访谈艺术 1.民族志 2.访谈方法与艺术 3.实例分析 习题要点:民族志的访谈技术 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田野工作方法的发展历史,田野工作的研究角度、具体方法,以及民族志的 研究方法;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确定田野工作的研究角度,并将田野工作方法正确应用于实际调研中。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田野工作的发展历史, 掌握田野工作的研究视角和具体方法、民族志的访谈方法,并能在人 类学的论文和报告写作中加以应用。 第四章 经济人类学 第一节 生产、交换与消费 1.生产 2.交换 3.消费 习题要点:经济人类学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与全球化 1.地区经济与人类学 2.全球化与人类学 习题要点:人类学视角下的经济分析 第三节 经济人类学理论简介 1.代表任务 2.主要观点 3.现时代贡献 习题要点:经济人类学的基本知识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人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方式,以及这些系统如何组织、运作并与其他系统 发生联系,经济制度的运作和人们行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本章的难点是如何区分经济学和人类学对“经济”的理 解,以及如何解析经济活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本学来。经人类学的主要所究内容和理论络。从人类学的角解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制度和入 互关系 第五章语言、认知 第一节蹈言的结构分折 的结构 习要要点:语言的结构 第二节语音的分类 1,语言的分类 2。幸例分析 习题要点:语言的分类 第三节认知与结构 1,认知与文化 2,认知结构 习题要点:认知的结构 第四节认知与符号意义 1,认知的符号意义 2.实例分材 习题要点:认知的符号意义 第五节认知人类学的历史发展 1,代表任多 2.发展历稻 3,主要内 认 与文化的关系,认知与文化的关系,认知的符号意义:本章的难点是如 系、 认知与文化的关系 笔音婚烟、。家庭与辛尾制 第一节婚烟 1内 2.主要类型 习题要点:婚姻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亲属称调制 1亲属店 】亲属称智 习题要点:亲属称谓的人类学分析 第三节家庭与家庭演化的问思 1,家度的内涵 2.家庭类型的演变 3。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讨论 习题要点:家庭的演化过程 第四节继测群和居住群 1,链期胡 2.居住群 习题要点:继前群和居住群的人类学分析 本事凰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 烟的社会功能 乱伦禁忌,来属称谓制体现的社会结构,家庭的演化过程 发家廷功的变 本章的难点是如 的角度来考虑不同地区文化形态的多样 方法的视角互换,如何评价各理论流派对婚烟、家庭与亲属制度的研究,并能将之用于中国社会中的婚烟、家庭 22
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21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经济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理论脉络,从人类学的视角解释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制度和人 们行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语言、认知与文化 第一节 语言的结构分析 1.语言的结构 2.实例分析 习题要点:语言的结构 第二节 语言的分类 1.语言的分类 2.实例分析 习题要点:语言的分类 第三节 认知与结构 1.认知与文化 2.认知结构 习题要点:认知的结构 第四节 认知与符号意义 1.认知的符号意义 2.实例分析 习题要点:认知的符号意义 第五节 认知人类学的历史发展 1.代表任务 2.发展历程 3.主要内容 习题要点:认知人类学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认知与文化的关系,认知的符号意义;本章的难点是如 何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认知的结构,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认知的符号意义。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认知与文化的关系,掌握语言的结构、认知的结构和符号意义,了解诶 认知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六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 婚姻 1.内涵 2.主要类型 习题要点:婚姻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亲属称谓制 1.亲属制度 2.亲属称谓 习题要点:亲属称谓的人类学分析 第三节 家庭与家庭演化的问题 1.家庭的内涵 2.家庭类型的演变 3.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讨论 习题要点:家庭的演化过程 第四节 继嗣群和居住群 1.继嗣群 2.居住群 习题要点:继嗣群和居住群的人类学分析 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婚姻的社会功能,乱伦禁忌,亲属称谓制体现的社会结构,家庭的演化过程 及家庭功能的变迁;本章的难点是如何从共时的角度来考虑不同地区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如何进行主位/客位研究 方法的视角互换,如何评价各理论流派对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的研究,并能将之用于中国社会中的婚姻、家庭
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亲属制度分析 理解婚姻的仪式、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理解亲属称谓制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握主位喀位研究 互 第七章 2基本内通 习题要点:族群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族群与民长的关系 1民的主内 2,民族的主要内容 3。民成与选群的关系 习题要占:民挂与族群的关配 第三节族群认同理论 1,文化说 2,族界理论 3.原生论 4.工具论 5.辩证闸释理论 6.民族-国家及其意识形态构建说 习题要点:族群认同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事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 是介绍族群的认同理论,包括文化说、族界理论、原生论、工具论、辩证佣释理论 形态构建说等:本章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各种族群认同理论的优缺点,并将之用于解释中国 当前的族群认同现状 理解族群的概念及其与民族之间的区别 掌握族群认同的 要理论 如文华说 工其论、民族 态构建说气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已有理论用于分析中因现实的碳群认同问题 类 成与发展 2.发展 日题要点:治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二节人类的形 治制度 2。政治制度的主类界 3。政治制度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习两题点:人类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杜会控制形态 1什么是社会控制 2.社会控制的类型 习题要点:社会控制的基本内溷 第四节人类学的比较法律研究 1,比较研究法 2。人类学的比较法律研究 习题要点:比较法律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童重点与准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历史,政治制度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社会控制的类型: 本草的难点是如何评价西方人类学家对中因政治的研究结论。 本章数学要求:了解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理解人类活动对政治制度形成和变化的作用,理解社会控制的类型, 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解释中国的政治体制演变、社会控制方式等。 第九章宗教人类学 222
农村发展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22 与亲属制度分析。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婚姻的仪式、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理解亲属称谓制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掌握主位/客位研究 方法的视角互换。 第七章 族群 第一节 族群概念 1.族与群 2.基本内涵 习题要点:族群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族群与民族的关系 1.民族的主要内涵 2.民族的主要内容 3.民族与族群的关系 习题要点:民族与族群的关系 第三节 族群认同理论 1.文化说 2.族界理论 3.原生论 4.工具论 5.辩证阐释理论 6.民族-国家及其意识形态构建说 习题要点:族群认同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族群的认同理论,包括文化说、族界理论、原生论、工具论、辩证阐释理论、 民族-国家及其意识形态构建说等;本章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各种族群认同理论的优缺点,并将之用于解释中国 当前的族群认同现状。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族群的概念及其与民族之间的区别,掌握族群认同的主要理论,如文华说、工具论、民族- 国家及其意识形态构建说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已有理论用于分析中国现实的族群认同问题。 第八章 政治体制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政治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2.发展 习题要点: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人类的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的内涵 2.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 3.政治制度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习题要点:人类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社会控制形态 1.什么是社会控制 2.社会控制的类型 习题要点:社会控制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人类学的比较法律研究 1.比较研究法 2.人类学的比较法律研究 习题要点:比较法律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历史,政治制度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社会控制的类型; 本章的难点是如何评价西方人类学家对中国政治的研究结论。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理解人类活动对政治制度形成和变化的作用,理解社会控制的类型, 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解释中国的政治体制演变、社会控制方式等。 第九章 宗教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