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起源异常或传导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心律失常可分为缓慢型和快速型两大类缓慢型心律失常有实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常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及室颤等,治疗较为复杂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起源异常或传导功 能障碍所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 齐。心律失常可分为缓慢型和快速型两大类。 缓慢型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 滞等,常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 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 过速、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及室颤等,治疗较为复杂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心肌的电生理特性1.心肌细胞膜电位心肌细胞膜电位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是由于膜内外离子分布差异形成的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膜内电位约-90mV,当心肌细胞受刺激或自发的发生除极时,膜电位上移(负值变小)达到电位约-70mV,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引起心肌兴奋动作电位分为5个时相:O相:快速除极期,膜外大量Na+经快通道迅速内流,此时静息电位由负电位转为正电位,即除极化过程。1相:快速复极初期,Na+停止内流,由K+短暂外流引起膜电位急剧上升
一、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一)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1.心肌细胞膜电位 心肌细胞膜电位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是由于膜内外 离子分布差异形成的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膜内电位约-90mv,当心 肌细胞受刺激或自发的发生除极时,膜电位上移(负值变小)达到阈 电位约-70mv,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引起心肌兴奋。 动作电位分为5个时相: 0相:快速除极期,膜外大量Na+经快通道迅速内流,此时静息电 位由负电位转为正电位,即除极化过程。 1相:快速复极初期,Na+停止内流,由K +短暂外流引起膜电位急 剧上升
2相:缓慢复极期,即平台期,Ca2+和Na+经慢通道缓慢内流,K+外流,膜电位保持较高水平,使曲线形成平台期。3相:快速复极末期,为K+外流递增所致,膜电位下降,直到恢复静息电位水平。4相:静息期亦称舒张期,此期经Na+-K+-ATP酶及钠泵的作用,排出细胞内的Na+、Ca2+,并摄取K+,恢复静息状态的离子分布,非自律性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4相维持在静息电位水平,具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如实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蒲氏纤维,达到舒张电位后,便自动缓慢除极,曲线又逐渐上升,形成一个坡度,称为舒张期自动除极化。当除极达阈电位水平时,重新激发动作电位,这是由于K+外流逐渐减少,Na+和Ca2+持续内流的结果。4相坡度越大,自律性越高
2相:缓慢复极期,即平台期,Ca2+和Na+经慢通 道缓慢内流,K +外流,膜电位保持较高水平,使曲线形 成平台期。 3相:快速复极末期,为K +外流递增所致,膜电位 下降,直到恢复静息电位水平。 4相:静息期亦称舒张期,此期经Na+-K +-ATP酶及 钠泵的作用,排出细胞内的Na+ 、Ca2+ ,并摄取K + ,恢 复静息状态的离子分布,非自律性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 4 相维持在静息电位水平,具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如窦 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蒲氏纤维,达到舒张电位后, 便自动缓慢除极,曲线又逐渐上升,形成一个坡度,称 为舒张期自动除极化。当除极达阈电位水平时,重新激 发动作电位,这是由于K +外流逐渐减少,Na+和Ca2+持 续内流的结果。4相坡度越大,自律性越高
2.有效不应期(ERP)和动作电位时程(APD)0、1、2、3四相合称动作电位时程(APD)心肌细胞发生除极化以后,必须复极到-50~-60my水平时,才对刺激引起扩布性兴奋。自除极化(O相)到引起可扩布性兴奋这段时间称有效不应期ERP反映快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间。ERP时间的长短一般与APD长短变化相应,但程度有差别。通常用ERP/APD表示,如用药使此比值增大,表示心肌对刺激不反应时间延长,可能有治疗快速型心率失常的作用
2.有效不应期(ERP)和动作电位时程(APD) 0、1、2、3四相合称动作电位时程(APD)。 心肌细胞发生除极化以后,必须复极到-50~-60mv水 平时,才对刺激引起扩布性兴奋。自除极化( 0相 )到引 起可扩布性兴奋这段时间称有效不应期。 ERP 反映快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间。ERP 时间的长短一般与 APD长短变化相应,但程度有差别。通 常用ERP/APD表示,如用药使此比值增大,表示心肌对刺 激不反应时间延长,可能有治疗快速型心率失常的作用
3.快反应和慢反应电活动心房肌、心室肌及蒲氏纤维的膜电位大(负值大),其除极由Na+内流所致,除极速度越快传导速度也快,不易产生传导阻滞,称快反应电活动:而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膜电位小(负值小),除极由Ca2+内流所致,除极慢,传导速度也慢,易发生传导阻滞,为慢反应电活动。心肌病变时,快反应细胞由于膜电位降低可表现出慢反应电活动
3.快反应和慢反应电活动 心房肌、心室肌及蒲氏纤维的膜电位大(负 值大),其除极由Na+内流所致,除极速度越快, 传导速度也快,不易产生传导阻滞,称快反应电 活动;而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膜电位小(负值 小),除极由Ca2+内流所致,除极慢,传导速度 也慢,易发生传导阻滞,为慢反应电活动。心肌 病变时,快反应细胞由于膜电位降低可表现出慢 反应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