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孟子说:“桀和纣 【原文】3孟子日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 失其民也;失其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 者,失其心也。得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 天下有道:得其民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 斯得天下矣;得其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 民有道:得其心 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 斯得民矣:得其心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 有道:所欲与之聚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 之,所恶勿施,尔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 也。 野一样
【原文】3孟子曰: “桀纣之失天下也 失其民也;失其民 者,失其心也。得 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得其 民有道:得其心, 斯得民矣;得其心 有道:所欲与之聚 之,所恶勿施,尔 也。 ——————————————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 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 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 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 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 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 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 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 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 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 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 野一样
【原文】民之归仁也译文: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低处、野兽奔向时野一样。所以, 址也故为渊驱盒者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濑;为树丛赶 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 桀与纣也。今天下之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 君有 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 好仁者,则诸侯皆为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 之驱矣。虽欲无王 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 不可得已今之欲王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 年之艾也。苟为不面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 终身不得。苟不志于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 仁,终 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 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 《诗》云,其何能淑,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 载胥及溺,此之谓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原文】民之归仁也,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 圹也。故为渊驱鱼者, 獭也;为丛驱爵者, 鹯也;为汤武驱民者, 桀与纣也。今天下之 君有 好仁者,则诸侯皆为 之驱矣。虽欲无王, 不可得已。今之欲王 者,犹七年之病求三 年之艾也。苟为不畜, 终身不得。苟不志于 仁,终 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 载胥及溺’,此之谓 也。” ——————————————— 译文: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 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 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 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 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 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 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 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 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 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 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 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 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 ‘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 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