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教版 山西省襄汾县赵康中学邱跃峰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亲爱的同 新学期里又学了不少知识吧,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你可要冷静思考、 沉着答卷、工整书写哟!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将句子中的拼音改写为相应的汉字。(3分)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chen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duan 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2、背诵优秀的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9分) ①《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 ②《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 ③《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 ④《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寒光照铁衣 3、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布置每人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6分) (1)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2分) 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 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 栏目三: 栏目四 (2)请你写出两句吟诵马的诗句。(2分) (3)请你至少用上两个带马“马”字的成语,给自己写一句激励性的话。(2分) 4、中外有好多名著吸引着我们,<<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了一个人,你知道 他叫什么吗?(2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5--8题。(12分)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人教版 山西省襄汾县赵康中学 邱跃峰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亲爱的同学: 新学期里又学了不少知识吧,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你可要冷静思考、 沉着答卷、工整书写哟!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 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将句子中的拼音改写为相应的汉字。(3 分)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 chèn 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 duān 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2、背诵优秀的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9 分) ①《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 ③《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 - --------------------------------,---------------------------------------。 ④《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 --------------------------------,----------------------------------------。 ⑤ ,寒光照铁衣。 3、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布置每人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6 分) (1)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2 分) 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 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 栏目三:_____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两句吟诵马的诗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至少用上两个带马“马”字的成语,给自己写一句激励性的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外有好多名著吸引着我们, <<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了一个人, 你知道 他叫什么吗?(2 分) 二 阅读理解(50 分) (一)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 5---8 题。(12 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释文中加点字。(3分) 决 6、列语句中的“汤”字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赴汤蹈火 B汤汤水水 C固若金汤 D香汤沐浴 7、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3分) 8、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18分) 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中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 村已被夷为平地。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被埋在泥石流下 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 间。一个赤裸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去抱她出来 她却死活不肯出来,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的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 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十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 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 的雕塑… 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仍不肯走,指着刨开的泥坑, 又哭喊出了一声:“爸——”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 下,又刨出了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 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女孩· 9如果让你当老师领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和你原有的学习经验,你觉 得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学习重点?请列出两条。(2分) 10请你展开想像,说说这对残疾父母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是什么?(3分) l1这两尊“雕塑”震撼人心,请你根据文意给它取个名字。(2分) 12找出与“小女孩仍不肯走”相呼应的句子,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5分) 13请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并说明理由。(4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释文中加点字。(3 分) 去: 决: 知: 6、列语句中的“汤”字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 赴汤蹈火 B 汤汤水水 C 固若金汤 D 香汤沐浴 7、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3 分) 8、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4 题。(18 分) 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中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 村已被夷为平地。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被埋在泥石流下 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 间。一个赤裸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去抱她出来, 她却死活不肯出来,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的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 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十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 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 的雕塑…… 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仍不肯走,指着刨开的泥坑, 又哭喊出了一声:“爸——”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 下,又刨出了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 一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女孩…… 9 如果让你当老师领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和你原有的学习经验,你觉 得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学习重点?请列出两条。(2 分) 10 请你展开想像,说说这对残疾父母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是什么?(3 分) 11 这两尊“雕塑”震撼人心,请你根据文意给它取个名字。(2 分) 12 找出与“小女孩仍不肯走”相呼应的句子,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5 分) 13 请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并说明理由。(4 分)
14文章读完了,重读一下会更有味道。如果让你诵读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 情来读?(2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21题。(20分)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 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 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 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 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 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 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 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 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5、解释词语的意思。(2分) 肃然起敬: 1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谁写的诗句,引用这两句诗的效果是什么?(3分) 17、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8、“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9、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那一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的表达方式?(4分) 20、“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指什么?(3分) 21、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标语。(不能摘录原文中的语句)(3分) 写作(50分) 2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有一只小毛驴长大了,妈妈让它去学本领。它先去学耕地,可是没有半天,就不愿干了 因为它觉得太累了。于是又去学驮米,哎呀,驮米也不省劲,干脆去学拉磨吧,同样费力
14 文章读完了,重读一下会更有味道。如果让你诵读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 情来读?(2 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5—21 题。(20 分)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 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 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 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 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 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 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 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 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5、解释词语的意思。(2 分) 肃然起敬: 1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谁写的诗句,引用这两句诗的效果是什么?(3 分) 17、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18、“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 分) 19、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那一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的表达方式?(4 分) 20、“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指什么? (3 分) 21、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标语。(不能摘录原文中的语句)(3 分) 三 写作(50 分) 2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 分) 有一只小毛驴长大了,妈妈让它去学本领。它先去学耕地,可是没有半天,就不愿干了, 因为它觉得太累了。于是又去学驮米,哎呀,驮米也不省劲,干脆去学拉磨吧,同样费力
不如去拉车,可车太重……结果,什么本领也没学成。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些什么? 要求: 1、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二)人教版 山西省襄汾县赵康中学邱跃峰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领略了不少名家笔下的人物风采,分享了名人的童年趣事 也一起欣赏了中外的许多著名的建筑,结交了许多动物朋友,感受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 变迁,那么,你是否想知道,自己能否学以致用呢?请随我来吧 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2分) 他虽然很瘦,但精神抖擞( ),目光深sui( ),没有一点 颓唐( )的样子。我顿时感到困 jiong )不安起来。 2根据要求,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 ,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韦应物) (2)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岑参) (3)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杳杳钟声晚。(《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5)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学作品创作贵在创新求变,不应过分迷信古人 正如《论诗》中所说“ 3、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仿照例句再写个句子。(3分) 例句:参天大树固然顶天立地,但是,却取代不了小草的清葱漫野 仿句: 4、请你将以下句子按要求扩展成一段完整的文字。(3分) 铃声响过,监考老师拿着考卷进入教室,我(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理描写) 5、如果你现在看到有人正捕食野生动物—一青蛙,你应该如何去劝阻?(3分)
不如去拉车,可车太重……结果,什么本领也没学成。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些什么? 要求: 1、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2、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二)人教版 山西省襄汾县赵康中学 邱跃峰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领略了不少名家笔下的人物风采,分享了名人的童年趣事, 也一起欣赏了中外的许多著名的建筑,结交了许多动物朋友,感受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 变迁,那么,你是否想知道,自己能否学以致用呢?请随我来吧!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 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2 分) 他虽然很瘦,但精神抖擞.( ),目光深 suì( ),没有一点 颓.唐( )的样子。我顿时感到困 jiǒng( )不安起来。 2 根据要求,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韦应物)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4)_________________,杳杳钟声晚。(《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5)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学作品创作贵在创新求变,不应过分迷信古人, 正如《论诗》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仿照例句再写个句子。(3 分) 例句:参天大树固然顶天立地,但是,却取代不了小草的清葱漫野。 仿句: 。 4、请你将以下句子按要求扩展成一段完整的文字。(3 分) 铃声响过,监考老师拿着考卷进入教室,我(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现在看到有人正捕食野生动物——青蛙,你应该如何去劝阻?(3 分)
6、名著阅读(3分)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瞧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 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这段内容选自世界名著 ,作者是 作品中的主人公 就是作者的乳名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7--13题,(15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 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木兰诗》选自宋代 编的 一书。这首诗是 时期北方的 首乐府民歌。(3分 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2分)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意思是 9.翻译划横线的句子.(3分) 10.文中运用“开”、“坐”、“脱”、“著”、“理”、“帖”词语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17题、(18分) 1912年1月16日这二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二 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 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 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 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緊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 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 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 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已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 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梖把它看倣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自:以阿蒙森为首 的挪威人己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杄,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 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 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丛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 竟在极短的时间之 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3 分)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瞧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 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这段内容选自世界名著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 ,作品中的主人公 就是作者的乳名.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 阅读文言文,完成 7---13 题.(15 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 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木兰诗》选自宋代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一书。这首诗是________时期北方的 一首乐府民歌。(3分) 8.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2分)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_____通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9.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3分) 10. 文中运用“开”、“坐”、“脱”、“著”、“理”、“帖”词语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1. 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二)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12--17 题.(18 分) 1912 年 1 月 16 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 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 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 14 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 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 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 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 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 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做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 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 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 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 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