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活性污泥工艺也一样 42.问:我厂工业污水,印染和化工。现生化池污泥只有1。2g/L 镜检没有发现原生和后生动物,出水不达标,一个星期大流量回流污 泥,还是没变化。SⅥⅠ和SV%都很高,但是看不到丝状菌。请问该采 取什么措施? 答:估计污泥已中毒受损,加大回流量是不对的。应该增加排泥 量,并移植先前没受损时排出的剩余污泥或其它厂的污泥。 43.问:一个工业园需要建设30000吨/天的污水处理厂,现有家 公司提出“硅藻精土+生化”处理工艺。以前也曾看到关于这种技术 的介绍,但是说法相差很大,不知道该相信谁?请发表看法。 答:硅藻精土用在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很好,运行费用也很低,工业 废水处理要慎重 44.问:UASB法在国内应用了很多,但运行的效果也大不相同。究 其原因,我想是几个方面:三相分离器;布水系统;保温措施。在此 我有些疑问:(1)采用UASB法时,三相分离器是根据特定污水 设计的吗?我见国内有很多专门生产三相分离器的,而u法使用较多 是在工业废水方面,不同的工业废水性质不一样是否会影响三相分离 器的正常使用?(2)三相分离器是底部进水,布水容易堵塞, 不知道运行的好的u法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3)厌氧反应 在35℃时比较好,u池的保温是如何做到的?尤其是采用钢结构的池 体时。u池产生的沼气如何使用?如果u池内的温度达不到要求,考
的活性污泥工艺也一样。 42.问:我厂工业污水,印染和化工。现生化池污泥只有 1。2g/L。 镜检没有发现原生和后生动物,出水不达标,一个星期大流量回流污 泥,还是没变化。SVI 和 SV%都很高,但是看不到丝状菌。请问该采 取什么措施? 答: 估计污泥已中毒受损,加大回流量是不对的。应该增加排泥 量,并移植先前没受损时排出的剩余污泥或其它厂的污泥。 43.问:一个工业园需要建设 30000 吨/天的污水处理厂,现有家 公司提出“硅藻精土+生化”处理工艺。以前也曾看到关于这种技术 的介绍,但是说法相差很大,不知道该相信谁?请发表看法。 答:硅藻精土用在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很好,运行费用也很低,工业 废水处理要慎重。 44.问:UASB 法在国内应用了很多,但运行的效果也大不相同。究 其原因,我想是几个方面:三相分离器;布水系统;保温措施。在此 我有些疑问: (1)采用 UASB 法时,三相分离器是根据特定污水 设计的吗?我见国内有很多专门生产三相分离器的,而 u 法使用较多 是在工业废水方面,不同的工业废水性质不一样是否会影响三相分离 器的正常使用? (2) 三相分离器是底部进水,布水容易堵塞, 不知道运行的好的 u 法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3)厌氧反应 在 35℃时比较好,u 池的保温是如何做到的?尤其是采用钢结构的池 体时。u 池产生的沼气如何使用?如果 u 池内的温度达不到要求,考
虑加热时应采用何措施呢? 答:三相分离器一般不会根据特定污水来设计,只考虑其结构对三 相分离的效果。布水系统堵塞问题是多孔式布水方式必然存在的问 题,工艺上可采用反冲或气冲的方法解决,至于池体的保温一般不需 做特别的措施,只需控制进水温度即可,如进水温度过低,可在进水 管线上加装汽水混合器,利用蒸汽加热至合适温度。不过在高效厌氧 反应器中,我不看好U池,因为相对EGSB和IC来说处理效果较差, 对已建的UASB,如果处理效果不好,建议作些改造,如增设内回流 管或后面增加沉淀池 45.问:UASB的HRT要求较长,水力负荷太大,跑泥特别严重, 长时间的内回流出水带泥较多,反而不利颗粒污泥的形成。不知你如 何看? 答:设置内回流会加剧跑泥的说法不妥,这是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的, 就是提高剪切力,当然颗料污泥形成的条件和U池的处理效率提高还 有其它很多因素。 46.问:我厂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处理污水,BD在350mg/L左右,处 理后剩余污泥特别多,是怎么回事?跟运行周期有没有关系 答:先可试一样,即在不影响泥水分离的前提下,减少C阶段的时 间,把减少的时间加给B阶段,如果还不行再采取下一步措施。如果 已设置D阶段,也可取消D阶段,把D的时间给B,C时间不变。 47.问:我们用的是卡鲁塞尔2000的氧化沟,出水口的溶解氧一般
虑加热时应采用何措施呢? 答:三相分离器一般不会根据特定污水来设计,只考虑其结构对三 相分离的效果。布水系统堵塞问题是多孔式布水方式必然存在的问 题,工艺上可采用反冲或气冲的方法解决,至于池体的保温一般不需 做特别的措施,只需控制进水温度即可,如进水温度过低,可在进水 管线上加装汽水混合器,利用蒸汽加热至合适温度。不过在高效厌氧 反应器中,我不看好 U 池,因为相对 EGSB 和 IC 来说处理效果较差, 对已建的 UASB,如果处理效果不好,建议作些改造,如增设内回流 管或后面增加沉淀池。 45.问: UASB 的 HRT 要求较长,水力负荷太大,跑泥特别严重, 长时间的内回流出水带泥较多,反而不利颗粒污泥的形成。不知你如 何看? 答:设置内回流会加剧跑泥的说法不妥,这是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的, 就是提高剪切力,当然颗料污泥形成的条件和 U 池的处理效率提高还 有其它很多因素。 46.问:我厂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处理污水,BOD 在 350mg/L 左右,处 理后剩余污泥特别多,是怎么回事?跟运行周期有没有关系? 答: 先可试一样,即在不影响泥水分离的前提下,减少 C 阶段的时 间,把减少的时间加给 B 阶段,如果还不行再采取下一步措施。如果 已设置 D 阶段,也可取消 D 阶段,把 D 的时间给 B,C 时间不变。 47.问:我们用的是卡鲁塞尔 2000 的氧化沟,出水口的溶解氧一般
控制在2mg/L左右,最高值控制在3。0mg/L,进水的水量为3万每 沟每天,进水的BOD有时候较低,平均值在50mg/L,氧化沟的有效 容积为14750m3,MLSS一般控制在3000mg/L,由此得出的F/M为0。 0339(不知此值对否),如果此值正确,那么污泥负荷也太低了吧? 污泥龄一般控制在15天左右,SV30为15,SⅥI为50左右,不知该 如何进行工艺的调整,来缓解跑泥的现象? 答:据我判断污泥已老化了。应对措施:增加排泥量,减少供氧量; 如果沟里设置水下推进器,可间断运行 48.问:水解酸化在废水处理中是一个很难说清的处理工艺,对于 COD来讲,有的去除率很低,有的去除率比较高,我设计的一个化工 废水项目,水解酸化∞OD的去除率高达40~50%,但需少量曝气。 我设计的印染废水处理中水解酸化COD去除率一般在15~20%左右, 但色度的去除率很高。水解酸化对P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象资料上 讲的那么高,PH在6~10之间均有效果,但在8左右效果应该比较 好。 答:你说的化工废水水解酸化CD去除率可达40~50%,而且需少 量曝气,这问题是特例,不能说明就是酸化的实际效果,因为去除的 大多是无机性COD,是在曝气条件下被氧化的(因为有少量的曝气), 如果不曝气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 49.问:UASB按照三相分离器的原里和作用,是不应该有污泥回流 的,但由此而来产生如下问题:(1)UASB反应器跑泥时如何补充污
控制在 2mg/L 左右,最高值控制在 3。0 mg/L,进水的水量为 3 万每 沟每天,进水的 BOD 有时候较低,平均值在 50 mg/L,氧化沟的有效 容积为 14750m3,MLSS 一般控制在 3000 mg/L,由此得出的 F/M 为 0。 0339(不知此值对否),如果此值正确,那么污泥负荷也太低了吧? 污泥龄一般控制在 15 天左右,SV30 为 15,SVI 为 50 左右,不知该 如何进行工艺的调整,来缓解跑泥的现象? 答:据我判断污泥已老化了。应对措施:增加排泥量,减少供氧量; 如果沟里设置水下推进器,可间断运行。 48.问:水解酸化在废水处理中是一个很难说清的处理工艺,对于 COD 来讲,有的去除率很低,有的去除率比较高,我设计的一个化工 废水项目,水解酸化 COD 的去除率高达 40~50%,但需少量曝气。 我设计的印染废水处理中水解酸化 COD 去除率一般在15~20%左右, 但色度的去除率很高。水解酸化对 PH 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象资料上 讲的那么高,PH 在 6~10 之间均有效果,但在 8 左右效果应该比较 好。 答:你说的化工废水水解酸化 COD 去除率可达 40~50%,而且需少 量曝气,这问题是特例,不能说明就是酸化的实际效果,因为去除的 大多是无机性 COD,是在曝气条件下被氧化的(因为有少量的曝气), 如果不曝气 COD 去除率会明显下降。 49.问:UASB 按照三相分离器的原里和作用,是不应该有污泥回流 的,但由此而来产生如下问题:(1)UASB 反应器跑泥时如何补充污
泥?(2)UASB反应器受冲击时引起污泥浓度波动,如何尽快使其恢 复平稳?(3)在排出UASB反应器中无机化的污泥时,如何尽快使其 恢复到所需的污泥浓度? 答:U池如果污泥流失,即使污泥能回流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污 泥回流的同时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也会相应增加,回流量大污泥流失量 也大,所以U池大多数是没有污泥回流的。我说的大多数没有也就是 说有的U池还是有污泥回流的,因为在U池后又增设了沉淀池,但这 样的工艺不多,如果这样还不如用EGSB或IC更好。据我所知,U池 主要还是以絮状污泥为主的,加之反应器不高,所以上升流速不能太 快,污泥保有量不多,容积负荷上不去。虽然典型的U池没有污泥回 流,但出水还是能回流的 50.问:UASB之所以污染物去除效率高,主要是颗粒污泥的作用, 而你却说是絮凝污泥,这是怎么会事? 答:我没有说U池没有颗粒污泥,只是说是以絮状污泥为主,因为 绝大多数UASB都是这样,这也是U池容积负荷低的原因(相对EGSB 和IC而言),至于为何U池不能象IC一样基本上都是颗粒污泥,且 颗粒污泥粒径小、质量高,这就涉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和条件,这 方面我就不展开了,但可以说明一点,反应器上升流速是重要的条件 之一,UASB不能完全满足这方面要求 51.问:要控制UASB污泥的流失是否可采用在上部增加一回流管, 控制其回流比,形成内循环?
泥?(2)UASB 反应器受冲击时引起污泥浓度波动,如何尽快使其恢 复平稳?(3)在排出 UASB 反应器中无机化的污泥时,如何尽快使其 恢复到所需的污泥浓度? 答:U 池如果污泥流失,即使污泥能回流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污 泥回流的同时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也会相应增加,回流量大污泥流失量 也大,所以 U 池大多数是没有污泥回流的。我说的大多数没有也就是 说有的 U 池还是有污泥回流的,因为在 U 池后又增设了沉淀池,但这 样的工艺不多,如果这样还不如用 EGSB 或 IC 更好。据我所知,U 池 主要还是以絮状污泥为主的,加之反应器不高,所以上升流速不能太 快,污泥保有量不多,容积负荷上不去。虽然典型的 U 池没有污泥回 流,但出水还是能回流的。 50.问: UASB 之所以污染物去除效率高,主要是颗粒污泥的作用, 而你却说是絮凝污泥,这是怎么会事? 答:我没有说 U 池没有颗粒污泥,只是说是以絮状污泥为主,因为 绝大多数 UASB 都是这样,这也是 U 池容积负荷低的原因(相对 EGSB 和 IC 而言),至于为何 U 池不能象 IC 一样基本上都是颗粒污泥,且 颗粒污泥粒径小、质量高,这就涉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和条件,这 方面我就不展开了,但可以说明一点,反应器上升流速是重要的条件 之一,UASB 不能完全满足这方面要求。 51.问:要控制 UASB 污泥的流失是否可采用在上部增加一回流管, 控制其回流比,形成内循环?
答:很好的建议!不过这样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 使颗粒污泥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污泥保有量增加 52.问:UASB池内增加回流管但会不会影响水的上升流速呢? 答:会的,循环区的上升流速会加快,这也是设置循环的目的,虽 然在初期还不能避免反应器污泥外溢,但可使泥水充分混和,也有利 于污泥造粒,使污泥保有量增加,一定时间后就可显示出效果。 53.问εUASB池增加内回流管,水的上升流速提高,会不会给三 相分离器带来副作用?答:因为是从三相分离器的下部向底部回 流,所以我认为不会影响三相分离器的上升流速 54.问:可是UASB池不设内回流时,如果排泥时泥排多了如何办? 答:因为污泥不外流的,所以也不存在你说的问题。如果另设沉淀池, 污泥就要回流,但回流量的大小也只能反映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周转 速率或循环速率,也与系统内的污泥量无关,也就是说如果U池不排 泥,无论污泥回流量是大是小,系统内的污泥量不会影响(不考虑污 泥增长的因素情况下)。 55.问:如果UASB排泥时控制不当,造成污泥流失怎么办?如何恰 当控制污泥排泥? 答:这是运行管理方面的事了,如同好氧活性污泥工艺有“三相平 衡”的调节一样,各类厌氧装置的各项运行参数也要根据运行状况来 控制的,如泥、水二相平衡的调节,使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控制在一个
答:很好的建议!不过这样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 使颗粒污泥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污泥保有量增加。 52.问: UASB 池内增加回流管但会不会影响水的上升流速呢? 答:会的, 循环区的上升流速会加快,这也是设置循环的目的,虽 然在初期还不能避免反应器污泥外溢,但可使泥水充分混和,也有利 于污泥造粒,使污泥保有量增加,一定时间后就可显示出效果。 53.问: UASB 池增加内回流管,水的上升流速提高,会不会给三 相分离器带来副作用? 答: 因为是从三相分离器的下部向底部回 流,所以我认为不会影响三相分离器的上升流速。 54.问:可是 UASB 池不设内回流时,如果排泥时泥排多了如何办? 答:因为污泥不外流的,所以也不存在你说的问题。如果另设沉淀池, 污泥就要回流,但回流量的大小也只能反映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周转 速率或循环速率,也与系统内的污泥量无关,也就是说如果 U 池不排 泥,无论污泥回流量是大是小,系统内的污泥量不会影响(不考虑污 泥增长的因素情况下)。 55.问:如果 UASB 排泥时控制不当,造成污泥流失怎么办?如何恰 当控制污泥排泥? 答: 这是运行管理方面的事了,如同好氧活性污泥工艺有“三相平 衡”的调节一样,各类厌氧装置的各项运行参数也要根据运行状况来 控制的,如泥、水二相平衡的调节,使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控制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