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范围。容积负荷是通过排泥量来控制的(这里指污泥所占的容 积),也受限于废水水量和浓度。当废水量增加或废水浓度增加时, 为了保持负荷平衡,就要少排泥或不排泥,提高系统的污泥量,反之 则多排泥以减少系统污泥量。此外还要考虑很多受限因素,如:系统 的污泥量过多,虽然可降低容积负荷,但会使污泥的膨胀度增高,影 响泥水分离;排泥量太多,则会造成容积负荷过高,使 VFA/ALK的比 值升高,影响处理效果。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凑法来确定的, 有些方面则靠经验 56.问:我们做了一个工艺,也用到UASB,并且UASB设了出水回流, 由于进水量非常小,一天就10几吨水,所以污泥投加到UASB后,污 泥悬浮不起来,运行了一个多月污泥都是沉在池底的,而且好像回流 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污泥就是沉在池底一米多的位置,后来换了一台 循环泵,想加大回流量,可是刚换泵后面的出水就变黑了,我觉得可 能是把池底的污泥冲起来了,这样下去会不会把所有的污泥都冲走 呢?是不是循环泵的流量太大,把污泥都打碎了呢?答:污泥已经 无机化了,虽然还不知道你们的UASB池容积多大,但已能推测到容 积负荷已小到无法维持的范围了 57.问:UASB中污泥培养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条件,我所知 道的,调试阶段进水一般要求cod在5000mg几L以下,还有pH值一般 要求在7一8,营养物质N、P等,还要注意那些问题呢?在调节池里 为了使进水均匀曝气是不是对UASB有影响呢?UASB池中上面的水应
合适的范围。容积负荷是通过排泥量来控制的(这里指污泥所占的容 积),也受限于废水水量和浓度。当废水量增加或废水浓度增加时, 为了保持负荷平衡,就要少排泥或不排泥,提高系统的污泥量,反之 则多排泥以减少系统污泥量。此外还要考虑很多受限因素,如:系统 的污泥量过多,虽然可降低容积负荷,但会使污泥的膨胀度增高,影 响泥水分离;排泥量太多,则会造成容积负荷过高,使 VFA/ALK 的比 值升高,影响处理效果。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凑法来确定的, 有些方面则靠经验。 56.问:我们做了一个工艺,也用到 UASB,并且 UASB 设了出水回流, 由于进水量非常小,一天就 10 几吨水,所以污泥投加到 UASB 后,污 泥悬浮不起来,运行了一个多月污泥都是沉在池底的,而且好像回流 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污泥就是沉在池底一米多的位置,后来换了一台 循环泵,想加大回流量,可是刚换泵后面的出水就变黑了,我觉得可 能是把池底的污泥冲起来了,这样下去会不会把所有的污泥都冲走 呢?是不是循环泵的流量太大,把污泥都打碎了呢? 答:污泥已经 无机化了,虽然还不知道你们的 UASB 池容积多大,但已能推测到容 积负荷已小到无法维持的范围了。 57. 问:UASB 中污泥培养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条件,我所知 道的,调试阶段进水一般要求 cod 在 5000mg/L 以下,还有 pH 值一般 要求在 7-8,营养物质 N、P 等,还要注意那些问题呢?在调节池里 为了使进水均匀曝气是不是对UASB 有影响呢?UASB 池中上面的水应
该是清的还是黑的呢?答:这些问题一言难尽的,可参考相关资料。 但有二点可说明一下:调试起始容积负荷不能高,要逐步提高,不能 光从COD来控制;调节池少量曝气没影响的,这点氧对厌氧反应装置 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问:我厂用A_0法处理含有氨氮的污水,以前运行正常,最近 经常在回流沉淀池岀现污泥厌氧反硝化,引起污泥上浮现象,污泥流 失,影响出水水质。如何解剖?答:解决办法:(1)控制好反硝化 条件,尽可能去除硝酸氮;(2)增加沉淀池的出泥量,以降低沉淀池 的污泥层高度,使污泥在泥层的停留时间减少,可防止污泥缺氧;(3) 条件允许的话(不影响缺氧区的缺氧环境)尽可能增加好氧区的溶解 氧,使进入沉淀池的污泥不缺氧。上述第一条是为了使进入沉淀池的 硝酸氮大大减少,不会发生严重的反硝化,后二条措施是即使有大量 硝酸氮进沉淀池,但由于不缺氧也就不易发生反硝化 59.问:目前我厂处理规模为4万吨/日,有两个浓缩池,设计污泥 量为5600kgDS/d,污泥负荷为50kgDS/m2·d。但因施工造成两个池 的进泥和出泥不平衡且极不容易调整。经常造成一池污泥过多发生厌 氧并导致浓缩机负荷过高烧坏电机。前段时间,在一个浓缩池故障 不能及时排除的情况下,采用单池运行,污泥量在4000kgDS/d左右, 污泥负荷为6 IkgDS/mn2·d。在此负荷下运行,该池没有出现因负荷
该是清的还是黑的呢? 答:这些问题一言难尽的,可参考相关资料。 但有二点可说明一下:调试起始容积负荷不能高,要逐步提高,不能 光从 COD 来控制;调节池少量曝气没影响的,这点氧对厌氧反应装置 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8.问:我厂用 A-O 法处理含有氨氮的污水,以前运行正常,最近 经常在回流沉淀池出现污泥厌氧反硝化,引起污泥上浮现象,污泥流 失,影响出水水质。如何解剖? 答: 解决办法:(1)控制好反硝化 条件,尽可能去除硝酸氮;(2)增加沉淀池的出泥量,以降低沉淀池 的污泥层高度,使污泥在泥层的停留时间减少,可防止污泥缺氧;(3) 条件允许的话(不影响缺氧区的缺氧环境)尽可能增加好氧区的溶解 氧,使进入沉淀池的污泥不缺氧。上述第一条是为了使进入沉淀池的 硝酸氮大大减少,不会发生严重的反硝化,后二条措施是即使有大量 硝酸氮进沉淀池,但由于不缺氧也就不易发生反硝化。 59.问:目前我厂处理规模为 4 万吨/日,有两个浓缩池,设计污泥 量为 5600kgDS/d,污泥负荷为 50kgDS/m2·d。但因施工造成两个池 的进泥和出泥不平衡且极不容易调整。经常造成一池污泥过多发生厌 氧并导致浓缩机负荷过高烧坏电机。 前段时间,在一个浓缩池故障 不能及时排除的情况下,采用单池运行,污泥量在 4000kgDS/d 左右, 污泥负荷为 61kgDS/m2·d。在此负荷下运行,该池没有出现因负荷
过高而导致浓缩机故障。单池运行比双池运行管理简单且出泥稳定。 试问,浓缩池的最高负荷可达多少。最佳的范围又是多少?答:是 管理不当造成的,二池的进泥量可以通过进泥阀调节的,如果象你所 说的因施工问题二池进泥量不能调节,那浓缩池的出泥量总可以调节 吧,进泥量大,又不能关小,就要增加出泥量,把出泥调节闸门开大, 使池内污泥层下降,这样可减少浓缩污泥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以防污 泥发酵。浓缩池还可以交替运行,运行管理中的调节手段是多方面的。 至于浓缩池的负荷等与污泥含水率、性质等有关,各厂的情况都不同 的 60.问:MSS可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吗?答:MSS只是很粗略 地表示污泥中微生物量的多少,当然不能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因为 MLSS包括固定固体和挥发固体二类,固定固体是无机物,挥发固体 是有机物+微生物,如果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一些溶解性的有机物 和部分游离细菌就流失了 61.问:我们这里有个刚开始调试的处理站,采用SBR工艺,调了两 个星期有点效果的时候,水量变小了,现在眼看着微生物慢慢变少, 该怎么办?答:减少曝气期时间,相应增加沉淀期或闲置期时间。 62.问:我们做的一个工程只有处理10吨的生活废水,原来膜生
过高而导致浓缩机故障。单池运行比双池运行管理简单且出泥稳定。 试问,浓缩池的最高负荷可达多少。最佳的范围又是多少? 答: 是 管理不当造成的,二池的进泥量可以通过进泥阀调节的,如果象你所 说的因施工问题二池进泥量不能调节,那浓缩池的出泥量总可以调节 吧,进泥量大,又不能关小,就要增加出泥量,把出泥调节闸门开大, 使池内污泥层下降,这样可减少浓缩污泥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以防污 泥发酵。浓缩池还可以交替运行,运行管理中的调节手段是多方面的。 至于浓缩池的负荷等与污泥含水率、性质等有关,各厂的情况都不同 的。 60.问:MLSS 可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吗? 答:MLSS 只是很粗略 地表示污泥中微生物量的多少,当然不能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因为 MLSS 包括固定固体和挥发固体二类,固定固体是无机物,挥发固体 是有机物+微生物,如果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一些溶解性的有机物 和部分游离细菌就流失了。 61.问:我们这里有个刚开始调试的处理站,采用 SBR 工艺,调了两 个星期有点效果的时候,水量变小了,现在眼看着微生物慢慢变少, 该怎么办? 答: 减少曝气期时间,相应增加沉淀期或闲置期时间。 62.问:我们做的一个工程只有处理10吨的生活废水,原来膜生
长的情况非常的好,处理效果也非常的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膜全 部脱落了,而且现在膜不能再生成,填料上生有一些象红豆一样大小 的微生物团。把它撵开是很多的条状的细菌,现在都快一个多星期了, 没有任何的改善,想请帮助一下!答:排除pH或有毒物质冲击的因 素外,可能是曝气时间过长、负荷过低造成。建议减少曝气量,或采 用间断曝气试一段时间,此外还要控制好营养比。 63.问:因为天气比较炎热,水中D0本来就低,大概在3mg/1以 下,但由于在沉淀池中有污泥上浮发生,如果通过降低曝气量来控制 的话,会不会影响出水水质?如果可以应该控制D0?答:减少曝气 量的措施是不妥的,污泥上浮不是曝气量过大造成的,即使曝气量大, 大量气泡完全可以在曝气池出水槽和沉淀池进水口前释放掉的。这种 情况下减亼曝气量会使沉淀池内污泥缺氧而发生反硝化甚至厌氧,加 剧污泥上浮。正确办法是增加沉淀池岀泥量(降低污泥层高度),使 污泥在泥层的停留时间减少,防止或减缓反硝化的发生,污泥层降低 也有利于泥水分离。天气热曝气池出水端D0还是稍高些好,3mg/L 是正常的 64.问:我现在正在做一个污水处理方案的改进项目,该工艺进水 COD约为10000pH=4。4,水量100吨/天。该厂经过气浮-三级接触 氧化-沉淀处理后COD约为700800,p=6。7 请问在原有 工艺上如何改进,使出水COD达到500以下(三级排放标准)。答:
长的情况非常的好,处理效果也非常的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膜全 部脱落了,而且现在膜不能再生成,填料上生有一些象红豆一样大小 的微生物团。把它撵开是很多的条状的细菌,现在都快一个多星期了, 没有任何的改善,想请帮助一下! 答:排除 pH 或有毒物质冲击的因 素外,可能是曝气时间过长、负荷过低造成。建议减少曝气量,或采 用间断曝气试一段时间,此外还要控制好营养比。 63.问:因为天气比较炎热,水中 DO 本来就低,大概在3mg/l 以 下,但由于在沉淀池中有污泥上浮发生,如果通过降低曝气量来控制 的话,会不会影响出水水质?如果可以应该控制 DO? 答:减少曝气 量的措施是不妥的,污泥上浮不是曝气量过大造成的,即使曝气量大, 大量气泡完全可以在曝气池出水槽和沉淀池进水口前释放掉的。这种 情况下减少曝气量会使沉淀池内污泥缺氧而发生反硝化甚至厌氧,加 剧污泥上浮。正确办法是增加沉淀池出泥量(降低污泥层高度),使 污泥在泥层的停留时间减少,防止或减缓反硝化的发生,污泥层降低 也有利于泥水分离。天气热曝气池出水端 DO 还是稍高些好,3mg/L 是正常的。 64.问:我现在正在做一个污水处理方案的改进项目,该工艺进水 COD 约为 10000,pH=4。4,水量 100 吨/天。该厂经过气浮-三级接触 氧化-沉淀处理后 COD 约为 700~800,pH=6。7。 请问在原有 工艺上如何改进,使出水 COD 达到 500 以下(三级排放标准)。 答:
这类废水虽然浓度很高,采用气浮加好氧工艺还是可以的,并不是任 何高浓度水都要用厌氧。检査一下运行管理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改造, 在不影响现有工艺的情况下,在技术上采取一些措施完全可能达标 的 65.问:用厌氧罐对畜粪厌氧高温发酵20天了还不产气,而且PH 时升时降,请帮助分析一下。答:VFA过高,还没完全进入碱性发 酵阶段,在没有产气前不能排上清液或泥,否则会引起负压。 66.问:看到有的工艺(如SBR法)讲到其因为没有污泥回流而解 决了污泥膨胀问题,就感到疑惑了,你是如何看的?答:SBR工艺 没有污泥回流就没有污泥膨胀的说法不妥,我知道有的资料这样说 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67.问:化工废水处理装置,水解加接触氧化工艺,氧化池溶解氧为 零,我算了一下,COD去除量为420公斤每天,供气量大约为7。5 立方每分钟,按70立方去1公斤BOD计算,处理能力应该为150公 斤每天,这样理论供风与实际相差较大,是否会供气过少而进入兼氧 状态(汽水比为30比1)?答:不说废水的浓度和水质等情况,首 先用气水比来衡量就不妥,膜法与泥法是不同的,同样的气水比,还 要看曝气器的氧利用率,如果用穿孔管曝气氧的利用率就很低,如果 用微孔曝气,则氧利用率可提高数倍,所以要进行综合分析的。但不
这类废水虽然浓度很高,采用气浮加好氧工艺还是可以的,并不是任 何高浓度水都要用厌氧。检查一下运行管理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改造, 在不影响现有工艺的情况下,在技术上采取一些措施完全可能达标 的。 65.问:用厌氧罐对畜粪厌氧高温发酵 20 天了还不产气,而且 PH 时升时降,请帮助分析一下。 答:VFA 过高,还没完全进入碱性发 酵阶段,在没有产气前不能排上清液或泥,否则会引起负压。 66.问:看到有的工艺(如 SBR 法)讲到其因为没有污泥回流而解 决了污泥膨胀问题,就感到疑惑了,你是如何看的? 答:SBR 工艺 没有污泥回流就没有污泥膨胀的说法不妥,我知道有的资料这样说 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67.问:化工废水处理装置,水解加接触氧化工艺,氧化池溶解氧为 零,我算了一下,COD 去除量为 420 公斤每天,供气量大约为 7。5 立方每分钟,按 70 立方去 1 公斤 BOD 计算,处理能力应该为 150 公 斤每天,这样理论供风与实际相差较大,是否会供气过少而进入兼氧 状态(汽水比为 30 比 1)? 答:不说废水的浓度和水质等情况,首 先用气水比来衡量就不妥,膜法与泥法是不同的,同样的气水比,还 要看曝气器的氧利用率,如果用穿孔管曝气氧的利用率就很低,如果 用微孔曝气,则氧利用率可提高数倍,所以要进行综合分析的。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