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一语文试题 2004年11月 命题人:张立成审稿人:潘克勤陆文跃姚芙梅曹介良 题号 (二)(三) 积累运用(共27分) 得分评卷人](一)积累(共13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格里。(2 分) 每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时,我思绪万干: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气势 pang bo的黄河,幅员辽阔的土地,蜿蜒盘旋的长城…此时此刻让我实实在在 地感受到了中国国歌是世界上最雄壮最 liao liang的歌声。 2、根据句意和提示默写。(共8分) (1)写出苏轼《浣溪沙》中的最后两句:_。_。(2)写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中你最喜欢的两个诗句: (3)成功是明艳的鲜花,可成功的背后却是_,。(冰心的《成功的花》) (4)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_。 3、名著阅读(3分) 用最简要的语言,叙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小主人翁“历险”的一个小故 事。 得分评卷人(二)运用(9分)
常州市 2004—200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一语文试题 2004 年 11 月 命题人:张立成审稿人:潘克勤 陆文跃 姚芙梅 曹介良 一、积累运用(共 27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 13 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格里。(2 分) 每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时,我思绪万千: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气势 páng bó的黄河,幅员辽阔的土地,蜿蜒盘旋的长城……此时此刻让我实实在在 地感受到了中国国歌是世界上最雄壮最 liáo liàng 的歌声。 2、根据句意和提示默写。(共 8 分) (1)写出苏轼《浣溪沙》中的最后两句: 。 。(2)写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中你最喜欢的两个诗句: , 。 (3)成功是明艳的鲜花,可成功的背后却是 , 。(冰心的《成功的花》) (4)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 。 3、名著阅读(3 分) 用最简要的语言,叙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小主人翁“历险”的一个小故 事。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9 分) 题号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得分
仔细阅读下面的语段,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 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3)调位号 人们都知道,鸡、猫、狗等动物和人身上都是热气腾腾的,蛇身上却是冷冰冰的。 前者叫“变温动物”,后者叫“恒温动物”。恒温动物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就 要消费体内的能量物质来惟持。拿重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只要猪毎大消 耗150份重量的能源物质,那么,蛇只要一份就够了, 、王刚同学把从刘亮同学那儿借来的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破了,假如你是王刚, 在还书时该怎么说才显得文明、得体,请写在下面:(3分) 6、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讲究形式相对,意蕴隽永 试为下面一则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是:山清水秀风光好下联是 得分评卷人」(三)综合性学习(5分) 7、打开文学之门,会发现有许多可供欣赏研究的文学名家或文学专题,请针对 其中的一位名家或一个专题设计一份以“走进”为题的语文课外活动方案,活 动内容不少于三项。 二、阅读理解(共43分) 得分评卷人」(-)阅读《社戏》的几个片段,完成8-12题。(17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 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稿,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岀 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 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 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4、仔细阅读下面的语段,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 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4 分) (1)换用号:(2)增补号: (3) 删除号: (5)调位号: 人们都知道,鸡、猫、狗等动物和人身上都是热气腾腾的,蛇身上却是冷冰冰的。 前者叫“变温动物”,后者叫“恒温动物”。恒温动物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就 要消费体内的能量物质来惟持。拿重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只要猪每大消 耗150份重量的能源物质,那么,蛇只要一份就够了。 5、王刚同学把从刘亮同学那儿借来的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破了,假如你是王刚, 在还书时该怎么说才显得文明、得体,请写在下面:(3 分) 6、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讲究形式相对,意蕴隽永, 试为下面一则上联对出下联:(2 分) 上联是:山清水秀风光好 下联是: 得分 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5 分) 7、打开文学之门,会发现有许多可供欣赏研究的文学名家或文学专题,请针对 其中的一位名家或一个专题设计一份以“走进 ”为题的语文课外活动方案,活 动内容不少于三项。 二、阅读理解 (共 43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社戏》的几个片段,完成 8—12 题。(17 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 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稿,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 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 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 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淸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 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邛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 8、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内容。(答题不超出方格限定的字数)(3分 9、根据上文有关描写,说出“白篷航船”航行的起迄点,推算出它们之间的距 离并说出推算的理由。(4分) 0、根据描写景物的不同角度,试从上文中按下面要求摘录出有关语句:(3分) 从视觉方面写 从听觉方面写 从嗅觉方面写 11、上文中,“我”的心情不断发生着变化,请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使之能准确反映出这个变化的过程:(3分)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并依据自身经历说说你类似 的体验。 (4分)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母亲·我·狗》,完成13-16题。(14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 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 藻之香的夜气里。 8、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内容。(答题不超出方格限定的字数)(3 分) 9、根据上文有关描写,说出“白篷航船”航行的起迄点,推算出它们之间的距 离并说出推算的理由。(4 分) 10、根据描写景物的不同角度,试从上文中按下面要求摘录出有关语句:(3 分) 从视觉方面写 从听觉方面写 从嗅觉方面写 11、上文中,“我”的心情不断发生着变化,请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使之能准确反映出这个变化的过程:(3 分) ( )——( )——( )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并依据自身经历说说你类似 的体验。 (4 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母亲 · 我 · 狗 》,完成 13—16 题。(14 分)
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 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毎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 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学校要求上早学。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 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 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 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 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 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 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 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 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 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把 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作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 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 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 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 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 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 文》) 13、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 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 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学校要求上早学。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 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 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 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 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 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 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 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 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 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 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作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 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 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 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 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 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 文》) 13、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 分)
14、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 说明。 (3分) 15、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6、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得分评卷人」(三)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7-20题(1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 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 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 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鹤唳云端 (2)私拟作群鹤舞空:
14、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 说明。 (3 分) 15、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6、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 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 17—20 题(12 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 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 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 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⑴鹤唳云端: ⑵私拟作群鹤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