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复习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你推我搡(sang)猝(cu)然B.肇(zhdo)祸湍(tuan)急 C.锲而不舍(qi)校(xio)补D.气冲斗(dbu)牛赫(he)然 2.本单元课文以英雄为主题,为我们展现了许多的英雄形象,请填写。(4分) ①《沁园春·雪》抒发了作者 ②《采蒲台的苇》借苇来写 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刻画了鲁达 ④《“诺曼底”号遇难记》突现了哈尔威船长 3.下列词语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惟余莽莽:莽莽,指树林茂盛的样子。 B.只顾将来摆一桌:将来,以后。 C.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较量,谈论 D.气冲斗牛:斗牛,与牛相斗,形容气势很盛 4.口语交际:(2分) 有人说雅典奥运会冠军刘翔是英雄,有人说他不是英雄,你认为呢?请你说出令对方信服 的理由 综合性学习:(3分 七年级二班准备开展一次“认识英雄·学习英雄”的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下计划 原诗文填空:(3分) (1)《沁园春·雪》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起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2)《从军行》中运用对偶的诗句有 (3)醉里挑灯看剑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8.请写出下列水浒英雄的姓名。(2分) (1)豹子头一—()(2)及时雨——() (3)花和尚 )(4)青面兽——() 、阅读与理解(50分)
鄂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复习题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你推我搡(sǎng) 猝(cù)然 B.肇(zhào)祸 湍(tuān)急 C.锲而不舍(qì) 校(xiào)补 D.气冲斗(dòu)牛 赫(hè)然 2.本单元课文以英雄为主题,为我们展现了许多的英雄形象,请填写。(4 分) ①《沁园春·雪》抒发了作者 ②《采蒲台的苇》借苇来写 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刻画了鲁达 ④《“诺曼底”号遇难记》突现了哈尔威船长 3.下列词语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惟余莽莽:莽莽,指树林茂盛的样子。 B.只顾将来摆一桌:将来,以后。 C.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较量,谈论。 D.气冲斗牛:斗牛,与牛相斗,形容气势很盛。 4.口语交际:(2 分) 有人说雅典奥运会冠军刘翔是英雄,有人说他不是英雄,你认为呢?请你说出令对方信服 的理由。 5.综合性学习:(3 分) 七年级二班准备开展一次“认识英雄·学习英雄”的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下计划。 6.原诗文填空:(3 分) (1)《沁园春·雪》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 ; 起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 (2)《从军行》中运用对偶的诗句有 , 。 , 。 (3)醉里挑灯看剑,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这行云流水 ....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 ....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 8.请写出下列水浒英雄的姓名。(2 分) (1)豹子头——( ) (2)及时雨——( ) (3)花和尚——( ) (4)青面兽——( ) 二、阅读与理解(50 分)
(一)(13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 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 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 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 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目先生大无畏地在 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岀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 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土。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9.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2分) 10.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8个字。)(3分) ②
(一)(13 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 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 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 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 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 l 目先生大无畏地在 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 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9.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2 分) 10.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 8 个字。)(3 分) ① ② ③
11.“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 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用一成语作答)(2分) 12.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文字的内容。(2分) 13.这部分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这部分中的“说” 和“做”揭示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4分) (二)(14分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 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 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 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⑧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 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 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 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 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 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 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 的另一种勇气一—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 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晩 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11.“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 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用一成语作答)(2 分) 12.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文字的内容。(2 分) 13.这部分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 这部分中的“说” 和“做”揭示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4 分) (二)(14 分)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 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 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 却非常..明确而肯定 .....地答复“没有看到。” ⑧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 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 10 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 城。就相当于在 2688 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 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 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 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 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 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 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 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 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 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 丝亳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⑨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 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 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 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 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4.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惟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惟 (2)明确而肯定 15.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 (2分) 16.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17.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 后连贯。(3分) 18.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3分) (三)(23分 ①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 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岀门去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 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 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 离去 ②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 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 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 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⑨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 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 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 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 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4.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惟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 分) (1)惟一: (2)明确而肯定: 15.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 (2 分) 16.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 分) 17.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 后连贯。(3 分) 18.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3 分) (三)(23 分) ①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 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去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 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 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 离去。 ②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
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 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 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扣柴门,开 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 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 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士弹琴 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测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 与关、张怏怏而归。 ③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关羽 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 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 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 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 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 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④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 刚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门外等候,自 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前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 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A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 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 在屋外等候
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 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 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扣柴门,开 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 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 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士弹琴 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测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 与关、张怏怏而归。 ③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关羽、 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 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 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 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 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 “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④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 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门外等候,自 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前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 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A 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 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 在屋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