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 年级 九年课时 十总 六 七 计(比例)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 7-9% 课 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7-9% 程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20-22%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13-15% 门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6-8%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体育与健体育与键康10-1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9-11%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6-8% 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10-12% 周总课时数学年总课时 274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190 9522 每学年按35周上课计算 6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6 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 课 程 门 类 年级 九年课时总 计(比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7—9% 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 3—4%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7—9%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20—22%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13—15%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6—8%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 康 体育与健 康 体育与健康 10—11%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9—11%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6—8% 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10—12% 周 总 课 时 数 26 26 30 30 39 30 34 34 34 274 学 年 总 课 时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90 9522 每学年按35周上课计算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 性质及特点 必修课,每周平均3学时。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 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具有如下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 性、自主性 主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遵循原则 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恰当处理学 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 主题的关系;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 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7 综合实践活动课 • 性质及特点 必修课,每周平均3学时。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 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具有如下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 性、自主性 • 主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 遵循原则 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恰当处理学 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 主题的关系;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 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