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大气结构的与组成 第二节大气污染和污染物 第三节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转 化
第一节 大气结构的与组成 大气结构的与组成 第二节 大气污染和污染物 大气污染和污染物 第三节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转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转 化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一、大气圈的结构 >比较早的方法是将大气简单的分成低层大 气(低于50km)和高层大气。 >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 1.对流层 2.平流层 3.中间层 4.热层(电离层》
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一、大气圈的结构 Ø比较早的方法是将大气简单的分成低层大 气(低于50km)和高层大气。 Ø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 1.对流层 2.平流层 3.中间层 4.热层(电离层)
高度 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120 无线电通讯有 电离层 100 高层大气 重要作用。 气温初稳后升 热, 上冷下热 只因层中臭氧 60 高空对流 多; 40 平流层 树流旺盛近地面, 20 度术阿康適。 高度增来温度减, 对流层 只因热源是地面; 100 -50 50 00温度(℃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图2-1 大气的垂直分
对流层 平流层 对流旺盛近地面, 纬度不同厚度变; 高度增来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气温初稳后升 热, 只因层中臭氧 多; 水平流动天气 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上冷下热 高空对流 电离层 高层大气 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讯有 重要作用。 图2-1 大气的垂直分 层
高度/km 04热成层 (+) 宇火箭 人造卫星 100外 90 中间层顶一一 高 80 电离层 (05,0+,0,e-) 0中闻层 (-) 60- 气 50F 平流层顶) 和以 温垂直分 50 30 平流层 +) 臭氧吸收 平流层 10 对流层项一 对流层 200 250 300 对流层 绝对温度(K) 0 图2-2 大气圈的层状结
图2-2 大气圈的层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