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I》第周,第14讲次摘要94一4滤料冲洗(下)授课题目(章、节)94-5普通快滤池(自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学会建立的方法,的特点。【重点】【难点】内 容【本讲课程的引入】【本讲课程的内容】S4-5普通快滤池1、四阀滤池:过滤进、出阀;反冲洗进、出阀。商(a)2、双阀滤池:阀造价高;启闭需设备;为减少阀,将过滤进水、反冲排水改为虹吸或鸭嘴阀(习惯上称双阀滤池)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 I》 第 周,第 14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4—4 滤料冲洗(下) §4-5 普通快滤池(自学)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学会建立的方法,的特点。 【重 点】 【难 点】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本讲课程的内容】 §4-5 普通快滤池 1、四阀滤池:过滤进、出阀;反冲洗进、出阀。 2、双阀滤池:阀造价高;启闭需设备;为减少阀,将过滤进水、反 冲排水改为虹吸或鸭嘴阀(习惯上称双阀滤池)
冲洗水箱0真空管准气管洗水虹吸管排水榨排水虹吸管冲洗水菜00冲洗水管清水架(d)清水管图17-26快滤池管廊布置进冲洗水果R口口000S(b)S进水管排水档茶排水管冲洗水管清水管排水果(c)单池面积和滤池深度:单池面积:是由总水量和滤池个数决定的,池个数多,冲洗效果好,运行灵活,强制滤速低,但造价高,操作管理较麻烦。应做技术经济比较,但不能少于2个。池形一般为方形或矩形,与造价有关,可作经济技术比较定。池深:保护高:0.25~0.3m滤层表面以上水深:1.5~2.0m(可由反冲膨胀率、滤层厚、排水槽高确定)滤层厚度:实验和经验
一、单池面积和滤池深度: 单池面积:是由总水量和滤池个数决定的,池个数多,冲洗效果好, 运行灵活,强制滤速低,但造价高,操作管理较麻烦。 应做技术经济比较,但不能少于 2 个。 池形一般为方形或矩形,与造价有关,可作经济技术比较定。 池深: 保护高:0.25~0.3m 滤层表面以上水深:1.5~2.0m(可由反冲膨胀率、滤层厚、排 水槽高确定) 滤层厚度:实验和经验
滤料级配及速速表 17-3科组88强靓热速类别+不均约系数厚Tamr(mm)(m/h)(n/h)o.=1.27OD8~1D单层石类沙地料<2.010~144g1a=0.5无烟漆2ax=1.8<2.0S00~5006010=0,810~14双质滤料14~18石葵砂400dn*x=1.2<2.0dmin=0.5无烟煤460dmix"1.0<1.72m100.8石葵砂239三层滤料<1.518~202 ~ 25da+-=0.84a-0.5重质矿石70dut.-6.5<1,7data-0.25注,滤料密度一般为,石类砂2.60~2.65g/cm无烟煤1.40~1.60g/cm,重质矿石4.7~5.0g/em*承托层厚度:实验和经验。快滤池大阻力配水系统承托层粒径和厚度表 17-4层次(自上而下)粒径 (ram)摩度 (mm)10012~424~81003816100416~32本层顶面高度至少应商出配水系统孔限100表17-5三层滤料滤池承托层材料、粒径与厚度4层次粒径厚材料(自上而下)(mm)(mrm)-50重质矿石(如石榈石、避铁矿等)0.5~1.0N50重质矿石(如石榈石、蓝铁矿等)123重质矿石(如石萄石、磁铁矿等)2~4504重质矿石(如石榴石、磁恢矿等)4~8505砾石100816砾石616 ~ 32本层顶面高度至少应高出配水系统孔眼100mm注:配水系统如用滤砖且孔径为4mm时,第6层可不设。滤池总深在3.0~3.5m。单层滤池深度小;双层滤池深度大。二、管廊布置:管廊:集中布置管渠、阀门及配件的场所。1、2、管材:「金属:铸铁、钢管】注意:压力变化。钢筋砼
承托层厚度:实验和经验。 滤池总深在 3.0~3.5m。 单层滤池深度小; 双层滤池深度大。 二、管廊布置: 1、管廊:集中布置管渠、阀门及配件的场所。 2、管材: 金属:铸铁、钢管 注意:压力变化。 钢筋砼
3、内部布置要求:①紧凑、简捷。②便于安装维修(单轨小车等)有场地空间(设备进出)。③要有防水、排水、通风、照明。④便于与滤池操作室联系。4、与滤池的相对位置:进水管排水槽①滤池单排布置:管廊位于滤池的一排水台冲洗水管侧,内布有全部四清水管中种管渠适用滤池数排水架(c)少于五个情况。②滤池双排布量:中间设管廊(一条管廊)MHY缺点:通风、采光不好,但紧凑不方便检修。现在常用:反冲排水,和过滤进水为虹吸式。三、管渠设计流速:进水管(渠):0.81.2m/s清水管(渠):1.0~1.5m/s冲洗水管(渠):2.0~2.5m/s排水管(渠):1.0~1.5m/s若水量以后有可能增大采用低值。四、设计中的注意事项:1、滤池底部应设排空管,入口处设栅罩。池底坡度约为0.005,坡向排空管
3、内部布置要求: ①紧凑、简捷。 ②便于安装维修(单轨小车等)有场地空间(设备进出)。 ③要有防水、排水、通风、照明。 ④便于与滤池操作室联系。 4、与滤池的相对位置: ①滤池单排布置: 管廊位于滤池的一 侧,内布有全部四 种管渠适用滤池数 少于五个情况。 ②滤池双排布量:中间设管廊(一条管廊) 缺点:通风、采光不好,但紧凑不方便检修。 现在常用:反冲排水,和过滤进水为虹吸式。 三、管渠设计流速: 进水管(渠):0.8~1.2m/s 清水管(渠):1.0~1.5m/s 冲洗水管(渠):2.0~2.5m/s 排水管(渠):1.0~1.5m/s 若水量以后有可能增大采用低值。 四、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滤池底部应设排空管,入口处设栅罩。池底坡度约为 0.005, 坡向排空管
2、每个滤池宜装设水头损失计及取样管。3、各种密封渠道上应设人孔(检修)。4、滤池壁与砂层接触处应拉毛或锯齿状,(防止)过滤反冲水沿壁“短路”拉毛高度:滤层反冲膨胀后的高度。5、反冲水排气。优点:运转效果良好,冲洗效果有保证,可适用任何水厂。缺点:管配件和阀门较多,操作较复杂【本讲课程的小结】【本讲课程的作业】P题;
2、每个滤池宜装设水头损失计及取样管。 3、各种密封渠道上应设人孔(检修)。 4、滤池壁与砂层接触处应拉毛或锯齿状,(防止)过滤反冲水 沿壁“短路” 拉毛高度:滤层反冲膨胀后的高度。 5、反冲水排气。 优点:运转效果良好,冲洗效果有保证,可适用任何水厂。 缺点:管配件和阀门较多,操作较复杂。 【本讲课程的小结】 【本讲课程的作业】P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