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母亲的金手表》一文,回答文后问题。 母亲的金手表(13分) 琦君 (1)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 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 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二双油腻的手, 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浄,才上楼去丛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岀那只长 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而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 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 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 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 (2)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 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 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 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 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3)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 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 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 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4)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 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 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 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 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 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 (5)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 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 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 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 6)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 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 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 (7)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 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吴天罔 极。几十年来,我只能努力好好做人,但又何能报答亲恩于万一呢 (8)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 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 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 (9)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 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 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母亲的金手表》一文,回答文后问题。 母亲的金手表(13 分) 琦君 ⑴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 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 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 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 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 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 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 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 ⑵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 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 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 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 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⑶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 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 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 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⑷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 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 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 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 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 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 ⑸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 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 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 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 ⑹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 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 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 ⑺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 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 极。几十年来,我只能努力好好做人,但又何能报答亲恩于万一呢? ⑻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 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 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 ⑼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 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 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⑩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 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 静下来。 14、本文以金手表为线索,写了“我”与金手表发生的故事。请你阅读文章2-6 段,填写下表。(4分) 事件 “我”对手表或母亲的情感 “我”偷戴金手表 喜欢 1) “我”信中嘱托为手表上发条3) “我”想献金手表,母亲却已去4) 15、试分析③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说说“我”和母亲的流泪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 情感。(3分) 16、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1、(4分) 事件 “我”对手表或母亲的情感 “我”偷戴金手表 喜欢 (1)“我”婉谢金手表 理解 “我”信中嘱托为手表上发条 牵挂 “我”想献金手表,母亲却已去世 (4)遗憾(忏悔) 15、(3分)母亲是不舍得女儿远行,并对女儿异地求学充满了担忧;女儿对远 离母亲也很不舍,并对母亲将她自己如此珍视的手表给自己充满了感动。 16、(3分)句子中“郑重其事地捧”“轻轻地放”具体形象地写出母亲拿金手 表时的小心翼翼和慎重,表现了母亲对金手表的珍爱,进而体现了金手表在母 亲心目中的分量 (二)阅读《从教第一课》一文,回答文后问题 从教第一 课 [美]雷切尔·斯劳特 (1)1986年,我在北费城贫民区的一所天主教堂学校里开始了我的执教 生涯。 (2)在当地,贫困就像是挥之不去的浓雾缠绕着人们的身心。 (3)对我的学生们来说,痛苦、疾病、愚昧等不幸如同散布在街头巷尾的 空啤酒罐一样随处可见,俯拾皆是。 (4)对于现实中的种种恶劣不堪,我的学生们已经麻木了。他们一天一天 漫不经心地踢着空啤酒罐,一天一天地混着日子。生活的艰苦与不平不会在他们 的心中激起任何的波澜。 (5)但迪龙却不是如此。他和其他人一样家境贫寒,常常是一周七天里都 穿着同样的衣服到学校里来
⑽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 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 静下来。 14、本文以金手表为线索,写了“我”与金手表发生的故事。请你阅读文章 2-6 段,填写下表。(4 分) 事件 “我”对手表或母亲的情感 “我”偷戴金手表 喜欢 ⑴ ⑵ “我”信中嘱托为手表上发条 ⑶ “我”想献金手表,母亲却已去 世 ⑷ 15、试分析③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说说“我”和母亲的流泪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 情感。(3 分) 16、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14、(4 分) 事件 “我”对手表或母亲的情感 “我”偷戴金手表 喜欢 ⑴“我”婉谢金手表 ⑵ 理解 “我”信中嘱托为手表上发条 ⑶ 牵挂 “我”想献金手表,母亲却已去世 ⑷遗憾(忏悔) 15、(3 分)母亲是不舍得女儿远行,并对女儿异地求学充满了担忧;女儿对远 离母亲也很不舍,并对母亲将她自己如此珍视的手表给自己充满了感动。 16、(3 分)句子中“郑重其事地捧”“轻轻地放”具体形象地写出母亲拿金手 表时的小心翼翼和慎重,表现了母亲对金手表的珍爱,进而体现了金手表在母 亲心目中的分量。 (二)阅读《从教第一课》一文,回答文后问题。 从教第一 课 [美]雷切尔·斯劳特 (1)1986 年,我在北费城贫民区的一所天主教堂学校里开始了我的执教 生涯。 (2)在当地,贫困就像是挥之不去的浓雾缠绕着人们的身心。 (3)对我的学生们来说,痛苦、疾病、愚昧等不幸如同散布在街头巷尾的 空啤酒罐一样随处可见,俯拾皆是。 (4)对于现实中的种种恶劣不堪,我的学生们已经麻木了。他们一天一天 漫不经心地踢着空啤酒罐,一天一天地混着日子。生活的艰苦与不平不会在他们 的心中激起任何的波澜。 (5)但迪龙却不是如此。他和其他人一样家境贫寒,常常是一周七天里都 穿着同样的衣服到学校里来
(6)与旁人不同的是他的愤世嫉俗。在他的观念里,他命中注定要像他的 父亲一样在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作牛作马,累死累活地过一辈子。但他不甘于如 此 (7)为此,他郁闷不平,心头总是憋着一口气。 (8)我,一名新到任的满怀激情和抱负的英文老师向他保证,读书写字可 以为他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显而易见,迪龙对他现在身处的世界极为反 (9)于是我向他推介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他随手翻了一两页后,便很 客气地对我说它们太郁闷了,他不感兴趣。我感觉很挫败。 (10)但是,我没有灰心。我想他不喜欢我选择的书籍也许是因为它们与 他的生活经历毫无共同之处。我一门心思地想要把他熏陶成为与我相似的文学爱 好者,于是又开始了另一次尝试。我把私人藏书里的当代流行作品通通搬了出来。 迪龙一边读,一边扬起了眉毛。 11)“这些书稍好一点。”他说,“但是对我没用。他们写的都不是我 们的事情。没有一本能帮得上我的忙。你知道我是怎样过活?你根本不知道那是 什么模样 (12)我受够了。我憋着一口气说:“为什么不由你来告诉我呢?如果你 认为你比书中的作者经历了更多的不公,更多的磨难,干嘛不自己写出来?告诉 世界你的遭遇,你的感受,统统地写出来! (13)那天以后,迪龙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在学校露面。待到他返校,他就 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到下课后,他在他的课桌旁踌躇了片刻,朝我 的桌子走过来 (14)我问他有什么事,他略有些腼腆地笑了一下,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 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拿起来开始读。 (15)意识到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令我很是激动,但是真真切切地让我感 到震撼的却是文章的内容 (16)迪龙的散文和诗歌记述了他在短短的12年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 愤懑和暴戾。字里行间充斥着粗俗下流的字眼和比喻。 (17)尽管如此,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真实,像死亡一样凝重。 (18)迪龙迫不及待地想要世界见识见识他的能耐,他想出版他的作品。 (19)于是,他和我把他的作品投给多家出版社,在其中的几家得到了出 版 (20)10年之后,迪龙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了一个热衷写作并以此为生的 人 (21)从我与迪龙相处的经历里我得到了一条至今仍坚定不移的信念:“年 轻人的敢作敢为足以移山填海,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22)只是我无法确定世界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04年8月) 11、为了要把迪龙熏陶成一个文学爱好者,“我”都做了哪些尝试?阅读第 9—12段依次简要概括。(4分) (2) (3)激发迪龙真实表达
(6)与旁人不同的是他的愤世嫉俗。在他的观念里,他命中注定要像他的 父亲一样在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作牛作马,累死累活地过一辈子。但他不甘于如 此。 (7)为此,他郁闷不平,心头总是憋着一口气。 (8)我,一名新到任的满怀激情和抱负的英文老师向他保证,读书写字可 以为他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显而易见,迪龙对他现在身处的世界极为反 感。 (9)于是我向他推介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他随手翻了一两页后,便很 客气地对我说它们太郁闷了,他不感兴趣。我感觉很挫败。 (10)但是,我没有灰心。我想他不喜欢我选择的书籍也许是因为它们与 他的生活经历毫无共同之处。我一门心思地想要把他熏陶成为与我相似的文学爱 好者,于是又开始了另一次尝试。我把私人藏书里的当代流行作品通通搬了出来。 迪龙一边读,一边扬起了眉毛。 (11)“这些书稍好一点。”他说,“但是对我没用。他们写的都不是我 们的事情。没有一本能帮得上我的忙。你知道我是怎样过活?你根本不知道那是 什么模样!” (12)我受够了。我憋着一口气说:“为什么不由你来告诉我呢?如果你 认为你比书中的作者经历了更多的不公,更多的磨难,干嘛不自己写出来?告诉 世界你的遭遇,你的感受,统统地写出来!” (13)那天以后,迪龙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在学校露面。待到他返校,他就 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到下课后,他在他的课桌旁踌躇了片刻,朝我 的桌子走过来。 (14)我问他有什么事,他略有些腼腆地笑了一下,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 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拿起来开始读。 (15)意识到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令我很是激动,但是真真切切地让我感 到震撼的却是文章的内容。 (16)迪龙的散文和诗歌记述了他在短短的 12 年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 愤懑和暴戾。字里行间充斥着粗俗下流的字眼和比喻。 (17)尽管如此,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真实,像死亡一样凝重。 (18)迪龙迫不及待地想要世界见识见识他的能耐,他想出版他的作品。 (19)于是,他和我把他的作品投给多家出版社,在其中的几家得到了出 版。 (20)10 年之后,迪龙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了一个热衷写作并以此为生的 人。 (21)从我与迪龙相处的经历里我得到了一条至今仍坚定不移的信念:“年 轻人的敢作敢为足以移山填海,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22)只是我无法确定世界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04 年 8 月) 11、为了要把迪龙熏陶成一个文学爱好者,“我”都做了哪些尝试?阅读第 9—12 段依次简要概括。(4 分) (1) (2) (3)激发迪龙真实表达
1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加点的两个“憋”字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 理。(4分) 13、阅读第17段,结合全文理解“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真实,像死 亡一样凝重”这句话的含义。(4分) 参考答案:1、(1)推介古典文学作品(2)搬出当代流行作品 2、①他郁闷不平,不希望像他的父亲一样在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作牛作马,累 死累活地过一辈子。或他郁闷不平,不甘于受命运的安排。②“我”屡次尝试 后受挫的生气与不快,以及不信说服不了迪龙的心理。 3、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充满生命力,字里行间又流露出迪龙的 痛苦、挣扎、愤懑和暴戾,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7分 黄蜂筑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 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 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 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 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 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 秋天里 A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 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 鲜明美丽。 B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 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 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 厉,无限与短暂。 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 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 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 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小家伙! 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 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 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鸟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 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 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
1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加点的两个“憋”字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 理。(4 分) 13、阅读第 17 段,结合全文理解“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真实,像死 亡一样凝重”这句话的含义。(4 分) 参考答案:1、(1)推介古典文学作品(2)搬出当代流行作品 2、①他郁闷不平,不希望像他的父亲一样在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作牛作马,累 死累活地过一辈子。或他郁闷不平,不甘于受命运的安排。②“我”屡次尝试 后受挫的生气与不快,以及不信说服不了迪龙的心理。 3、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充满生命力,字里行间又流露出迪龙的 痛苦、挣扎、愤懑和暴戾,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6~19 题。(17 分) 黄 蜂 筑 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 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 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 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 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 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 秋天里。 A 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 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 鲜明美丽。 B 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 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 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 厉,无限与短暂。 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 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 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 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小家伙! 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 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 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鸟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 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 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
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 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 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 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 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 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 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 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 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 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 (选自《周涛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6.文中两次较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 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每空1分)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第二次 17.文章写黄蜂“筑了巢”的生活,突岀了黄蜂哪些性格特点?此间,作者对黄蜂 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18.把黄蜂的生命历程与人类联系起来看,你认为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至少写 两点)(4分) 19.文章A、B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6.(4分)(每空1分)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抓住扫帚尖怜惜(不忍、同情) 第二次整理触须整顿自己整理自己)怜爱(赞叹、费赏)一 17.(5分 特点:勤劳(1分)无伤人之心(不主动攻击)(1分 变化:原以为黄蜂好斗(是亡命之徒)(1分)忽然发现它有灵性,善解人意(1分, 后觉得它可爱(1分) 18.答到两点即可(4分) 答案示例:(1)面对死亡要乐观、坦然 (2)对生活要热爱 (3)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4)人类应 该向动物学习
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 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 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 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 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 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 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 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 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 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 (选自《周涛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第 1 版) 16.文中两次较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 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 分)(每空 1 分)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第二次 17.文章写黄蜂“筑了巢”的生活,突出了黄蜂哪些性格特点?此间,作者对黄蜂 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18.把黄蜂的生命历程与人类联系起来看,你认为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至少写 两点)(4 分) 19.文章 A、B 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 分) 答案: 16.(4 分)(每空 1 分)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抓住扫帚尖 怜惜(不忍、同情) 第二次 整理触须(整顿自己、整理自己) 怜爱(赞叹、赞赏) 17.(5 分) 特点:勤劳(1 分)无伤人之心(不主动攻击)(1 分) 变化:原以为黄蜂好斗(是亡命之徒)(1 分)忽然发现它有灵性,善解人意(1 分, 后觉得它可爱(1 分) 18.答到两点即可(4 分) 答案示例:(1)面对死亡要乐观、坦然 (2)对生活要热爱 (3)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4)人类应 该向动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