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业走向繁荣 A、阶段概况 1、报刊业的兴起阶段 表现: A)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1、报刊业的兴起阶段 表现: A )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申报》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A、阶段概况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申 、E2中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 偶 美查。《申报》创刊之初,每两天出 版 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 科西 时岸 生赞 日休刊。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 盾看B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 从此《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 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 家作质东并对申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 调整,业务蒸蒸日上,成为中国近代 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 上海市邮政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 《申报》发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 E是团!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 解放前夕,该报终刊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申 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 美查。《申报》创刊之初,每两天出 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 日休刊。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 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 从此《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 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 东,并对申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 调整,业务蒸蒸日上,成为中国近代 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 上海市邮政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 《申报》发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 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 解放前夕,该报终刊
A、阶段概况 1、报刊业的兴起阶段 表现: A)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B)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 的报刊 《昭文新报》 (艾小梅1873年汉口)
1、报刊业的兴起阶段 表现: A )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申报》 B )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 的报刊 ——《昭文新报》 (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A、阶段概况
A、阶段概况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发挥着制造 舆论、唤醒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民众的重大 启蒙作用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共产党》《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 《人民日报》、《红旗》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共产党》《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人民日报》、《红旗》;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发挥着制造 舆论、唤醒 民众的重大 启蒙作用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A、阶段概况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 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 发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 作用:《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 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時 每册 月 光千年 三料 角 務 付角 者分 馬馆 诺在 名上 国年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 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 发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 作用:《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 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