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配位体和配位原子 负离子 X SCN-C,O CN 配位体 中性分子H,ONH3 en 配位原子:配位体中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直接以配位键结合的原子 。单齿配体:一个配体中只含一个配位原子 XQH(羟基) CN-SCN(硫氰根) CO(羰基) NO(硝基)H2ONH3NCS(异硫氰根) ● 多齿配体:一个配体中含有多个配位原子 ●二齿配体:例如,乙二胺(en)H,N一CH,一CH,一NH, 乙二酸根(草酸根)C,O ●六齿配体:乙二胺四乙酸根EDTA(Y4-) [L 上页下节首节尾
11 配位体 H O NH CO en X SCN C O CN 2 3 2 2 4 中性分子 负离子 配位原子:配位体中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直接以配位键结合的原子. ● 单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只含一个配位原子. N O H O N H N CS X O H C N SCN C O (2 硝基) 2 3 (异硫氰根) (羟基) (硫氰根) (羰基) (3) 配位体和配位原子 ● 多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含有多个配位原子 ● 二齿配体:例如,乙二胺(en)H2 N CH2 CH2 NH2 乙二酸根(草酸根) 2 C2O4 O O C C O O • • • • 2– ● 六齿配体:乙二胺四乙酸根 EDTA(Y4-)
(4) 配位数及电荷 ●与中心离子(或原子)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 配位数=∑配位体的数目×齿数 单齿配体 Cu(NH3)4+ 4 [PtCI3 (NH3)] 3+1=4 多齿配体 【coCl2(en2]P4 2+2x2=6 [AIC2O43]月 3×2=6 【Ca(EDTA 1×6=6 ●配离子与形成体的电荷数 (+2 Ag(S2O3)2 (+3) (+2 Fe(CN)6 赤血盐, K Fe(CN)6 黄血盐 (+3) (0) Co Cl3(NH3)3 Fe(CO)s 12 止页下页 节首节尾
12 配位数 配位体 i的数目齿数 Ca(EDTA) 1 6 6 Al(C O ) 3 2 6 CoCl (en) 2 2 2 6 PtCl (NH ) 3 1 4 Cu(NH ) 4 2 3 2 4 3 2 2 2 3 3 4 3 多齿配体 单齿配体 ● 与中心离子(或原子)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 (4) 配位数及电荷 ● 配离子与形成体的电荷数 5 (0) 3 3 3 ( 3) 6 ( 2) 6 4 ( 3) 3 3 3 ( 2) 3 2 3 2 ( ) Co Cl (NH ) , Fe(CO) K Fe (CN) , K Fe (CN) Ag(S O ) , Pt Cl (NH ) 赤血盐 黄血盐
类型(ypes 简单配合物:一个中心离子,每个配体均为单齿配体.如 Fe(CNg【CoNH,)s(H,O) 螯合物:一个中心离子与多齿配体成键形成环状结构的 配合物.如[Cu(en)2]2+,CaY2- NH H (a) (b) 总结:配合物是由一定数量的可以供出孤电子对或电子的离子或分子(统称配 体)与能接受孤对电子或电子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 化合物。 13 下页 节首 节尾
13 简单配合物:一个中心离子,每个配体均为单齿配体. 如 3 3 5 2 4 Fe(CN) 6 Co(NH ) (H O) 螯 合 物:一个中心离子与多齿配体成键形成环状结构的 配合物. 如 [Cu(en)2]2+ , CaY2- 类型 (types) 总结:配合 物是由一定数量的可以供出孤电子对或电子的离子或分子(统称配 体)与能接受孤对电子或电子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 化合物
4.1.2复盐与配合物(double salt and coordination compound) 复盐:所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组成的盐。如, KMgC133H,O(光卤石) KA1(SO4)2·12H,O(明矾) Na3AlF。(冰晶石) Ca,(PO,),F(磷灰石) Al,(SiO4)F2(黄玉) 配合物(络盐):若复盐在晶体中和水溶液中都有配离子存在,则属于配合 物。如,Na3AF。(冰晶石)在水溶液和晶体中都存在AF。3-,是配合物。 上页下页 节首节尾
14 复盐: 所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组成的盐。如, O(光卤石) 3 2 KMgCl 3H 配合物(络盐):若复盐在晶体中和水溶液中都有配离子存在,则属于配合 物。如,Na3AlF6(冰晶石)在水溶液和晶体中都存在AlF6 3-,是配合物。 4.1.2 复盐与配合物(double salt and coordination compound) O(明矾) 4 2 2 KAl(SO ) 12H Na AlF (冰晶石) 3 6 Ca (PO ) F (磷灰石) 5 4 3 Al (SiO )F (黄玉) 2 4 2
4.1.3 命名(nomenclature 命名原则 按照中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制定规则命名 配酸:XXX酸 配碱:氢氧化X×× 配盐:先阴离子后阳离子,简单酸根加“化”字,复杂酸根加“酸”字 配体数 配体名称合中心元素名称(氧化态值) 以二、 不同配 以罗马数字 三、四 体“。” Ⅱ、Ⅲ、V 表示 分开 表示 配位体命名-顺序规则: ▲若含有多种配体时,先无机后有机,先简单后复杂 ▲若为多种无机配体时,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 ▲若为同类配体时,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如先 NH3后H2O 5 上页下页 节首 节尾
15 4.1.3 命名(nomenclature) 配酸:×××酸 配碱:氢氧化××× 配盐:先阴离子后阳离子,简单酸根加“化”字,复杂酸根加“酸”字 配体数 配体名称 合 中心元素名称(氧化态值) 以二、 三、四 表示 不同配 体“•” 分开 以罗马数字 Ⅱ、Ⅲ、 Ⅳ 表示 命名原则 ▲ 若含有多种配体时,先无机后有机,先简单后复杂. ▲ 若为多种无机配体时,先阴离子后中 性分子. ▲ 若为同类配体时,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如先 NH3后 H2O 按照中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制定规则命名 配位体命名-顺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