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工业会计(习题部分) 、名词解释 1、广义成本 2、理论成本 3、预提费用 4、约当产量 5、制造费用 6、交互分配法 二、判断题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的费用界限 4、“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5、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6、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7、“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 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8、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9、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10、为了均衡成本负担,凡是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待摊费用 、单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 A、生产费用之和 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C、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D、料、工、费及经营费用总和 2、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 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第九章 工 业 会计(习题部分) 一 、 名词解释 1、广义成本 2、理论成本 3、预提费用 4、约当产量 5、制造费用 6、交互分配法 二 、 判断题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的费用界限。 4、“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5、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6、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7、“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 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8、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9、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10、为了均衡成本负担,凡是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待摊费用 三 、 单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 )。 A、生产费用之和 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C、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D、料、工、费及经营费用总和 2、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 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
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直接材料费用 B、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C、车间厂房折旧费 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 5、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B、基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C、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6、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工资及福利费 B、燃料及动力 C、工资费用 D、原材料 7、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C、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 D、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8、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 B、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C、企业的技术开发费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9、“待摊费用”核算的支出有() A、一次交纳较多的印花税额 B、借款利息 C、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 D、固定资产租金的预提
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 A、直接材料费用 B、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C、车间厂房折旧费 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 5、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 )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B、基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C、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6、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 A、工资及福利费 B、燃料及动力 C、工资费用 D、原材料 7、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C、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 D、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8、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A、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 B、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C、企业的技术开发费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9、“待摊费用”核算的支出有( )。 A、一次交纳较多的印花税额 B、借款利息 C、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 D、固定资产租金的预提
10、企业未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 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 管理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生产费用 D、制造费用 11、车间生产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应记入()账户 制造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管理费用 D、辅助生产成本 12、企业采用预提修理费用的方法,实际支付修理费用时,应记入()。 A、“制造费用”账户借方 B、“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C、“预提费用”账户借方 D、“预提费用”账户贷方 13、“预提费用”科目期末可能() A、有借方余额 B、有贷方余额 C、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D、没有余额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B、产品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D、生产车间的办公费用 15、采用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 交互分配前的费用 B、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 C、交互分配前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 费用 16、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10、企业未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 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 )。 A、管理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生产费用 D、制造费用 11、车间生产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应记入( )账户。 A、制造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管理费用 D、辅助生产成本 12、企业采用预提修理费用的方法,实际支付修理费用时,应记入( )。 A、“制造费用”账户借方 B、“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C、“预提费用”账户借方 D、“预提费用”账户贷方 13、“预提费用”科目期末可能( )。 A、有借方余额 B、有贷方余额 C、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D、没有余额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B、产品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D、生产车间的办公费用 15、采用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 )。 A、交互分配前的费用 B、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 C、交互分配前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 费用。 16、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 7、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A、必须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 B、不必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 C、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以直接记入“辅 助生产成本”账户 D、首先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8、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 A、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企业 B、季节性生产的企业 C、基本生产车间规模较小的企业 D、制造费用数额较小的企业 19、能够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 较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B、按年度计划分配法 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20、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适用于() A、季节性生产的车间 B、制造费用较多的车间 C、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的各种产品 D、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21、除了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 A、没有余额 B、一定有借方余额 C、一定有贷方余额 D、有借方或贷方余额 22、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应再在()进行分配。 各基本生产车间 各受益单位之间 C、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 17、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 A、必须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 B、不必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 C、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以直接记入“辅 助生产成本”账户。 D、首先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8、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 A、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企业 B、季节性生产的企业 C、基本生产车间规模较小的企业 D、制造费用数额较小的企业 19、能够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 较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B、按年度计划分配法 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20、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适用于()。 A、季节性生产的车间 B、制造费用较多的车间 C、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的各种产品 D、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21、除了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 A、没有余额 B、一定有借方余额 C、一定有贷方余额 D、有借方或贷方余额 22、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应再在( )进行分配。 A、各基本生产车间 B、各受益单位之间 C、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
D、各辅助生产车间 23、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的完工率是指产品()与完工产品 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 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C、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D、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 24、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 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 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 A、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方法 D、定额比例法 25、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 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 A、68% B、69% C、70% D、71% 26、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C、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D、定额比例法 27、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 品成本,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 C、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 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28、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 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 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D、各辅助生产车间 23、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的完工率是指产品()与完工产品 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 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C、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D、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 24、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 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 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方法 D、定额比例法 25、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 30 小时和 40 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 )。 A、68% B、69% C、70% D、71% 26、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C、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D、定额比例法 27、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 品成本,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 A、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 C、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 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28、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 100 件,完工程度为 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 200 件,完工程度为 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