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案(三)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R带、K带、B带、E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特点:电荷迁移吸收带,配位体场吸收带。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1.名词解释:光谱法、非光谱法、光学分析法。2.吸收光谱和发发射光谱有何不同?3.什么是分子光谱法?什么是分子光谱法?4.什么是生色团、助色团,什么是红移和蓝移?5.什么是R带、K带、B带和E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六、教学参考资料1.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第6版(第九、十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何金兰等主编.仪器分析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武汉大学化学系主编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分析化学教案 4 (三)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R 带、K 带、B 带、E 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特点;电荷迁移吸收带,配位体 场 吸收带。 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 1.名词解释:光谱法、非光谱法、光学分析法。 2.吸收光谱和发发射光谱有何不同? 3.什么是分子光谱法?什么是分子光谱法? 4.什么是生色团、助色团,什么是红移和蓝移? 5. 什么是 R 带、K 带、B 带和 E 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六、教学参考资料 1.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 第 6 版(第九、十章).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 何金兰等主编.仪器分析原理.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3. 武汉大学化学系主编. 仪器分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分析化学教案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一节续,第二、三节)课时安排:2学时本章预习题一、教学目的1.电子跃迁的类型有几种,都了解影响吸收带的因素;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原理,了解影响定量准是什么?确性的因素: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类型及仪器的校正方法:学习定2.吸收带有几种类型?与分子性和纯度检查方法。结构有什么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系?3.影响吸收带有1.教学重点几种因素?有位阻、溶剂对吸收带的影响;Lambert-Beer定律的应用条件、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什么影响,为什么?E和e之间的换算关系:非单色光对准确度的影响:透光率测量误差。4.吸光系数有几2.教学难点种?如何计算?Lambert-Beer定律的推导。5.偏离比尔定律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几种因素?这几种因素对1.教学方法光谱有什么影课堂讲解。响?吸光度测量的6.2.教学手段适宜范围是多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少,为什么?7.定性分析方法四、教学内容有几种?怎样(一)影响吸收带的因素进行?8.进行纯度检查位阻效应、跨环效应、溶剂效应和体系pH的影响。的2种方法怎(二)lambert-Beer定律样进行?9.单组分定量分1.定律的推导。析的三种方法2.定律的讨论:Lambert-Beer定律的应用条件、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E和e如何进行?之间的换算关系;吸光度具有加和性。(三)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1.化学因素2.光学因素:非单色光、杂散光、散射和反射光、非平行光对测定的影响。(三)透光率测定误差透光率测定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暗噪音和信号噪音。(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的介绍、分光光度计的类型、仪器的校正方法。5
分析化学教案 5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一节续,第二、三节)课时安排:2 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影响吸收带的因素;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原理,了解影响定量准 确性的因素;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类型及仪器的校正方法;学习定 性和纯度检查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位阻、溶剂对吸收带的影响;Lambert-Beer 定律的应用条件、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 E 和ε之间的换算关系;非单色光对准确度的影响;透光率测量误差。 2. 教学难点 Lambert-Beer 定律的推导。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2.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四、教学内容 (一)影响吸收带的因素 位阻效应、跨环效应、溶剂效应和体系 pH 的影响。 (二)lambert-Beer 定律 1. 定律的推导。 2. 定律的讨论:Lambert-Beer 定律的应用条件、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E 和ε 之间的换算关系;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三)偏离 Beer 定律的因素 1.化学因素 2.光学因素: 非单色光、杂散光、散射和反射光、非平行光对测定的影响。 (三)透光率测定误差 透光率测定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暗噪音和信号噪音。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主要部件的介绍、分光光度计的类型、仪器的校正方法。 本章预习题: 1. 电子跃迁的类 型有几种,都 是什么? 2. 吸收带有几种 类型?与分子 结构有什么关 系? 3. 影响吸收带有 几种因素?有 什么影响,为 什么? 4. 吸光系数有几 种 ? 如 何 计 算? 5. 偏离比尔定律 有几种因素? 这几种因素对 光谱有什么影 响? 6. 吸光度测量的 适宜范围是多 少,为什么? 7. 定性分析方法 有几种?怎样 进行? 8. 进行纯度检查 的 2 种方法怎 样进行? 9. 单组分定量分 析的三种方法 如何进行?
分析化学教案(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和纯度检查方法。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1.何谓溶剂效应?2.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为什么最好在入max处测定化合物的含量?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从光路分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5.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类型及基本性能。6.简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定未知物方法六、教学参考资料1.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第6版(第十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何金兰等主编.仪器分析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武汉大学化学系主编。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分析化学教案 6 (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和纯度检查方法。 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 1.何谓溶剂效应? 2.Lambert-Beer 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 Beer 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 度 c 与吸光度 A 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为什么最好在λmax处测定化合物的含量?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从光路分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5.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类型及基本性能。 6.简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定未知物方法。 六、教学参考资料 1. 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 第 6 版(第十章).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 何金兰等主编.仪器分析原理.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3. 武汉大学化学系主编. 仪器分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分析化学教案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三节续)课时安排:2学时一、教学目的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单组分、多组分定律分析方法;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结构分析中的作用;了解比色法及其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Lambert-Beer定律在单组分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吸光系数法、校正曲线法、对照法的应用;Lambert-Beer定律在两组分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解线性方程组法、等吸收双波长法的应用。2.教学难点等吸收双波长法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理论讲解与解题实践相结合。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四、教学内容(一)单组分的定量方法1.吸光系数法2.校正曲线法3.对照法(二)多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1.两组分吸收光谱不重叠2.两组分吸收光谱部分重登3.两组分吸收光谱互相干扰(1)解线性方程组法:(2)等吸收双波长法(三)结构分析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2.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2
分析化学教案 7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三节续) 课时安排:2 学时 一、教学目的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单组分、多组分定律分析方法;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法在结构分析中的作用;了解比色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Lambert-Beer 定律在单组分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吸光系数法、校正曲线法、对照法 的应用;Lambert-Beer 定律在两组分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解线性方程组法、等吸收双波 长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等吸收双波长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与解题实践相结合。 2.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四、教学内容 (一)单组分的定量方法 1. 吸光系数法 2. 校正曲线法 3. 对照法 (二)多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1.两组分吸收光谱不重叠 2.两组分吸收光谱部分重叠 3.两组分吸收光谱互相干扰 (1)解线性方程组法; (2)等吸收双波长法 (三)结构分析 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2.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分析化学教案(四)比色法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1.说明双波长消去法的原理和优点。怎样选择入1和入2?2.以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说明各种类型的吸收带,并指出各吸收带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大概位置和各吸收带的特征。3.安络血的摩尔质量为236,将其配成每100ml含0.4962mg的溶液,盛于1cm吸收池中,在入为355nm处测得A值为0.557,试求其的E及e值。4.称取维生素C0.05g溶于100ml的0.005mol/L硫酸溶液中,再准确量取此溶液2.00ml稀释至100ml,取此溶液于1cm吸收池中,在入245nm处测得A值为0.551,求试样中维生素C的百分含量。5.某试液用2.0cm的吸收池测量时T=60%,若用1.0cm、3.0cm和4.0cm吸收池测时,透光率各是多少?6.有一标准Fe3+溶液,浓度为6μg/ml,其吸光度为0.304,而试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510,求试样溶液中Fe3+的含量(mg/L)。六、教学参考资料1.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第6版(第十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分析化学教案 8 (四)比色法 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 1.说明双波长消去法的原理和优点。怎样选择λ1 和λ2? 2.以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说明各种类型的吸收带,并指出各吸收带在紫外-可见吸 收光谱中的大概位置和各吸收带的特征。 3.安络血的摩尔质量为 236,将其配成每 100ml 含 0.4962mg 的溶液,盛于 1cm 吸 收池中,在λ 为 355nm 处测得 A 值为 0.557,试求其的 E 及ε值。 4.称取维生素 C 0.05g 溶于 100ml 的 0.005mol/L 硫酸溶液中,再准确量取此溶 液 2.00ml 稀释至 100ml,取此溶液于 1cm 吸收池中,在λ 245nm 处测得 A 值为 0.551,求试样中维生素 C 的百分含量。 5.某试液用 2.0cm 的吸收池测量时 T=60%,若用 1.0cm、3.0cm 和 4.0cm 吸收池 测时,透光率各是多少? 6.有一标准 Fe3+溶液,浓度为 6μg/ml,其吸光度为 0.304,而试样溶液在同一条 件下测得吸光度为 0.510,求试样溶液中 Fe3+ 的含量(mg/L )。 六、教学参考资料 1. 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 第 6 版(第十章).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