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证 ·概念:泛指疾病深入于里(脏腑、气血、 骨髓)所表现的一类证候。 ·特点:多见于外感病中、后期及一切 内伤病。 。成因:外邪内传、外邪直中,或情志、 饮食、劳倦等损伤。 ·表现:复杂多样 BUCM Wang Tianfang 6
(二)里证 概念:泛指疾病深入于里(脏腑、气血、 骨髓)所表现的 一类证候。 特点:多见于外感病中、后期及一切 内伤病。 成因:外邪内传、外邪直中,或情志、 饮食、劳倦 等损伤。 表现:复杂多样 BUCM Wang Tianfang 6
结合寒热、虚实,可有相兼证: ●里寒证、里热证 ·里实证、里虚证 上述证候之间的关系及具体表现特点?自学总结 里实寒、里实热、里虚寒、里虚热
结合寒热、虚实,可有相兼证: 里寒证、里热证 里实证、里虚证 上述证候之间的关系及具体表现特点? 自学总结 里实寒、里实热、里虚寒、里虚热
(三)半表半里证 。概念: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少阳证)。 ●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BUCM Wang Tianfang 8
(三)半表半里证 概念: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少阳证)。 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BUCM Wang Tianfang 8
(四)表里证的鉴别要点 症状 寒热 其它症状 二便 舌象 脉象 证型 表证 同时出现 头身疼痛,鼻塞 二便多如苔薄白 浮 流涕等,而内脏 常 症不明显 里证 但寒不热 少见头身疼痛; 便秘或溏 舌色、 沉 或但热不 而内脏症突出 泻;尿短 舌苔有 寒 赤或清长 变化 BUCM Wang Tianfang
(四)表里证的鉴别要点 症状 证型 寒热 其它症状 二便 舌象 脉象 表证 同时出现 头身疼痛,鼻塞 流涕等;而内脏 症不明显 二便多如 常 苔薄白 浮 里证 但寒不热 或但热不 寒 少见头身疼痛; 而内脏症突出 便秘或溏 泻;尿短 赤或清长 舌色、 舌苔有 变化 沉 BUCM Wang Tianfang 9
二、寒热辨证 ·寒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阴盛或阳虚 热证:阳盛或阴虚 ·治疗 寒证:寒者热之 热证:热者寒之 BUCM Wang Tianfang 10
二、寒热辨证 寒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阴盛或阳虚 热证:阳盛或阴虚 治疗 寒证:寒者热之 热证:热者寒之 BUCM Wang Tianfang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