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熵值数 E1=∑S,log(1/S,》 i S-产业中第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HHI、EI 共同点:都反映了市场中所有企业的规模情况, 都是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不同点:分配给各个企业市场份额的权数不同, 都对大企业分配了较高的权数,但重要程度有 所不同
(4)熵值数 log(1 ) 1 i n i EI Si S = = Si - 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HHI、 EI 共同点:都反映了市场中所有企业的规模情况, 都是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不同点:分配给各个企业市场份额的权数不同, 都对大企业分配了较高的权数,但重要程度有 所不同
绝对法与相对法的区别联系: 绝对法主要反映了市场中前几家最大厂商的集中度, 而未能考虑到参与整个市场的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 的差异程度;而相对法则主要考虑到了参与整个市 场的厂商规模的差异,却未能考虑到前几位最大厂 商对市场竞争、价格等的控制和影响。因此,两种 方法各有利弊,单独一种方法都不能完全准确地反 映市场中厂商之间的竞争程度,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是比较全面的
绝对法与相对法的区别联系: 绝对法主要反映了市场中前几家最大厂商的集中度, 而未能考虑到参与整个市场的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 的差异程度;而相对法则主要考虑到了参与整个市 场的厂商规模的差异,却未能考虑到前几位最大厂 商对市场竞争、价格等的控制和影响。因此,两种 方法各有利弊,单独一种方法都不能完全准确地反 映市场中厂商之间的竞争程度,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是比较全面的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 1、规模经济水平。影响某产业市场集中度高低的基本因素是规 模经济。在某一特定市场上,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大企业的效率 越高,其竞争能力越强,在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也就越大,市场 集中程度越高。 2、市场容量。一般来说,市场容量越大,企业扩张的余地越大 新的企业也越容易进入,大企业所占份额就可能变小,从而市场 集中度就会降低。反过来,市场越小,竞争越激烈,企业扩张的 余地越小,新企业越难进入,而大企业会凭借雄厚的实力设法兼 并挤垮弱小企业。 3、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者处于与已存在的企业相 比不利的竞争地位和使已存在企业能长期获取正常利润的因素。 若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专用性强,技术复杂,老企业较之 新企业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新企业进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则 新企业难于进入,市场集中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反之,若进入障 碍低,新企业易于进入,则会导致集中度下降。 4、法规政策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 • 1、规模经济水平。影响某产业市场集中度高低的基本因素是规 模经济。在某一特定市场上,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大企业的效率 越高,其竞争能力越强,在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也就越大,市场 集中程度越高。 • 2、市场容量。一般来说,市场容量越大,企业扩张的余地越大, 新的企业也越容易进入,大企业所占份额就可能变小,从而市场 集中度就会降低。反过来,市场越小,竞争越激烈,企业扩张的 余地越小,新企业越难进入,而大企业会凭借雄厚的实力设法兼 并挤垮弱小企业。 • 3、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者处于与已存在的企业相 比不利的竞争地位和使已存在企业能长期获取正常利润的因素。 若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专用性强,技术复杂,老企业较之 新企业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新企业进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则 新企业难于进入,市场集中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反之,若进入障 碍低,新企业易于进入,则会导致集中度下降。 • 4、法规政策
豪12000-2003年我十大填学产业市场集中度 200年 201年 2802年 2803年 C成(%) 社会满贵品 优(%) 社会清费品 CR(%) 社会清费品 社会满贵品 总额(亿元) 总额(亿元) 总氯(亿元) 总顺《亿无) 上烤 16.79 172m.3 20.01 1861.3 26.20 2035.2 36.1 2220.6 6,02 1443.3 13.60 153.3 17,78 174.8 23.35 1916.7 广州 4.0前 1121.1 3.37 128.3 4.39 1370,7 5.8 194.3 天 14.0 76.6 4,19 357 14.52 41.4 16.3304.1 1l4 606.1 15.75÷ 685.0 18.91 70.1 2a,00 4.6, 潮圳 、 1.47 538.0 11.35 609.0 15.27 0.0 15.8 01.2 沈阳 6.12 66.0 6.9 68.3 6.16 694.9 6.i8 76.3 威春 18 4.0 6.0 6m3 1.76 9.5 9.18 71.3 南京 18.5 419,8 9.7 465.8 23.84 525.2 28.的共 0.0 州 10.20 403.9 11.02 458.8 10.95 528.5 12.的 58.6 ★并来漂旅端中雷育业桌合安、中单全商高业信嘉中心资林和各地航计牛县整理而来
据《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分析,我国机械工 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低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例如, 建筑机械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中国为29%,日本为67% (挖掘机);印刷机械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中国为14%, 美国为37%,日本为65%;轴承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中 国为25%,日本为90%;电机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中国 为11%,美国为56%,日本为65%(交流电机)。产 业组织规模偏小,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而产 业生产集中度过低,则会影响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营 效率的提高
据《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分析,我国机械工 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低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例如, 建筑机械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中国为29%,日本为67% (挖掘机);印刷机械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中国为14%, 美国为37%,日本为65%;轴承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中 国为25%,日本为90%;电机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中国 为11%,美国为56%,日本为65%(交流电机)。产 业组织规模偏小,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而产 业生产集中度过低,则会影响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营 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