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1987年以来成本计量模式: 多维成本会计模式的出现 卡普兰和托马斯的《相关性消失一管理会计的兴衰》 著作 198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 兰和托马斯约翰逊在合著《相关性消失一管理会计的兴 衰》一书中写道:“就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而言,目前企 业中所采用的管理会计系统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管理的需要 管理会计系统对于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成本计算以 及对管理人员业绩的评价,已不能及时地提供有用的信 息。” 《相关性消失一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出版,标志着传 统经典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将要寿终正寝,新的管理会计 理论和方法正在新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构建新 的理论体系和框架。1987年以后,成本会计研究又进入了 “第二个繁荣时期
第四节 1987年以来成本计量模式: 多维成本会计模式的出现 一、 卡普兰和托马斯的《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 著作 198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 兰和托马斯.约翰逊在合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 衰》一书中写道:“就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而言,目前企 业中所采用的管理会计系统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管理的需要。 管理会计系统对于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成本计算以 及对管理人员业绩的评价,已不能及时地提供有用的信 息。” 《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出版,标志着传 统经典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将要寿终正寝,新的管理会计 理论和方法正在新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构建新 的理论体系和框架。1987年以后,成本会计研究又进入了 “第二个繁荣时期”
=、成本管理会计系统相关性丧失的原因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知 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它给人类社会带 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继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 (TQM)、敏捷制造(AM)、准时制(Jm)、企业资 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等新的管理技术。 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不同于20世纪6年代以前批量生产 标准产品的相对稳定的管理方式。在新的管理环境下,许 多企业发现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有碍于新管理技术的应用 因此,现行的成本计量模式必须经过重新设计以支 持并促进新管理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成本会计系统必须经 过革新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协助管理者在新环境下进 行有效的过程控制
二、成本管理会计系统相关性丧失的原因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知 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它给人类社会带 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继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 (TQM)、敏捷制造(AM)、准时制(JIT)、企业资 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等新的管理技术。 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批量生产 标准产品的相对稳定的管理方式。在新的管理环境下,许 多企业发现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有碍于新管理技术的应用。 因此,现行的成本计量模式必须经过重新设计以支 持并促进新管理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成本会计系统必须经 过革新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协助管理者在新环境下进 行有效的过程控制
三、1987年以来成本会计的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企业相继出现了作 业成本会计( activity based costing)、成本企画( target costing)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会计(lfr:ycle costing)、质量成本会计( qua lity costing)、资本成本 会计( capital costing)和战略成本会计( strategic management costing)等新型的成本会计方法,这些新型 的成本会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显成效,并为今后构建新 的成本会计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当代成本计量模式已呈现以下4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成本计量突破了会计账户约束,形成一种开放性的 计量系统;(2)成本计量将跨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 个领域,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的融合;(3)改 变了传统成本计算的数据流向,由财务系统流向业务系统 改变为由业务系统流向财务系统;(4)扩展了成本内涵, 将传统会计收益观逐步转变成经济学收益观
三、1987年以来成本会计的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企业相继出现了作 业成本会计(activity based costing)、成本企画(target costing)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会计(life-cycle costing)、质量成本会计(quality costing)、资本成本 会计(capital costing)和战略成本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costing)等新型的成本会计方法,这些新型 的成本会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显成效,并为今后构建新 的成本会计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当代成本计量模式已呈现以下4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成本计量突破了会计账户约束,形成一种开放性的 计量系统;(2)成本计量将跨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 个领域,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的融合;(3)改 变了传统成本计算的数据流向,由财务系统流向业务系统 改变为由业务系统流向财务系统;(4)扩展了成本内涵, 将传统会计收益观逐步转变成经济学收益观
论 第节成本和费用的经济肉属 第二节成本会计及其主要内容 第三节成本会计的组织作
第一章 总论 第二节 成本会计及其主要内容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 第一节 成本和费用的经济内涵
成本和费用的经济内涵 成本的经济内涵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广义:为取得一定的资产或劳务而付出的用货币表示的代价 和牺牲。 狭义:从耗费角度: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从补偿角度: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 产品(商品)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产品所消 耗的又必须补偿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 必要劳动的货币表现
第一节 成本和费用的经济内涵 一、成本的经济内涵 〈一〉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广义:为取得一定的资产或劳务而付出的用货币表示的代价 和牺牲。 狭义:从耗费角度: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从补偿角度: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 产品(商品)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产品所消 耗的又必须补偿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 必要劳动的货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