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值、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在第七篇中,马克思主要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及 其来源。这一篇是《资本论》三卷的总结,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总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各种收入归 结为三位一体的公式: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马 克思揭开了这一公式所掩盖的秘密,指出上述各种收入原本都来 源于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强调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性质 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与上述三种 收入形式相对应,存在着三个社会阶级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土 地所有者阶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之间的对 立和斗争,将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瓦解。 本卷收录了恩格斯为《资本论》第三卷写的两篇“增补”:《价 值规律和利润率》和《交易所》。在《价值规律和利润率》中,恩格 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劳动价值论 与第三卷中的生产价格理论“相互矛盾”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 驳,并根据经济史,详细地说明了价值是如何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 主义的发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在《交易所》中,恩格斯考察了 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 分析了交易所作用扩大的原因。 本卷还全文收录了附于 1857—1858 年手稿中的《导言》,并 从 1857—1858 年手稿和 1861—1863 年手稿中各摘选了三个 片断。 《导言》是马克思为计划撰写的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 判》写的总的导言。马克思在《导言》中详细地论述了他所从事的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马克思指出,生产、分配、交换和 消费是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生产是出发点和决定因素,因此,政 第二卷说明
9 值、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在第七篇中,马克思主要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收入及 其来源。这一篇是《资本论》三卷的总结,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总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各种收入归 结为三位一体的公式: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马 克思揭开了这一公式所掩盖的秘密,指出上述各种收入原本都来 源于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强调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性质 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与上述三种 收入形式相对应,存在着三个社会阶级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土 地所有者阶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之间的对 立和斗争,将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瓦解。 本卷收录了恩格斯为《资本论》第三卷写的两篇“增补”:《价 值规律和利润率》和《交易所》。在《价值规律和利润率》中,恩格 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劳动价值论 与第三卷中的生产价格理论“相互矛盾”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 驳,并根据经济史,详细地说明了价值是如何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 主义的发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在《交易所》中,恩格斯考察了 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 分析了交易所作用扩大的原因。 本卷还全文收录了附于 1857—1858 年手稿中的《导言》,并 从 1857—1858 年手稿和 1861—1863 年手稿中各摘选了三个 片断。 《导言》是马克思为计划撰写的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 判》写的总的导言。马克思在《导言》中详细地论述了他所从事的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马克思指出,生产、分配、交换和 消费是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生产是出发点和决定因素,因此,政 第二卷说明
10 治经济学应当主要研究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马克思把现代资 本主义生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马克思批判地分析和借鉴经济学 史上有关建立经济学体系的方法,创立了自己构建经济学体系的 逻辑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方法以现实为依据,从简 单的抽象规定开始,逐步上升到越来越具体的规定,从而在理论上 使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过程得到科学的说明和再现。马克 思还阐发了关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文学艺术和 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在 1857—1858 年手稿的三个片断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 生产的作用及其界限。他指出,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 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的普遍占有,从而体现资 本的伟大文明作用,但是资本的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这些矛盾 不断被克服,但又不断产生出来。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 在资本的性质上遇到限制,这些限制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 使资本本身成为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从而促使人们利用资本来 消灭资本。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如亚 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古代的所有制形式、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等 等,评述了机器体系的发展及其应用的重大意义,阐明了科学技术 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力。 在 1861—1863 年手稿的三个片断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 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 产劳动是指和资本相交换并为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在资本 主义灭亡后,当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自己消费的价值而有余额时, 这种劳动就是真正的生产劳动。马克思对经济危机作了系统的阐 述,揭示了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存在的危机可能性怎样随着资本 主义的发展而成为现实的过程。马克思具体论述了未来社会中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0 治经济学应当主要研究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马克思把现代资 本主义生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马克思批判地分析和借鉴经济学 史上有关建立经济学体系的方法,创立了自己构建经济学体系的 逻辑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方法以现实为依据,从简 单的抽象规定开始,逐步上升到越来越具体的规定,从而在理论上 使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过程得到科学的说明和再现。马克 思还阐发了关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文学艺术和 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在 1857—1858 年手稿的三个片断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 生产的作用及其界限。他指出,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 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的普遍占有,从而体现资 本的伟大文明作用,但是资本的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这些矛盾 不断被克服,但又不断产生出来。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 在资本的性质上遇到限制,这些限制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 使资本本身成为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从而促使人们利用资本来 消灭资本。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如亚 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古代的所有制形式、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等 等,评述了机器体系的发展及其应用的重大意义,阐明了科学技术 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力。 在 1861—1863 年手稿的三个片断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 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 产劳动是指和资本相交换并为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在资本 主义灭亡后,当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自己消费的价值而有余额时, 这种劳动就是真正的生产劳动。马克思对经济危机作了系统的阐 述,揭示了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存在的危机可能性怎样随着资本 主义的发展而成为现实的过程。马克思具体论述了未来社会中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1 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问题,指出在未来社会中重新建立的个人所 有制是“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的所有制”。 本卷经济学手稿摘选引文出处中的[B. ]、[L. ]、[Zh. ],分别 指马克思的《布鲁塞尔笔记》、《伦敦笔记》、《引文笔记》。 第二卷说明
11 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问题,指出在未来社会中重新建立的个人所 有制是“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的所有制”。 本卷经济学手稿摘选引文出处中的[B. ]、[L. ]、[Zh. ],分别 指马克思的《布鲁塞尔笔记》、《伦敦笔记》、《引文笔记》。 第二卷说明
书 1 卡·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 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 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 系是一目了然的。第一册论述资本,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组成:(1) 商品;(2)货币或简单流通;(3)资本一般。前两章构成本分册的内 容。我面前的全部材料2 形式上都是专题论文,它们是在相隔很久 的几个时期内写成的,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 至于能否按照上述计划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就要看环境如何了。 我把已经起草的一篇总的导言3 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 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 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不过在这里倒不妨谈一下 我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 当做辅助学科来研究。1842—1843 年间,我作为《莱茵报》4 的编 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 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 先生就摩泽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
书 1 卡·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 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 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 系是一目了然的。第一册论述资本,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组成:(1) 商品;(2)货币或简单流通;(3)资本一般。前两章构成本分册的内 容。我面前的全部材料2 形式上都是专题论文,它们是在相隔很久 的几个时期内写成的,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 至于能否按照上述计划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就要看环境如何了。 我把已经起草的一篇总的导言3 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 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 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不过在这里倒不妨谈一下 我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 当做辅助学科来研究。1842—1843 年间,我作为《莱茵报》4 的编 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 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 先生就摩泽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
2 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 因。5 另一方面,在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的当时, 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 学色彩的回声。我曾表示反对这种肤浅言论,但是同时在和奥格 斯堡《总汇报》6 的一次争论中坦率承认,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 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我倒非常乐意利用《莱茵 报》发行人以为把报纸的态度放温和些就可以使那已经落在该报 头上的死刑判决撤销的幻想,以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 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 1844 年巴黎出版 的《德法年鉴》7 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 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 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 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 18 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 例,概括为“市民社会”8 ,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 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 驱逐而移居布鲁塞尔9 ,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 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 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 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 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 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 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2 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 因。5 另一方面,在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的当时, 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 学色彩的回声。我曾表示反对这种肤浅言论,但是同时在和奥格 斯堡《总汇报》6 的一次争论中坦率承认,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 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我倒非常乐意利用《莱茵 报》发行人以为把报纸的态度放温和些就可以使那已经落在该报 头上的死刑判决撤销的幻想,以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 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 1844 年巴黎出版 的《德法年鉴》7 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 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 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 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 18 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 例,概括为“市民社会”8 ,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 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 驱逐而移居布鲁塞尔9 ,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 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 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 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 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 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 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