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改变城市面貌。 正确认识和处理房地产业与地区经济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 国国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以及历史、文化、人口等各种 社会经济因素各不相同,由此造成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 平衡又导致了各地区(包括东、中、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业 发展的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天津、江苏、 浙江等地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 场经济比较发达。同时,这些地区房地产业发展快,也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进 步发展,这种良性互动的态势,印证了房地产业与地区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所 以,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但要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而且还必须与地区经 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相协调 第二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内涵 支柱产业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又被称为“主导产业”。比较完整地提出 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年罗斯托在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 书中,采用部门分析方法,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其在经济增长中所作的贡 献划分为三类,即主要增长部门、补充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他认为,经济 “起飞阶段”是一种产业革命,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法的剧烈变革。在这一阶段 要建立起能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因为起飞阶段需要发展的产业很多, 但资金十分有限,要实现起飞,就应当采取“部门不平衡发展”战略。将有限的 资金用于发展具有联系效应的主要产业,建立起“主导产业部门”,通过主导部 门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形成主导部门的条件是,这个部门必须在国民经济 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必须有技术创新和迅速应用新技 术的能力,必须能够通过自身的发展对其他产业部门起到带动作用。罗斯托所说 的“主导部门”是指导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先导部门,它采用了新技术,本 身有很高的增长率,并且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它的优先发展 能带动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增长。主导产业犹如房屋的支柱, 它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部门,由此,后人普遍把它称之为支柱产业,在国 际上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应用
11 设,改变城市面貌。 正确认识和处理房地产业与地区经济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 国国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以及历史、文化、人口等各种 社会经济因素各不相同,由此造成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 平衡又导致了各地区(包括东、中、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业 发展的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天津、江苏、 浙江等地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 场经济比较发达。同时,这些地区房地产业发展快,也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这种良性互动的态势,印证了房地产业与地区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所 以,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但要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而且还必须与地区经 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相协调。 第二节 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支柱产业 一、支柱产业的内涵 支柱产业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又被称为“主导产业”。比较完整地提出 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 年罗斯托在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 一书中,采用部门分析方法,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其在经济增长中所作的贡 献划分为三类,即主要增长部门、补充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他认为,经济 “起飞阶段”是一种产业革命,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法的剧烈变革。在这一阶段 要建立起能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因为起飞阶段需要发展的产业很多, 但资金十分有限,要实现起飞,就应当采取“部门不平衡发展”战略。将有限的 资金用于发展具有联系效应的主要产业,建立起“主导产业部门”,通过主导部 门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形成主导部门的条件是,这个部门必须在国民经济 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必须有技术创新和迅速应用新技 术的能力,必须能够通过自身的发展对其他产业部门起到带动作用。罗斯托所说 的“主导部门”是指导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先导部门,它采用了新技术,本 身有很高的增长率,并且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它的优先发展 能带动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增长。主导产业犹如房屋的支柱, 它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部门,由此,后人普遍把它称之为支柱产业,在国 际上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应用
《辞海》(1999年版)“支柱产业”条目作了如下概括:“支撑经济发展的 关键产业部门,如房屋的支柱,故称。有以下特点:(1)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2)具有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和较高的需求弹 性。(3)生产率能保持持续和迅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4)能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国内对支 柱产业较为完整的表述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论述,简要概括如下:所谓支柱产业,是指一国的产业 结构中,该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大的市 场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 着重大影响作用的关键产业部门。 这个定义包括四层涵义 一是指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增加值在GDP中占有 较大比重,一般占6%-8%左右。如果达不到一定比重,就不能显示该产业的地 位和作用,也就不能成其为支柱产业。当然支柱产业的量化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 准,可以高于8%,也可以略低于6%,美国20世纪中叶,在把钢铁、汽车、房 屋建筑业称为三大支柱产业时,1960年钢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 汽车业占GDP的比重为67%,房屋建筑业占GDP的比重为54%。有一种观点 认为,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定要达到10%才能成为支柱产业。这种观 点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无论是国际国内,在产业定位时,并没有把某产业的 增加值一定要达到GDP10%的比重,作为支柱产业的标准。同时,支柱产业本 身也有一个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我们只能从总体上进行 量化研究,决不能把它绝对化。 二是指该产业的科技含量较高,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现先进生产力的 要求。一方面,由于其科技含量高的优势,能吸引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经济资 源和劳动要素投入本产业;另一方面,又能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社会生 产力提高,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三是指该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属 于重点发展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市场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 制约因素,作为支柱产业,它的产品必须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支撑,并且有巨大的 市场发展潜力,广阔的增长空间。一个产业如果其市场容量大,潜在的需求看好, 那么,该产业不但总产量会持续增加,而且其生产率水平也会不断提高,随之
12 《辞海》(1999 年版)“支柱产业”条目作了如下概括:“支撑经济发展的 关键产业部门,如房屋的支柱,故称。有以下特点:(1)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2)具有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和较高的需求弹 性。(3)生产率能保持持续和迅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4)能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国内对支 柱产业较为完整的表述。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论述,简要概括如下:所谓支柱产业,是指一国的产业 结构中,该产业的增加值在 GDP 中占有较大比重;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大的市 场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 着重大影响作用的关键产业部门。 这个定义包括四层涵义: 一是指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增加值在 GDP 中占有 较大比重,一般占 6%—8%左右。如果达不到一定比重,就不能显示该产业的地 位和作用,也就不能成其为支柱产业。当然支柱产业的量化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 准,可以高于 8%,也可以略低于 6%,美国 20 世纪中叶,在把钢铁、汽车、房 屋建筑业称为三大支柱产业时,1960 年钢铁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7%, 汽车业占 GDP 的比重为 6.7%,房屋建筑业占 GDP 的比重为 5.4%。有一种观点 认为,房地产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一定要达到 10%才能成为支柱产业。这种观 点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无论是国际国内,在产业定位时,并没有把某产业的 增加值一定要达到 GDP10%的比重,作为支柱产业的标准。同时,支柱产业本 身也有一个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我们只能从总体上进行 量化研究,决不能把它绝对化。 二是指该产业的科技含量较高,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现先进生产力的 要求。一方面,由于其科技含量高的优势,能吸引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经济资 源和劳动要素投入本产业;另一方面,又能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社会生 产力提高,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三是指该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属 于重点发展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市场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 制约因素,作为支柱产业,它的产品必须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支撑,并且有巨大的 市场发展潜力,广阔的增长空间。一个产业如果其市场容量大,潜在的需求看好, 那么,该产业不但总产量会持续增加,而且其生产率水平也会不断提高,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