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童加 ·4、决策思路与法律论证 贝克意义上的风险社会有两大特征: ①不断扩散的人为不确定性逻辑 ②社会结构、制度和关系向更为复杂、偶然和分 裂状态转变
• 4、决策思路与法律论证 贝克意义上的风险社会有两大特征: 不断扩散的人为不确定性逻辑 社会结构、制度和关系向更为复杂、偶然和分 裂状态转变
当代风险社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中产生 了两大问题: ①不断变化和组合的特定阶层和利益群体,带来 了即使是议题导向的治理,也仍面临过程中的成 份断裂、认同错位等异常化现象,相应的法律治 理的难度在急速上升,亟待修复; ②整体的法律治理过程分散化,加之风险结果不 可预知的放大效应,导致微小的局部变化就可能 会引发严重的整体振荡,需要协调
当代风险社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中产生 了两大问题: 不断变化和组合的特定阶层和利益群体,带来 了即使是议题导向的治理,也仍面临过程中的成 份断裂、认同错位等异常化现象,相应的法律治 理的难度在急速上升,亟待修复; 整体的法律治理过程分散化,加之风险结果不 可预知的放大效应,导致微小的局部变化就可能 会引发严重的整体振荡,需要协调
克服现代风险社会下法律理性决策所遇到的难点, 相对于获取结论,法律论证将更加显得必要。其 可能的解决之道: ①从风险治理的修复性来看,依据法律规则的理 性决策,面对成份断裂、认同错位等异常化现象, 转向以议题为中心展开的沟通与商谈,能否权衡 与切换于并不是平行或非此即彼的多套规则或运 行机制之间,把握机会主义与规测治理的界限, 以提供出修复性的解决方案?
克服现代风险社会下法律理性决策所遇到的难点, 相对于获取结论,法律论证将更加显得必要。其 可能的解决之道: 从风险治理的修复性来看,依据法律规则的理 性决策,面对成份断裂、认同错位等异常化现象, 转向以议题为中心展开的沟通与商谈,能否权衡 与切换于并不是平行或非此即彼的多套规则或运 行机制之间,把握机会主义与规则治理的界限, 以提供出修复性的解决方案?
②从风险治理的协调性分析,纠纷解决中的执法 者,究竟应是进行分散化的后果论辩,从事先评 估可能产生的后果中选择最有吸引力的裁判或决 策,还是更为强调过程中协调一致的规范论证, 甄别事实能否依据规范性标准纳入某一类型,进 而作出类型决策?
从风险治理的协调性分析,纠纷解决中的执法 者,究竟应是进行分散化的后果论辩,从事先评 估可能产生的后果中选择最有吸引力的裁判或决 策,还是更为强调过程中协调一致的规范论证, 甄别事实能否依据规范性标准纳入某一类型,进 而作出类型决策?
4、冠华公司诉市管委会等土地出让案 案情:1996年某市开发区管委会与某公司签订 《土地出让合同》,以每亩13.5万元价格分期出 让该市解放南路西侧424亩土地,供住宅小区项 目开发。后某公司如约付款并取得第一期60亩土 地证。1999年某公司与管委会重新签订《土地出 让合同》,国王分局对此合同进行了见证。该合 同约定出让面积缩小为340亩,除第一期外,其 余第二、三期共约280亩以每亩16.8万元价格出让。 后该公司又如约付款并取得第二期100亩土地证 2003年管委会以2002年7月1日国土资源部要求土 地必须招拍挂出让为由,提出第三期180亩应挂 牌出让。该公司不服,就此发生争议并
• 4、冠华公司诉市管委会等土地出让案 案情:1996年某市开发区管委会与某公司签订 《土地出让合同》,以每亩13.5万元价格分期出 让该市解放南路西侧424亩土地,供住宅小区项 目开发。后某公司如约付款并取得第一期60亩土 地证。1999年某公司与管委会重新签订《土地出 让合同》,国土分局对此合同进行了见证。该合 同约定出让面积缩小为340亩,除第一期外,其 余第二、三期共约280亩以每亩16.8万元价格出让。 后该公司又如约付款并取得第二期100亩土地证。 2003年管委会以2002年7月1日国土资源部要求土 地必须招拍挂出让为由,提出第三期180亩应挂 牌出让。该公司不服,就此发生争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