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0年中考语文写作素材一一人物传记 王传福:搏击商海创大业 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身家亿万的集团公司总裁,从26岁的国家级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到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2003年,他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 誓要成为汽车大王…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商界奇才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 总裁王传福。 对他成功演绎的创业神话,众多人士认为答案是智慧、精练和汗水,而他自己则认为:“创 业的根本是要有眼光,敢于冒险,敢于挑战。” 成功需要有冒险精神 成立一个公司并不难,生产一个产品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尽可能小的投入演变为尽可 能大的产出。这就需要眼光,需要冒险。很多人创业失败不在于缺乏资金,而在于缺乏眼光 和冒险精神。王传福拥有的最大的资本,就是战略眼光和冒险精神, 起铺扬帆远航 1987年,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毕业,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攻读研究生。5年后 26岁的王传福被破格委以研究院301室副主任的重任。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 池有限公司,王传福成为公司总经理。 在有了一定的企业经营和电池生产的实际经验后,王传福发现,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 池行业里,要花2万~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国内电池产业随着移动电话的“井喷”方 兴未艾。作为研究电池方面的专家,眼光敏锐独到的王传福心动眼热,他坚信,技术不是什 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干出大事业。 就在王传福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诧咋舌的大胆而又冒险的决定: 辞去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脱离具有强大背景的“靠山”自己单干。这在一般人看来 无疑是太冒险。但王传福有自己的见解:在中国,产品只要进入家庭,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 市场。他坚信电池产业在中国一定大有作为 诚如他所说:最灿烂的风景总在悬崖峭壁,富贵总在险境中凸现。于是,1995年2月,深 圳乍暖还寒,王传福向做投资管理的表哥吕向阳那里借了250万元钱,毅然决然地注册成立 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领着20多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扬帆起航了 移动电话充电电池一直是日本人的一统天下,我国其时只能买些电芯搞组装。当时,日 本的三洋、索尼、东芝、松下等电池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电池市场。中国仅有的几家 移动电话电池生产商,都是在国外购买电芯,然后在国内组装出售,利润微薄。研究电池出 身的王传福敏锐地意识到:提高利润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掌握电池的核心技术?D?D电芯。 于是,他将有限的资金投到了电芯的研发上
1 备战 2010 年中考语文写作素材――人物传记 王传福:搏击商海创大业 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身家亿万的集团公司总裁,从 26 岁的国家级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到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 3.38 亿美元的财富;2003 年,他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 誓要成为汽车大王……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商界奇才,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 总裁王传福。 对他成功演绎的创业神话,众多人士认为答案是智慧、精练和汗水,而他自己则认为:“创 业的根本是要有眼光,敢于冒险,敢于挑战。” 成功需要有冒险精神 成立一个公司并不难,生产一个产品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尽可能小的投入演变为尽可 能大的产出。这就需要眼光,需要冒险。很多人创业失败不在于缺乏资金,而在于缺乏眼光 和冒险精神。王传福拥有的最大的资本,就是战略眼光和冒险精神。 起锚扬帆远航 1987 年,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毕业,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攻读研究生。5 年后, 26 岁的王传福被破格委以研究院 301 室副主任的重任。1993 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 池有限公司,王传福成为公司总经理。 在有了一定的企业经营和电池生产的实际经验后,王传福发现,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 池行业里,要花 2 万~3 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国内电池产业随着移动电话的“井喷”方 兴未艾。作为研究电池方面的专家,眼光敏锐独到的王传福心动眼热,他坚信,技术不是什 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干出大事业。 就在王传福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诧咋舌的大胆而又冒险的决定: 辞去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脱离具有强大背景的“靠山”自己单干。这在一般人看来 无疑是太冒险。但王传福有自己的见解:在中国,产品只要进入家庭,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 市场。他坚信电池产业在中国一定大有作为。 诚如他所说:最灿烂的风景总在悬崖峭壁,富贵总在险境中凸现。于是,1995 年 2 月,深 圳乍暖还寒,王传福向做投资管理的表哥吕向阳那里借了 250 万元钱,毅然决然地注册成立 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领着 20 多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扬帆起航了。 移动电话充电电池一直是日本人的一统天下,我国其时只能买些电芯搞组装。当时,日 本的三洋、索尼、东芝、松下等电池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电池市场。中国仅有的几家 移动电话电池生产商,都是在国外购买电芯,然后在国内组装出售,利润微薄。研究电池出 身的王传福敏锐地意识到:提高利润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掌握电池的核心技术?D?D 电芯。 于是,他将有限的资金投到了电芯的研发上
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就在这时,日本宣布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王传福又抓住了这 个正中下怀的黄金机会,拍着胸口说:“它不造我来造,这是中国电池企业翻身的机会。” 于是决定马上涉足镍镉电池生产。 行船过海逾越险阻 条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元,王传福根本买不起。怎么办?朋友建议说:“不如再 向你表哥或别人借一笔钱吧,不然干脆放弃。”王传福明白,在没有任何效益的前提下,再 借钱很难,只能背水一战,自己解决问题!经过深思熟虑,王传福向员工宣布:“我们利用 自己的人力资源,不买全自动生产线,自己研发半自动半人工的流水线,充分利用我们的 人力优势! 说干就干,王传福和员工们研发出了具有比亚迪特色的生产线,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 那一年,公司卖出3000万块镍镉电池。第二年,比亚迪公司成为台湾无线电话制造商“大霸 的电池供应商,产品大量出口。只用了2年时间,1997年,比亚迪公司的镍镉电池销售量 就达到了1.5亿块,排名世界第四位。 王传福运筹决策成功了,第一次成功使他兴奋莫名,但他认为这只是一小步。不久后,他 看上了锂离子电池,决心向这个领域进军。有业内人士嘲笑他说:“你做镍镉电池可以,因 为日本人放弃了。可现在锂电池领域是日本人的天下,你凭什么和日本跨国公司对决?” 王传福置之一笑,以一贯的魄力毅然前行。2000年,又开始了锂电池的开发。在他的领导 下,公司研发成功一系列核心技术,并一一申请了专利。最终,比亚迪成功跻身锂电池领域。 很快,比亚迪公司的营业额达到25亿元,利润658亿元。随即,比亚迪在香港成功上市 成为国际资本的追逐对象。 苦战八载实至名归 2003年,比亚迪的镍镉电池生产量列世界第一,镍氢电池生产量列世界第二,锂电池生 产量列世界第三。比亚迪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手机电池制造商,王传福则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 电池大王”。 目前,比亚迪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产销量名列全球第二。在镍镉电池领 域,比亚迪全球排名第一,镍氢电池产品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在国际市场上正与日 本三洋一决雌雄。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目前市值150亿。 比亚迪品牌在全球的电池行业内叱咤风云,相继成为摩托罗拉、诺基亚、飞利浦、松下 通用电器等主流企业的电池供应商,比亚迪也因此成为电池领域全球著名品牌 八年创业积累40亿财富小小电池完成资本神话?DD敢于冒险、敢想敢干及当断则断的 作风,为王传福的成功带来了致富的传奇色彩 电池大王造汽车
2 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就在这时,日本宣布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王传福又抓住了这 个正中下怀的黄金机会,拍着胸口说:“它不造我来造,这是中国电池企业翻身的机会。” 于是决定马上涉足镍镉电池生产。 行船过海逾越险阻 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元,王传福根本买不起。怎么办?朋友建议说:“不如再 向你表哥或别人借一笔钱吧,不然干脆放弃。”王传福明白,在没有任何效益的前提下,再 借钱很难,只能背水一战,自己解决问题!经过深思熟虑,王传福向员工宣布:“我们利用 自己的人力资源,不买全自动生产线,自己研发‘半自动半人工’的流水线,充分利用我们的 人力优势!” 说干就干,王传福和员工们研发出了具有比亚迪特色的生产线,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 那一年,公司卖出 3000 万块镍镉电池。第二年,比亚迪公司成为台湾无线电话制造商“大霸” 的电池供应商,产品大量出口。只用了 2 年时间,1997 年,比亚迪公司的镍镉电池销售量 就达到了 1.5 亿块,排名世界第四位。 王传福运筹决策成功了,第一次成功使他兴奋莫名,但他认为这只是一小步。不久后,他 看上了锂离子电池,决心向这个领域进军。有业内人士嘲笑他说:“你做镍镉电池可以,因 为日本人放弃了。可现在锂电池领域是日本人的天下,你凭什么和日本跨国公司对决?” 王传福置之一笑,以一贯的魄力毅然前行。2000 年,又开始了锂电池的开发。在他的领导 下,公司研发成功一系列核心技术,并一一申请了专利。最终,比亚迪成功跻身锂电池领域。 很快,比亚迪公司的营业额达到 25 亿元,利润 6.58 亿元。随即,比亚迪在香港成功上市, 成为国际资本的追逐对象。 苦战八载实至名归 2003 年,比亚迪的镍镉电池生产量列世界第一,镍氢电池生产量列世界第二,锂电池生 产量列世界第三。比亚迪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手机电池制造商,王传福则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 “电池大王”。 目前,比亚迪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产销量名列全球第二。在镍镉电池领 域,比亚迪全球排名第一,镍氢电池产品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在国际市场上正与日 本三洋一决雌雄。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目前市值 150 亿。 比亚迪品牌在全球的电池行业内叱咤风云,相继成为摩托罗拉、诺基亚、飞利浦、松下、 通用电器等主流企业的电池供应商,比亚迪也因此成为电池领域全球著名品牌…… 八年创业积累 40 亿财富,小小电池完成资本神话?D?D 敢于冒险、敢想敢干及当断则断的 作风,为王传福的成功带来了致富的传奇色彩。 电池大王造汽车
机遇和挑战本就是一对挛生姊妹或兄弟把握每一次机遇,就等于迎接每一次挑战。如成功 地把握一次次机遇,胜利地写下一次次的挑战,就会到达一个个成功的彼岸,登上一次次辉煌 的制高点。这就是王传福拥有充满魄力和魅力的精彩人生。 王传福在财经界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2006年先是以资产3.28亿美元登上美国《福 布斯》杂志的中国大陆百富榜”,位列第13位,随后又在11月份荣获美国《商业周刊》授 予的“亚洲之星”称号。“电池大王”王传福之所以在成为焦点,主要原因是这位37岁的富豪 2006年来了个“华丽转身”,投入20多亿元巨资,打造他的比亚迪汽车王国。 沧海横流再度远航 12年弹指一挥间,王传福摇身变成“电池大王”,2006年再华丽转身投入20多亿元巨资, 打造他的比亚迪汽车王国,成为“汽车之子”,先后获得了“亚太最具创造力之华商领袖”深圳 市市长奖”等荣誉。 王传福在电池业的成功,人们对他的冒险创业赞许有加。仅仅在电池生产领域如鱼得水 还不够,王传福又把眼光瞄向了汽车业。然而投巨资涉足汽车业的再次挑战,行业内外无不 为他捏着一把汗,称是疯狂之举。 2003年1月,王传福纵横捭阖,当机立断斥巨资2.7亿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公司,4月, 秦川正式更名为比亚迪汽车公司,总投资达20亿元人民币,预计年产汽车20万辆。成为第 家收购国有汽车企业的民营企业。 此时,比亚迪股票在香港股市的价格一跌再跌?DD投资者们觉得“电池大王”疯了!可是, 王传福任凭风吹浪打,却岿然不动,一路追加投资。收购秦川汽车的第一年,他依靠“秦川 原有的福莱尔品牌,陆续推出了加宽型、三厢福莱尔轿车等多款新车。当年年底,他公开销 售了105万辆车,全年收入5亿元,利润为1000多万元,使“秦川”利润翻倍。 百折不挠无可匹敌 取得了开门红,王传福再走险招:制造比亚迪自己品牌的电动汽车!此消息一经传出 境外基金会觉得不可思议,直言不讳地说:“你刚踏进汽车业,根本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 研发新车。我们不会支持一个不自量力的人!” 王传福也不卑不亢地回答:“街上到处是外国进口的车,但外国车是按照他们的人体工程 学和生活习惯设计的。我是中国人,懂得中国人的习惯和需要,我要制造中国人的车,要制 造属于比亚迪自己的电动汽车 王传福能够成功吗?世界汽车业位列三甲的美国通用汽车,也曾研发过电动汽车,可最 终放弃,王传福又有什么本事比美国通用做得更好?业内专家公认,电动汽车确实具有远大 的前途,但想在中国市场第一个吃螃蟹,可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顶着舆论压力,王传福一意孤行。比亚迪的研发团队在经过一系列的试制和波折后,终 于开发出了第一部电动汽车,又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改进,由比亚迪上海研发中心推出的新
3 机遇和挑战本就是一对挛生姊妹或兄弟,把握每一次机遇,就等于迎接每一次挑战。如成功 地把握一次次机遇,胜利地写下一次次的挑战,就会到达一个个成功的彼岸,登上一次次辉煌 的制高点。这就是王传福拥有充满魄力和魅力的精彩人生。 王传福在财经界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2006 年先是以资产 3.28 亿美元登上美国《福 布斯》杂志的“中国大陆百富榜”,位列第 13 位,随后又在 11 月份荣获美国《商业周刊》授 予的“亚洲之星”称号。“电池大王”王传福之所以在成为焦点,主要原因是这位 37 岁的富豪 2006 年来了个“华丽转身”,投入 20 多亿元巨资,打造他的比亚迪汽车王国。 沧海横流再度远航 12 年弹指一挥间,王传福摇身变成“电池大王”,2006 年再华丽转身投入 20 多亿元巨资, 打造他的比亚迪汽车王国,成为“汽车之子”,先后获得了“亚太最具创造力之华商领袖”“深圳 市市长奖”等荣誉。 王传福在电池业的成功,人们对他的冒险创业赞许有加。仅仅在电池生产领域如鱼得水 还不够,王传福又把眼光瞄向了汽车业。然而投巨资涉足汽车业的再次挑战,行业内外无不 为他捏着一把汗,称是疯狂之举。 2003 年 1 月,王传福纵横捭阖,当机立断斥巨资 2.7 亿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公司,4 月, 秦川正式更名为比亚迪汽车公司,总投资达 20 亿元人民币,预计年产汽车 20 万辆。成为第 一家收购国有汽车企业的民营企业。 此时,比亚迪股票在香港股市的价格一跌再跌?D?D 投资者们觉得“电池大王”疯了!可是, 王传福任凭风吹浪打,却岿然不动,一路追加投资。收购秦川汽车的第一年,他依靠“秦川” 原有的福莱尔品牌,陆续推出了加宽型、三厢福莱尔轿车等多款新车。当年年底,他公开销 售了 105 万辆车,全年收入 5 亿元,利润为 1000 多万元,使“秦川”利润翻倍。 百折不挠无可匹敌 取得了开门红,王传福再走险招:制造比亚迪自己品牌的电动汽车!此消息一经传出, 境外基金会觉得不可思议,直言不讳地说:“你刚踏进汽车业,根本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 研发新车。我们不会支持一个不自量力的人!” 王传福也不卑不亢地回答:“街上到处是外国进口的车,但外国车是按照他们的人体工程 学和生活习惯设计的。我是中国人,懂得中国人的习惯和需要,我要制造中国人的车,要制 造属于比亚迪自己的电动汽车!” 王传福能够成功吗?世界汽车业位列三甲的美国通用汽车,也曾研发过电动汽车,可最 终放弃,王传福又有什么本事比美国通用做得更好?业内专家公认,电动汽车确实具有远大 的前途,但想在中国市场第一个吃螃蟹,可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顶着舆论压力,王传福一意孤行。比亚迪的研发团队在经过一系列的试制和波折后,终 于开发出了第一部电动汽车,又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改进,由比亚迪上海研发中心推出的新
代纯电动车,充电一个小时即达到饱满状态,行程达570公里,最高时速达到每小时150 公里,综合数据指标位居世界前列。 秘而不宜一鸣惊人 必欲成事者,当贯注全情,先引而蓄势,后出千钧之发!把时间切换到2005年4月16 日,再拉近到比亚迪一直藏在闺中的新车F3走下生产线。“我们虽然目前在汽车行业内还是 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但我们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国际化公司之一。我们经历过最残酷的国 际化竞争、击败了最强大的国际对手,体验过胜利的喜悦。我们还想在汽车领域内再次品尝 下那种成功的甜美!”这是王传福这个被称为“制造业基因携带者”的比亚迪的灵魂人物在 F3下线现场的一段动情之言。言之铮铮,掷地有声,透露出中国企业家的自信和追求,也 透露出了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希望和必胜之心。 新车F3是王传福领导的比亚迪入主秦川汽车之后,比亚迪第一款真正意义的新车。经过 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王传福与制作团队研制出F3的轿车。王传福秘而不宣,没有着急 上市,尽管因此公司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等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钱”,他坚持 以品质和成本为核心。公司对F3进行了一系列的碰撞测试和长跑测试,然后再根据结果进 行各项改进F3到了第9代才正式上市,已经是一款“几乎没有任何缺陷的汽车 只是两年时间,2005年在上海车展上,比亚迪亮出了其精心打造之市场利器?D?DF3。这 是比亚迪历经3年时间精心打造而成的一款中级家庭轿车。今年,是比亚迪进入汽车领域第 3个年头。一季度,比亚迪F3夺得了“三冠王”,受到业界普遍关注:二季度,在我国整车 关税下调、油价上涨,车市进入淡季、众多车型价格纷纷跳水的市场背景下,比亚迪F3继 续保持了旺盛的人气,并以单车半年32500辆的销量,确立中级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2005年9月22日,F3车型发布的第一天,比亚迪的销售展厅里人头攒动,当收到一份份 订单时,王传福的激动溢于言表。作为比亚迪公司第一辆正式上市的车,能够得到客户和市 场的信赖认可,这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啊。当天F3汽车的销售加上订单,比预算超出了 2000辆,大获成功 如今,F3仍在持续热销。从2006年年初到6月,比亚迪汽车销售达到了3.2万台。之前 度反对的境外基金会也重新表示支持,说:“王传福的确让我们吃惊,他所做的一切,都 太成功了!”这正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壮志未竟誓不罢休 今年比亚迪亮出了更为响亮的口号:“比亚迪的目标,是要在10年内,做中国自主品牌 汽车的老大。”王传福的思路是:在当今能耗紧张迫切需要开辟新型汽车的局面下,比亚迪 通过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电动汽车第一品牌 如今,这位新生电动汽车业的先行者王传福,已把眼光瞄向了未来:“2008年奥运会是绿 色奧运,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更能体现绿色奥运的含义。想必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会用法律 使电动车进入商业化
4 一代纯电动车,充电一个小时即达到饱满状态,行程达 570 公里,最高时速达到每小时 150 公里,综合数据指标位居世界前列。 秘而不宣一鸣惊人 必欲成事者,当贯注全情,先引而蓄势,后出千钧之发!把时间切换到 2005 年 4 月 16 日,再拉近到比亚迪一直藏在闺中的新车 F3 走下生产线。“我们虽然目前在汽车行业内还是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但我们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国际化公司之一。我们经历过最残酷的国 际化竞争、击败了最强大的国际对手,体验过胜利的喜悦。我们还想在汽车领域内再次品尝 一下那种成功的甜美!”这是王传福这个被称为“制造业基因携带者”的比亚迪的灵魂人物在 F3 下线现场的一段动情之言。言之铮铮,掷地有声,透露出中国企业家的自信和追求,也 透露出了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希望和必胜之心。 新车 F3 是王传福领导的比亚迪入主秦川汽车之后,比亚迪第一款真正意义的新车。经过 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王传福与制作团队研制出 F3 的轿车。王传福秘而不宣,没有着急 上市,尽管因此公司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等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钱”,他坚持 以品质和成本为核心。公司对 F3 进行了一系列的碰撞测试和长跑测试,然后再根据结果进 行各项改进,F3 到了第 9 代才正式上市,已经是一款“几乎没有任何缺陷的汽车”。 只是两年时间,2005 年在上海车展上,比亚迪亮出了其精心打造之市场利器?D?DF3。这 是比亚迪历经 3 年时间精心打造而成的一款中级家庭轿车。今年,是比亚迪进入汽车领域第 3 个年头。一季度,比亚迪 F3 夺得了“三冠王”,受到业界普遍关注;二季度,在我国整车 关税下调、油价上涨,车市进入淡季、众多车型价格纷纷跳水的市场背景下,比亚迪 F3 继 续保持了旺盛的人气,并以单车半年 32500 辆的销量,确立中级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2005 年 9 月 22 日,F3 车型发布的第一天,比亚迪的销售展厅里人头攒动,当收到一份份 订单时,王传福的激动溢于言表。作为比亚迪公司第一辆正式上市的车,能够得到客户和市 场的信赖认可,这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啊。当天 F3 汽车的销售加上订单,比预算超出了 2000 辆,大获成功。 如今,F3 仍在持续热销。从 2006 年年初到 6 月,比亚迪汽车销售达到了 3.2 万台。之前 一度反对的境外基金会也重新表示支持,说:“王传福的确让我们吃惊,他所做的一切,都 太成功了!”这正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壮志未竟誓不罢休 今年比亚迪亮出了更为响亮的口号:“比亚迪的目标,是要在 10 年内,做中国自主品牌 汽车的老大。”王传福的思路是:在当今能耗紧张迫切需要开辟新型汽车的局面下,比亚迪 通过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电动汽车第一品牌。 如今,这位新生电动汽车业的先行者王传福,已把眼光瞄向了未来:“2008 年奥运会是绿 色奥运,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更能体现绿色奥运的含义。想必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会用法律 使电动车进入商业化
为什么要发展电动汽车?他说:“第一,功利地说,我是商人,我看好电动汽车的发展空 间:第二,现实地说,我是电池专家,开发电动汽车我的优势最大,别人竞争不过我;第三, 高尚地说,是社会责任感使然 在和日本企业拼杀中成长起来的“电池大王”王传福,现在已经成了中国汽车业的“未来之 星”。比亚迪硬是凭借耗时三年打造的F3成就了今年中级车中最传奇,并被公认为2006年 汽车业最大的黑马。但其3年前导致比亚迪股价大幅缩水而今,比亚迪集团2006年的财务 报表更是令资本市场重拾信心,纷纷再度追捧。王传福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运筹决策 令人击节叹服!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只要灵魂不屈,就一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这是王传福常挂在口边的名言,在这句话的激励下,他抓紧一切机遇,继续演绎着成功创业 的传奇。 女性科学先驱: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 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 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 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 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 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 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 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 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 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 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 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 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 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 验室工作。 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 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 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 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1914年,镭学 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开始在此主持居里实验室工作,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科 学家。 居里夫人富于牺牲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利用ⅹ光设备诊救伤病员 她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紧张的放射性元素硏究,致使有毒物质侵害了她的健 康,晚年身患多种疾病。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
5 为什么要发展电动汽车?他说:“第一,功利地说,我是商人,我看好电动汽车的发展空 间;第二,现实地说,我是电池专家,开发电动汽车我的优势最大,别人竞争不过我;第三, 高尚地说,是社会责任感使然……” 在和日本企业拼杀中成长起来的“电池大王”王传福,现在已经成了中国汽车业的“未来之 星”。比亚迪硬是凭借耗时三年打造的 F3 成就了今年中级车中最传奇,并被公认为 2006 年 汽车业最大的黑马。但其 3 年前导致比亚迪股价大幅缩水,而今,比亚迪集团 2006 年的财务 报表更是令资本市场重拾信心,纷纷再度追捧。王传福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运筹决策 令人击节叹服!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只要灵魂不屈,就一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这是王传福常挂在口边的名言,在这句话的激励下,他抓紧一切机遇,继续演绎着成功创业 的传奇。 女性科学先驱: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 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居里夫人 1867 年 11 月 7 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 岁丧母、 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 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 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 1893 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 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 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 年两人结了婚。 1897 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 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 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 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 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 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 1898 年到 1902 年四年时间里,坚 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 原子量。1903 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06 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 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 验室工作。 1911 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 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 12 月她又 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 获得奖金 10 种之多、奖章 16 种之多,以及 100 多个名誉头衔。1914 年,镭学 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开始在此主持居里实验室工作,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科 学家。 居里夫人富于牺牲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利用 X 光设备诊救伤病员。 她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紧张的放射性元素研究,致使有毒物质侵害了她的健 康,晚年身患多种疾病。1934 年 7 月 4 日因白血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