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文言文汇编三槐居精校版 三槐居周子良 、(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 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 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 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 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 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 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 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 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 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 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 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 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 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 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 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 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 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 异。封兴子庆为銅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华而少实 我腾跃而上 B.卒不为宗亲求位 为击破沛公军 C.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但以刘日薄西山 D.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其闻道也固先乎君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④人当知足,夸 奢益为观听所讥
2012 高考文言文汇编三槐居精校版 三槐居 周子良 一、(2012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 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 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 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 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 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 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 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 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 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 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 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 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 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 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 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 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 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 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 D.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为华而少实 我腾跃而上 B.卒不为宗亲求位 为击破沛公军 C.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但以刘日薄西山 D.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其闻道也固先乎君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④人当知足,夸 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⑥应蒙恩泽,兴皆固 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 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 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 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 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字崙(ln)髙,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 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 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 而屈不可伸,逐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 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 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奷民取 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 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 独以私一已之梱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 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chun)立石以纪 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 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gui),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 之诛。必加详报,则已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 其宽贳(shi)。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 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 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 欲为。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徒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 展其足也,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 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①梱(k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⑥应蒙恩泽,兴皆固 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 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 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 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 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 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 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 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 分)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 分)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 分) 二、(2012 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 清] 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字崙(lún)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 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 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 而屈不可伸,逐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 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 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 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 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 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 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chún)立石以纪 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 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guǐ),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 之诛。必加详报,则已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 其宽贳(shì)。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 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 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 欲为。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徒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 展其足也,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 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①稇(kǔ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值母病笃 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乐山之上 D.既为方伯所知 秦王为赵王击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分)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 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 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 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液晶,有机会升迁时却病帮,未能尽展才 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7.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三、(2012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 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 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 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 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 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 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 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 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 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 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 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 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 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 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值母病笃 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乐山之上 D.既为方伯所知 秦王为赵王击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 分)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 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 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 表现 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液晶,有机会升迁时却病帮,未能尽展才 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7.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三、(2012 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 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 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 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 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 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 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 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 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 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 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 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 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 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 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B.景淳竟死 竟 居然 C.反赆以货,遗归 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 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莫舍我 吾宁舍之而受祸 B.然独好周人急 然其行最著 C.恐为他人得 倘育而为风露所感 D.何以为报 妻卧草中以号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仗踵疑门,告曰 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 B.不少见颜面 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C.志其数而封识之 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四、(2012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 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 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置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 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 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盜边 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 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 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 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 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 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 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 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 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 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 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B.景淳竟死 竟: 居然 C.反赆以货,遗归 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 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莫舍我 吾宁舍之而受祸 B.然独好周人急 然其行最著 C.恐为他人得 倘育而为风露所感 D.何以为报 妻卧草中以号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仗踵疑门,告曰 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 B.不少见颜面 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C.志其数而封识之 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四、(2012 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 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 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 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 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 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 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 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 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 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 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 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 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 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 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 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 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 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 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 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C.②④⑤ D.③④⑥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 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 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 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 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五、(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 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 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 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 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 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 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 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 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煕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 “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 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 上有天池沆濬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 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髙,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 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 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 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 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 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 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 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 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五、(2012 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 一 5 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 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 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 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 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 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 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 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 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 “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 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 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 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