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确默写现用教材中的古诗词(含附录)名句,正确默写《2013年浙江省初中 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附录中推荐的古文篇目。层次:a、b、c 古文:20篇《论语读本》 例8: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8)任选六题作答,(9)必做)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6)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7)子曰:“其恕乎! ,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8)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 语述而》) (9)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轻烟淡月;和 诗有色,那是“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艳春光;诗有声 那是“ ”的征战声势。(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诗句作答)
2.正确默写现用教材中的古诗词(含附录)名句,正确默写《2013年浙江省初中 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附录中推荐的古文篇目。层次:a、b、c 古文:20篇 《论语读本》 例8: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⑴-⑻任选六题作答,⑼必做)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6)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7)子曰:“其恕乎! ,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8)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 语·述而》) (9)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轻烟淡月; 诗有色,那是“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艳春光;诗有声, 那是“ , ”的征战声势。(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诗句作答)
地方课程:《话说温州》(八年级)(2011版) 第一章“瓯越民俗”(第一节物用习俗;第二节岁时习俗) 第三章“瓯越文学”(第一节永嘉诗韵;第二节文学名家) 地方课程考试内容不超过试卷总分的5%
地方课程:《话说温州》(八年级)(2011版) 第一章“瓯越民俗”(第一节 物用习俗;第二节 岁时习俗) 第三章“瓯越文学”(第一节 永嘉诗韵;第二节 文学名家) 地方课程考试内容不超过试卷总分的5%
3.了解现用教材涉及的中外名著的内容。层次:a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虛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 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 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课标 语法知识:随文学习,学以致用 重视教材中经典篇目。尽管教师对选材有自主选择权利, 但教材中的部分重要篇目是绕不过去的经典,应该用心教学和 温习,使学生对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第四学段(初中)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时,可以对过去所接 触的各种语文常识作一个梳理、归纳,在大量阅读的前提下, 不排斥让学生对知识运用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初步理性的认 知,既巩固已有学习成果,又可在今后举一反三地运用
3.了解现用教材涉及的中外名著的内容。层次:a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 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 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课标 语法知识:随文学习,学以致用 第四学段(初中)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时,可以对过去所接 触的各种语文常识作一个梳理、归纳,在大量阅读的前提下, 不排斥让学生对知识运用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初步理性的认 知,既巩固已有学习成果,又可在今后举一反三地运用。 重视教材中经典篇目。尽管教师对选材有自主选择权利, 但教材中的部分重要篇目是绕不过去的经典,应该用心教学和 温习,使学生对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4.根据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 实际问题。层次:c 2012: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在语文 活动中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 2013:根据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实 际问题
4.根据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 实际问题。层次:c 2012: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在语文 活动中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 2013:根据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实 际问题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以考定教:随意缩压课程 以练定教:深陷题海战术 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以考定教:随意缩压课程 以练定教:深陷题海战术 “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