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二、朗勃特一比尔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2.紫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以摩尔消光系数ε或Iogε为纵坐标。以波长(单位 nm)为横坐标作图得紫外光谱吸收曲线,即紫外光谱图 8 或 4 ga 200240 280320360400 2/nm
第二节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二、朗勃特—比尔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2.紫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以摩尔消光系数ε或Iogε为纵坐标。以波长(单位 nm)为横坐标作图得紫外光谱吸收曲线,即紫外光谱图。 ε 或 Iogε 0 4 8 12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λ / nm
第二节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二、朗勃特一比尔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XIc 15 CH,\ XC=CRCOCH. aCHCOCH CH, 甲醇 甲酵) .3×10aolL sa池 0,1 350 300 A/eD 异丙又丙酮的需外光图
第二节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二、朗勃特—比尔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第二节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二、朗勃特一比尔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在紫外光谱图中常常见到有R、K、B、E等字样, 这是表示不同的吸收带,分别称为R吸收带,K吸收 带,B吸收带和E吸收带。 ○R吸收带为n→元*跃迁引起的吸收带,其特 点是吸收强度弱。εmax<100,吸收峰波长一般 在270nm以上。 ○K吸收带为→*跃迁引起的吸收带,其特 点为吸收峰很强,εmaⅹ〉10000。共轭双键增加, 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εmax也随之增加
第二节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二、朗勃特—比尔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在紫外光谱图中常常见到有R、K、B、E等字样, 这是表示不同的吸收带,分别称为R吸收带,K吸收 带,B吸收带和E吸收带。 R吸收带为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其特 点是吸收强度弱。εmax < 100,吸收峰波长一般 在270nm以上。 K吸收带为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其特 点为吸收峰很强,εmax > 10000。共轭双键增加, 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εmax也随之增加。 n π * π * π
第二节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二、朗勃特一比尔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B吸收带为苯的元*跃迁引起的特 征吸收带,为一宽峰,其波长在230270nm之 间,中心再254nm,ε约为204左右。 ○E吸收带为把苯环看成乙烯键和共轭乙 烯键兀-兀*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第二节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二、朗勃特—比尔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B吸收带为苯的 跃迁引起的特 征吸收带,为一宽峰,其波长在230~270nm之 间,中心再254nm,ε约为204左右。 E吸收带为把苯环看成乙烯键和共轭乙 烯键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π * π π * π
第二节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三、紫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1、基本术语 ◎红移(向红移动):最大吸收峰波长移向长波 ○蓝移(向蓝移动):最大吸收峰波长移向短波。 ○生色基:产生紫外(或可见)吸收的不饱和基团, 如:C=C、C=0、NO2等。 ○助色基:其本身在紫外或可见光区不显吸收,但当 其与生色基相连时,能使后者吸收峰移向长波或吸收强 度增加(或同时两者兼有),如:OH、-NH2、C1等
第二节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三、紫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1、基本术语 红移(向红移动):最大吸收峰波长移向长波。 蓝移(向蓝移动):最大吸收峰波长移向短波。 生色基:产生紫外(或可见)吸收的不饱和基团, 如:C=C、C=O、NO2等。 助色基:其本身在紫外或可见光区不显吸收,但当 其与生色基相连时,能使后者吸收峰移向长波或吸收强 度增加(或同时两者兼有),如:-OH、-NH2、C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