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8学年第二学期 2008年初二年级单元测验语文学科试题 阅读理解 题号积累运用 (-)(=)(≡)(四) 综合性学习作文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四部分,共8页,计23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得分评卷人 、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的空格中。(任选4个)(2分) 晚上,花园内灯火辉煌,蓦地,从空中传来阵阵隆隆的hong响声,似闷雷惊zhe,寻声 追去,但见一组组五彩缤纷的焰火如朵朵色彩斑lan的菊花于苍qong下,堪与园内的各种花 儿相pl美。 (摘自2006年6月《文化周刊》)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黔娄之妻有言: 。(《五柳先生传》) (2)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4)杜牧的《赤壁》中,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5) 随君直到夜郎西 (6)人生自古谁无死 (7)望西都,意踌躇。 (8) 西出阳关无故人。 (9)春蚕到死丝方尽 (10) 草色遥看近却无。 3、解释下面文段中的加点字。(2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第1页共12页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第 1 页 共 12 页 2008 年初二年级单元测验语文学科试题 题 号 积累运用 阅读理解 综合性学习 作 文 总 分 (一) (二) (三) (四) 得 分 本试卷分四部分,共 8 页,计 23 题。总分值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共 20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的空格中。(任选 4 个)(2 分) 晚上,花园内灯火辉煌,蓦地,从空中传来阵阵隆隆的 hōng 响声,似闷雷惊 zhé,寻声 追去,但见一组组五彩缤纷的焰火如朵朵色彩斑 lán 的菊花于苍 qióng 下,堪与园内的各种花 儿相 pì美。 (摘自 2006 年 6 月《文化周刊》) 2、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1)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柳先生传》) (2) ,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 (4)杜牧的《赤壁》中,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5) ,随君直到夜郎西。 (6)人生自古谁无死, 。 (7)望西都,意踌躇。 , 。 (8) ,西出阳关无故人。 (9)春蚕到死丝方尽, 。 (10) ,草色遥看近却无。 3、解释下面文段中的加点字。(2 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友情提示: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2007208学年第二学期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①许 ②会: ③期 ④晏如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他的家乡是吉林省铁岭市人。”这个句子是病句,修改时须去掉“是” B.“弟弟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修改这个病句只要把“而且”改成“但是”就行了 C.“这样就达到了避免产生阻力。”修改这个病句时须在“阻力”后加上“作用”。 D.“全班同学都做出了这道令人费解的数学题。”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5、名著阅读。(2分) 下面是一首新浪网某论坛上一网友的《西游记》人物评价诗,请你从“孙悟空”、“猪八戒 “沙和尚”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模仿示例,运用书中情节进行反驳。 《西游记》人物评价诗 唐三奘,懦夫一个;行者孙,野猴一只 猪八戒,蠢猪一头;沙和尚,忍者一位; (选自“新浪”某论坛) 示例:唐三奘带领徒弟,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最终取回了真经。 何为懦夫! 6、“快餐”(英语中称" fast food"),是80年代的外来语。全球化趋势给我们带来“快餐” 的同时也带来了“快餐文化”。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说说“快餐文化”的内涵。(2分) 材料一:耗资3亿美元打造的《指环王》成功“加冕”奥斯卡,它完全秉承了纯商业 电影的模式,注重技术的元素,注重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震撼,让人感叹好莱坞“造梦”方 式的出神入化之时,却难以令人心灵震撼。只因模式化的情节,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穿 帮”镜头。 材料二:周星驰《大话西游》里面的一句台词“如果一定要加个期限,那就是一万年” 已在很多部电视剧中重复;有个青春舂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于是报刊以“将ⅹx进行到 底”为题的报道屡见不鲜;随电影《指环王》而生的同名游戏也进入玩家眼帘。 材料三:《红楼梦》这部"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巨著已被改编成抛珠洒泪的脂粉之作 《飘》这部南北战争的壮丽史诗也被压缩成类似琼瑶《一帘幽梦》式的爱情故事。 材料四:在大学生中进行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比例的调查,有60%以上的大学生未完整 阅读过任何一部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或任何一部西方名著。知道海涅、泰戈尔的人很少;知道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和《西游记》,但经常把它们的作者张冠李戴 第2页共12页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第 2 页 共 12 页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①许.: ②会.: ③期.: ④晏如..: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他的家乡是吉林省铁岭市人。”这个句子是病句,修改时须去掉“是”。 B.“弟弟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修改这个病句只要把“而且”改成“但是”就行了。 C.“这样就达到了避免产生阻力。”修改这个病句时须在“阻力”后加上“作用”。 D.“全班同学都做出了这道令人费解的数学题。”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5、名著阅读。(2 分) 下面是一首新浪网某论坛上一网友的《西游记》人物评价诗,请你从“孙悟空”、“猪八戒”、 “沙和尚”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模仿示例,运用书中情节进行反驳。 《西游记》人物评价诗 唐三奘,懦夫一个;行者孙,野猴一只; 猪八戒,蠢猪一头;沙和尚,忍者一位; …… (选自“新浪”某论坛) 示例:唐三奘带领徒弟,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最终取回了真经。 何为懦夫! 6、“快餐”(英语中称"fast food"),是 80 年代的外来语。全球化趋势给我们带来“快餐” 的同时也带来了“快餐文化”。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说说 “快餐文化”的内涵。(2 分) 材料一:耗资 3 亿美元打造的《指环王》成功“加冕”奥斯卡,它完全秉承了纯商业 电影的模式,注重技术的元素,注重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震撼,让人感叹好莱坞“造梦”方 式的出神入化之时,却难以令人心灵震撼。只因模式化的情节,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穿 帮”镜头。 材料二:周星驰《大话西游》里面的一句台词“如果一定要加个期限,那就是一万年” 已在很多部电视剧中重复;有个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于是报刊以“将××进行到 底”为题的报道屡见不鲜;随电影《指环王》而生的同名游戏也进入玩家眼帘。 材料三:《红楼梦》这部“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巨著已被改编成抛珠洒泪的脂粉之作; 《飘》这部南北战争的壮丽史诗也被压缩成类似琼瑶《一帘幽梦》式的爱情故事。 材料四:在大学生中进行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比例的调查,有60%以上的大学生未完整 阅读过任何一部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或任何一部西方名著。知道海涅、泰戈尔的人很少;知道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和《西游记》,但经常把它们的作者张冠李戴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共34分) (一)古诗文鉴赏(共2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 7、对这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 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 达旦”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 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 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8-11题。(11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干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 则干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己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 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风烟俱净( (2)任意东西 (3)急湍甚箭( (4)横柯上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任选一处。)(2分) 10、根据要求填空:(4分) 第3页共12页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第 3 页 共 12 页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共 34 分) (一) 古诗文鉴赏(共 2 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对这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 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 达旦”。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 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 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 8-11 题。(11 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 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 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风烟俱.净 ( ) (2)任意东.西.( ) (3)急湍甚.箭 ( ) (4)横柯.上蔽( )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任选一处。)(2 分) 10、根据要求填空:(4 分)
2007208学年第二学期 (1)从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视觉 听觉: (2)作者描绘异水时,描绘出异水的特点是: 描绘奇山的特征是 11、阅读下面短文《答谢中书书》,结合《与朱元思书》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3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注:①谢中书:谢征,字元度,曾为中书鸿胪,故称为“谢中书”。②陶宏景(453~536): 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有《陶隐居集》。③五色:青、红、黄、白、黑。④时 季。⑤夕日:夕阳。颓:落山。⑥鳞:指代鱼。⑦欲界:佛教将众生所住的世界分为欲界、色界、 无色界三界。欲界是食欲、色欲等特盛的众生所住的世界。⑧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 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⑨与:参与,置身其间,有游览欣赏之意。奇:指奇 山异水 (1)文中写一日之美的对偶句是哪一句,请把它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请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在写山水景色上的异同。(2分) 分评卷人 (三)阅读《永远的“二泉映月”》一文,完成12-15题。(9分) 永远的“二泉映月” 一把普通的二胡,普通的琴弦,普通的拉弓,普通的琴架,由于岁月的沧桑,会显得陈旧而 F淡无奇 然而,如果这把普通的二胡能同—个不普通的人物——华彦钧(俗称“瞎孑阿炳”"),能同 支不普通的曲孑——《二泉映月》联系起来,它就会百世流芳,永垂不朽。 这是五十八年前的—个月色清朗的夜晚。在溶溶的月色中,一个单薄的身影正在悠悠的二胡 声中摇曳着。月色是那么地皎洁,月光是那么地清朗,在无锡锡惠公园里的天下第二泉旁边,地 上如同均匀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银又像秋天的晩上造物主悄悄地铺洒的-大片细盐一般的白 霜,周围—一片静谧,只有二胡拉岀的优美的乐曲声在随风飘荡。拉二胡的那位看上去十分落魄、 第4页共12页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第 4 页 共 12 页 (1)从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视觉: 听觉: (2)作者描绘异水时,描绘出异水的特点是: 描绘奇山的特征是: 11、阅读下面短文《答谢中书①书》,结合《与朱元思书》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3 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③。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⑤,沉鳞竞跃⑥。实是欲界之仙都⑦。自康乐以来⑧,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⑨。 注:①谢中书:谢征,字元度,曾为中书鸿胪,故称为“谢中书”。②陶宏景(453~536): 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有《陶隐居集》。③五色:青、红、黄、白、黑。④时: 季。⑤夕日:夕阳。颓:落山。⑥鳞:指代鱼。⑦欲界:佛教将众生所住的世界分为欲界、色界、 无色界三界。欲界是食欲、色欲等特盛的众生所住的世界。⑧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 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⑨与:参与,置身其间,有游览欣赏之意。奇:指奇 山异水。 (1)文中写一日之美的对偶句是哪一句,请把它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2)请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在写山水景色上的异同。(2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永远的“二泉映月”》一文,完成 12-15 题。(9 分) 永远的“二泉映月” 薛汉忠 一把普通的二胡,普通的琴弦,普通的拉弓,普通的琴架,由于岁月的沧桑,会显得陈旧而 平淡无奇。 然而,如果这把普通的二胡能同一个不普通的人物——华彦钧(俗称“瞎子阿炳”),能同 一支不普通的曲子——《二泉映月》联系起来,它就会百世流芳,永垂不朽。 这是五十八年前的一个月色清朗的夜晚。在溶溶的月色中,一个单薄的身影正在悠悠的二胡 声中摇曳着。月色是那么地皎洁,月光是那么地清朗,在无锡锡惠公园里的天下第二泉旁边,地 上如同均匀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银,又像秋天的晚上造物主悄悄地铺洒的一大片细盐一般的白 霜,周围一片静谧,只有二胡拉出的优美的乐曲声在随风飘荡。拉二胡的那位看上去十分落魄
2007208学年第二学期 衣衫不整的人就是华彦钧;他在我们今天大名鼎鼎,家喻户晓,就连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日 本的小泽征二也对他顶礼膜拜,说听阿炳的音乐应该跪着听。可是,在那时,阿炳却是那么卑贱, 那么猥琐。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把他当作音乐家,甚至也不把他当作一个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 他是谁?无锡崇安寺里的一个只会吹吹打打的小道士,一个雷尊殿老道土的私生子,一个像讨饭 样的人… 现在,这个未来要大红大紫的人,这个以后乃至在以后的以后,要被世世代代的无锡人引以 骄傲,誉为“国宝”的人,这个2007年无锡市政府郑重其事地召开会议,决定不惜一年损失3 干万,也要在无锡市中心的闹市区给他保留并花大价钱修葺故居的人,当时是何等地落魄,落魄 到几乎没有人肯正眼瞧他一眼。他现在正倚在天下第二泉旁边的石栏杄上,独自一人,心有惆怅 他慢慢地拉着弓弦,并全身心地沉浸在他自己所演奏的乐曲声中 音乐具有神奇的力量。她可以使年轻的人充满朝气,使中年人活力四溅,使老年人永葆青春, 使小孩子绽开花一般的笑脸。她可以使贫贱的人昂起高傲的头,使失落的人找到自信,使陷于困 境的人看到藏在荆棘后面的鲜花和掌声。阿炳不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也不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 他需要自尊,也珍惜自尊。即使生活非常窘迫,他也不低下昂起的头颅,颤颤抖抖地伸岀那双乞 人怜悯的手。虽然他穿的是—件破长衫,还戴着副断了一条腿的墨镜,看上去像一个叫花子 但他绝对不是一个以乞讨谋生的人。他从来没有随便收取别人施舍的一个铜板。他纯粹靠演奏谋 生,从不向人乞怜。人家叫他演奏,他才演奏,毎当有人高声出钱请他演奏,他心里总是十分满 足,脸上显得很得意。如果你不给钱,他也一样很高兴地弹拉演唱,因为他爱的是音乐,他为音 乐而活着。 阿炳就是阿炳。正因为有了永远的阿炳,才有了永远的《二泉映月》。早在1956年,阿炳 家乡的无锡人民广播电台,就将《二泉映月》作为每晚播出的结束曲;现在,《二泉映月》已经 成了全国二胡比赛的必奏曲;美国波土顿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德国斯图拉特室内乐团、法 国里昂交响乐团都演奏过《二泉映月》。《二泉映月》,现在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瑰宝,而且也 第5页共12页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第 5 页 共 12 页 衣衫不整的人就是华彦钧;他在我们今天大名鼎鼎,家喻户晓,就连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日 本的小泽征二也对他顶礼膜拜,说听阿炳的音乐应该跪着听。可是,在那时,阿炳却是那么卑贱, 那么猥琐。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把他当作音乐家,甚至也不把他当作一个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 他是谁?无锡崇安寺里的一个只会吹吹打打的小道士,一个雷尊殿老道士的私生子,一个像讨饭 一样的人…… 现在,这个未来要大红大紫的人,这个以后乃至在以后的以后,要被世世代代的无锡人引以 骄傲,誉为“国宝”的人,这个 2007 年无锡市政府郑重其事地召开会议,决定不惜一年损失 3 千万,也要在无锡市中心的闹市区给他保留并花大价钱修葺故居的人,当时是何等地落魄,落魄 到几乎没有人肯正眼瞧他一眼。他现在正倚在天下第二泉旁边的石栏杆上,独自一人,心有惆怅, 他慢慢地拉着弓弦,并全身心地沉浸在他自己所演奏的乐曲声中…… 音乐具有神奇的力量。她可以使年轻的人充满朝气,使中年人活力四溅,使老年人永葆青春, 使小孩子绽开花一般的笑脸。她可以使贫贱的人昂起高傲的头,使失落的人找到自信,使陷于困 境的人看到藏在荆棘后面的鲜花和掌声。阿炳不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也不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 他需要自尊,也珍惜自尊。即使生活非常窘迫,他也不低下昂起的头颅,颤颤抖抖地伸出那双乞 人怜悯的手。虽然他穿的是一件破长衫,还戴着一副断了一条腿的墨镜,看上去像一个叫花子、 但他绝对不是一个以乞讨谋生的人。他从来没有随便收取别人施舍的一个铜板。他纯粹靠演奏谋 生,从不向人乞怜。人家叫他演奏,他才演奏,每当有人高声出钱请他演奏,他心里总是十分满 足,脸上显得很得意。如果你不给钱,他也一样很高兴地弹拉演唱,因为他爱的是音乐,他为音 乐而活着。 阿炳就是阿炳。正因为有了永远的阿炳,才有了永远的《二泉映月》。早在 1956 年,阿炳 家乡的无锡人民广播电台,就将《二泉映月》作为每晚播出的结束曲;现在,《二泉映月》已经 成了全国二胡比赛的必奏曲;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德国斯图拉特室内乐团、法 国里昂交响乐团都演奏过《二泉映月》。《二泉映月》,现在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瑰宝,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