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生物安全实验室气流组织宜采用上送下排方式,送风口 和排风口布置应有利于室内可能被污染空气的排出。饲养大动物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气流组织可采用上送上排方式。 5.4.4在生物安全柜操作面或其他有气溶胶产生地点的上方附 近不应设送风口。 5.4.5高效过滤器排风口应设在室内被污染风险最高的区域, 不应有障碍。 5.4,6气流组织上送下排时,高效过滤器排风口下边沿离地面 不宜低于0.1m,且不宜高于0.15m;上边沿高度不宜超过地面 之上0.6m。排风口排风速度不宜大于1m/s。 5.5空调净化系统的部件与材料 5.5.1送、排风高效过滤器均不得使用木制框架。三级和四级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高效过滤器应耐消毒气体的侵蚀,防护 区内淋浴间、化学淋浴间的高效过滤器应防潮。三级和四级生物 安全实验室高效过滤器的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高效空气 过滤器》GB/T13554中的B类。 5.5.2需要消毒的通风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老化、不吸水、 易消毒灭菌的材料制作,并应为整体焊接。 5.5.3排风机外侧的排风管上室外排风口处应安装保护网和防 雨罩。 5.5.4空调设备的选用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不应采用淋水式空气处理机组。当采用表面冷却器时, 通过盘管所在截面的气流速度不宜大于2.0m/s。 2各级空气过滤器前后应安装压差计,测量接管应通畅, 安装严密。 3宜选用干蒸汽加湿器。 4加湿设备与其后的过滤段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 5在空调机组内保持1000Pa的静压值时,箱体漏风率不 应大于2%。 17
5.4.3生物安全实验室气流组织宜采用上送下排方式,送风口 和排风口布置应有利于室内可能被污染空气的排出。饲养大动物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气流组织可采用上送上排方式。 5.4.4在生物安全柜操作面或其他有气溶胶产生地点的上方附 近不应设送风口。 5.4.5高效过滤器排风口应设在室内被污染风险最高的区域, 不应有障碍。 5.4.6气流组织上送下排时,高效过滤器排风口下边沿离地面 不宜低于。.lm,且不宜高于0. 15m;上边沿高度不宜超过地面 之上0. 6m。排风口排风速度不宜大于lm/s, 5.5空调净化系统的部件与材料 5.5.1送、排风高效过滤器均不得使用木制框架。三级和四级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高效过滤器应耐消毒气体的侵蚀,防护 区内淋浴间、化学淋浴间的高效过滤器应防潮。三级和四级生物 安全实验室高效过滤器的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高效空气 过滤器》GB/T13554中的B类。 5.5.2要消毒的通风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老化、不吸水、 易消毒灭菌的材料制作,并应为整体焊接。 排风机外侧的排风管上室外排风口处应安装保护网和防 空调设备的选用应满足下列要求: 不应采用淋水式空气处理机组。当采用表面冷却器时, 通过盘管所在截面的气流速度不宜大于2.Om/s, 2各级空气过滤器前后应安装压差计,测量接管应通畅, 安装严密。 3宜选用干蒸汽加湿器。 4加湿设备与其后的过滤段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 5在空调机组内保持1000Pa的静压值时,箱体漏风率不 应大于2%
6,消声器或消声部件的材料应能耐腐蚀、不产尘和不易附 着灰尘。 7送、排风系统中的中效、高效过滤器不应重复使用。 18
6 着灰尘。 7 消声器或消声部件的材料应能耐腐蚀、不产尘和不易附 送、排风系统中的中效、高效过滤器不应重复使用
6给水排水与气体供应 6.1一般规定 6.1.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给水排水干管、气体管道的干管,应 敷设在技术夹层内。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应少敷设管道,与本 区域无关管道不应穿越。引人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 内的管道宜明敷。 6.1.2给水排水管道穿越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围护结构处应 设可靠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严密性应能满足所在区域的严密 性要求。 6.1.3进出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给水排水和气体管道系统 应不渗漏、耐压、耐温、耐腐蚀。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清洁、维 护和维修明露管道的空间。 6.1.4生物安全实验室使用的高压气体或可燃气体,应有相应 的安全措施。 6.1.5化学淋浴系统中的化学药剂加压泵应一用一备,并应设 置紧急化学淋浴设备,在紧急情况下或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 6.2给 水 6.2.1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给水管道应采取设置倒流防止 器或其他有效的防止回流污染的装置,并且这些装置应设置在辅 助工作区。 6.2.2ABSL-3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宜设置断流水箱,水箱 容积宜按一天的用水量进行计算。 6.2.3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给水管路应以主实 验室为单元设置检修阀门和止回阀。 6.2.4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洗手装置,并宜设置在 19
6给水排水与气体供应 6 . 1 一般规定 6.1.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给水排水干管、气体管道的干管,应 敷设在技术夹层内。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应少敷设管道,与本 区域无关管道不应穿越。引人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 内的管道宜明敷。 6.1.2给水排水管道穿越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围护结构处应 设可靠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严密性应能满足所在区域的严密 性要求。 6.1.3进出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给水排水和气体管道系统 应不渗漏、耐压、耐温、耐腐蚀。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清洁、维 护和维修明露管道的空间。 6.1.4生物安全实验室使用的高压气体或可燃气体,应有相应 的安全措施。 6.1.5化学淋浴系统中的化学药剂加压泵应一用一备,并应设 置紧急化学淋浴设备,在紧急情况下或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 6 . 2 给 水 6.2.1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给水管道应采取设置倒流防止 器或其他有效的防止回流污染的装置,并且这些装置应设置在辅 助工作区。 6.2.2 ABSL3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宜设置断流水箱,水箱 容积宜按一天的用水量进行计算。 6.2.3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给水管路应以主实 验室为单元设置检修阀门和止回阀。 6.2.4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洗手装置,并宜设置在
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洗手装置应 设置在主实验室出口处,对于用水的洗手装置的供水应采用非手 动开关。 6.2.5二级、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紧急冲眼装置。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时,应在30m内 设紧急冲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淋浴装置。 6.2.6ABSL3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淋浴间应根据 工艺要求设置强制淋浴装置。 6.2.7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和需要对笼具、架进行冲洗的动 物实验室应设必要的冲洗设备。 6.2.8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给水管路应涂上区别于一 般水管的醒目的颜色。 6.2.9室内给水管材宜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无毒塑料管等, 管道应可靠连接。 6.3排 水 6.3.1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可在防护区内有排水功能 要求的地面设置地漏,其他地方不宜设地漏。大动物房和解剖 间等处的密闭型地漏内应带活动网框,活动网框应易于取放及 清理。 6.3.2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应根据压差要求设置 存水弯和地漏的水封深度;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排水管 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排水管道水封处必须保 证充满水或消毒液。 6.3.3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排水应进行消毒灭 菌处理。 6.3.4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主实验室应设独立的排水 支管,并应安装阀门。 6.3.5活毒废水处理设备宜设在最低处,便于污水收集和检修。 6.3.6ABSL-2防护区污水的处理装置可采用化学消毒或高温 20
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洗手装置应 设置在主实验室出口处,对于用水的洗手装置的供水应采用非手 动开关。 6.2.5二级、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紧急冲眼装置。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时,应在30m内 设紧急冲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淋浴装置。 6.2.6 ABSL-3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淋浴间应根据 工艺要求设置强制淋浴装置。 6.2.7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和需要对笼具、架进行冲洗的动 物实验室应设必要的冲洗设备。 6.2.8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给水管路应涂上区别于一 般水管的醒目的颜色。 6.2.,室内给水管材宜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无毒塑料管等, 管道应可靠连接。 6 . 3 排 水 6. 3. 1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可在防护区内有排水功能 要求的地面设置地漏,其他地方不宜设地漏。大动物房和解剖 间等处的密闭型地漏内应带活动网框,活动网框应易于取放及 清理。 6.3.2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应根据压差要求设置 存水弯和地漏的水封深度;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排水管 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排水管道水封处必须保 证充满水或消毒液。 6.3.3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排水应进行消毒灭 菌处理。 6.3.4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主实验室应设独立的排水 支管,并应安装阀门。 6.3.5活毒废水处理设备宜设在最低处,便于污水收集和检修。 6.3.6 ABSL-2防护区污水的处理装置可采用化学消毒或高温
灭菌方式。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活毒废水的处理装 置应采用高温灭菌方式。应在适当位置预留采样口和采样操作 空间。 6.3.7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排水系统上的通气管口应单独设 置,不应接入空调通风系统的排风管道。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 验室防护区通气管口应设高效过滤器或其他可靠的消毒装置,同 时应使通气管口四周的通风良好。 6.3.8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辅助工作区的排水,应进行 ·监测、并应采取适当处理措施,以确保排放到市政管网之前达到 排放要求。 6.3.9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排水管线宜明设,并 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便于检查维修。 6.3.10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排水管道宜采用不 锈钢或其他合适的管材、管件。排水管材、管件应满足强度、温 度、耐腐蚀等性能要求。 6.3.11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双扉高压灭菌器的排水应接入防护 区废水排放系统。 6.4气体供应 6.4.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专用气体宜由高压气瓶供给,气瓶宜 设置于辅助工作区,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气点,并应对供气系 统进行监测。 6.4.2所有供气管穿越防护区处应安装防回流装置,用气点应 根据工艺要求设置过滤器。 6.4.3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设置的真空装置,应 有防止真空装置内部被污染的措施;应将真空装置安装在实验 室内。 6.4.4正压服型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同时配备紧急支援气罐,紧 急支援气罐的供气时间不应少于60min/人。 6.4.5供操作人员呼吸使用的气体的压力、流量、含氧量、温 21
灭菌方式。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活毒废水的处理装 置应采用高温灭菌方式。应在适当位置预留采样口和采样操作 空间。 6.3.7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排水系统上的通气管口应单独设 置,不应接人空调通风系统的排风管道。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 验室防护区通气管口应设高效过滤器或其他可靠的消毒装置,同 时应使通气管口四周的通风良好。 6.3.8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辅助工作区的排水,应进行 ’监测.并应采取适当处理措施,以确保排放到市政管网之前达到 排放要求。 6.3.9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排水管线宜明设,并 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便于检查维修。 6.3.10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的排水管道宜采用不 锈钢或其他合适的管材、管件。排水管材、管件应满足强度、温 度、耐腐蚀等性能要求。 6.3.11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双扉高压灭菌器的排水应接人防护 区废水排放系统。 6 . 4 气体供应 6.4.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专用气体宜由高压气瓶供给,气瓶宜 设置于辅助工作区,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气点,并应对供气系 统进行监测。 6.4.2所有供气管穿越防护区处应安装防回流装置,用气点应 根据工艺要求设置过滤器。 6.4.3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区设置的真空装置,应 有防止真空装置内部被污染的措施;应将真空装置安装在实验 室内。 6.4.4正压服型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同时配备紧急支援气罐,紧 急支援气罐的供气时间不应少于60min/人。 6.4.5供操作人员呼吸使用的气体的压力、流量、含氧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