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棉花,80镑用来补偿已被磨损的劳动资料,纱锭等等,60镑用 于工资。假定剩余价值率是100%,而商品产品是8000磅棉纱;这 8000磅棉纱的价值就等于480镑。c+60镑v+60镑m,(1)或600 镑,比如说它是2000个十二小时工作日的货币表现,其中只有 400花费在纺纱过程本身中,而200是剩余劳动。因此,如果每磅 棉纱卖1先令6便士,或者,如果8000磅棉纱卖600镑,那么它 们便是按自己的价值出售。实际上,如果资本家把1磅卖161 5 便 士,或把8000磅卖540镑,那么他便是向买者送了 1 10的礼,相当 于800磅棉纱,或者说比商品的价值便宜 1 10销售商品。剩余价值 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商品按其价值出售,那么同时 也就是实现了剩余价值。已取得商品形式的 (在这种情况下是棉 纱)、已成为现实的200天无酬劳动,通过出卖棉纱不过取得货币 形式。 或者,假定两个资本家互相直接出卖自己的商品 (例如,棉 纱和棉花);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只是充当计算货币。其次,假定在 生产他们的商品的时候使用的劳动量相同,剥削程度也相同;在 这种情况下,虽然双方都只是交换等价物,600镑棉纱的价值和 600镑棉花的价值相交换,但A 先生和B先生都实现了60镑利 润。在交易结束以后,A 拥有棉花形式上的剩余价值60镑,而不 再是棉纱,另一个人B拥有棉纱形式上的剩余价值,而不再是棉 花。他们手里的60镑剩余价值只是改变了使用形式,但它早在交 换以前就已存在。无论在交换以前还是在交换以后,总价值1200 镑都以棉纱和棉花的形式存在。但是交换以后也和交换以前一样, (1) 这里为了表示400镑不变资本等等,将用“400镑c”等等这样的符号,因 为它比第一册上使用的符号 “400 C 镑” 等等更方便。 8 卡 · 马 克 思
磅棉花,80镑用来补偿已被磨损的劳动资料,纱锭等等,60镑用 于工资。假定剩余价值率是100%,而商品产品是8000磅棉纱;这 8000磅棉纱的价值就等于480镑。c+60镑v+60镑m,(1)或600 镑,比如说它是2000个十二小时工作日的货币表现,其中只有 400花费在纺纱过程本身中,而200是剩余劳动。因此,如果每磅 棉纱卖1先令6便士,或者,如果8000磅棉纱卖600镑,那么它 们便是按自己的价值出售。实际上,如果资本家把1磅卖161 5 便 士,或把8000磅卖540镑,那么他便是向买者送了 1 10的礼,相当 于800磅棉纱,或者说比商品的价值便宜 1 10销售商品。剩余价值 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商品按其价值出售,那么同时 也就是实现了剩余价值。已取得商品形式的 (在这种情况下是棉 纱)、已成为现实的200天无酬劳动,通过出卖棉纱不过取得货币 形式。 或者,假定两个资本家互相直接出卖自己的商品 (例如,棉 纱和棉花);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只是充当计算货币。其次,假定在 生产他们的商品的时候使用的劳动量相同,剥削程度也相同;在 这种情况下,虽然双方都只是交换等价物,600镑棉纱的价值和 600镑棉花的价值相交换,但A 先生和B先生都实现了60镑利 润。在交易结束以后,A 拥有棉花形式上的剩余价值60镑,而不 再是棉纱,另一个人B拥有棉纱形式上的剩余价值,而不再是棉 花。他们手里的60镑剩余价值只是改变了使用形式,但它早在交 换以前就已存在。无论在交换以前还是在交换以后,总价值1200 镑都以棉纱和棉花的形式存在。但是交换以后也和交换以前一样, (1) 这里为了表示400镑不变资本等等,将用“400镑c”等等这样的符号,因 为它比第一册上使用的符号 “400 C 镑” 等等更方便。 8 卡 · 马 克 思
这一价值的 1 10,120镑是剩余价值,也就是除剥削相应的劳动力外 不需要两个资本家花费分文的那一价值的数额。劳动有酬或无酬 —— 这种情况对于它创造价值的性质绝对没有任何关系。正因为 这样,A 必然卖给B(而B也卖给A)10 10的商品价值,而他们每 人只支付了这个商品价值的 9 10。 资本家实际上知道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秘密。这一点可以 由他在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行为,由他疯狂追求剩余劳动得到证明。 不过,他虽然不是德奥古利,却过着双重生活4:一种生活是在避 开旁人视线的生产领域,在那里他是主人和统治者;另一种生活 是在公开的市场上,在那里他以买者和卖者的身份出现,和自己 相同的人打交道。这种双重生活在资本家的头脑里产生双重的神 经冲动,从而产生双重的意识。他处在生产领域中的时候所懂得 的东西,他在流通领域中已经不能懂得了。 我们的资本家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占有无酬劳动,无可争辩地 从540镑造出了600镑的价值,从而生产出60镑的剩余价值。预 付的价值额只是由于丧失自己独立的价值形态才获得增殖的能力。 最初预付的540镑货币现在变成了价格为600镑的8000磅 棉纱。这种价格只在观念上是棉纱价值的货币形式,它只有通过 出售棉纱才能实现。虽然它在生产领域中已被生产出来,但是剩 余价值象商品价值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只有在流通领域中才能 实现。促使货币贮藏者把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形式混淆起来的那种 错觉,也使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创造和它转化为金或银混淆起来。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2)由于商品转化为货币对商品的单个卖 (2) 第1册第178页及以下各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第238— 247页]。 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 9
这一价值的 1 10,120镑是剩余价值,也就是除剥削相应的劳动力外 不需要两个资本家花费分文的那一价值的数额。劳动有酬或无酬 —— 这种情况对于它创造价值的性质绝对没有任何关系。正因为 这样,A 必然卖给B(而B也卖给A)10 10的商品价值,而他们每 人只支付了这个商品价值的 9 10。 资本家实际上知道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秘密。这一点可以 由他在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行为,由他疯狂追求剩余劳动得到证明。 不过,他虽然不是德奥古利,却过着双重生活4:一种生活是在避 开旁人视线的生产领域,在那里他是主人和统治者;另一种生活 是在公开的市场上,在那里他以买者和卖者的身份出现,和自己 相同的人打交道。这种双重生活在资本家的头脑里产生双重的神 经冲动,从而产生双重的意识。他处在生产领域中的时候所懂得 的东西,他在流通领域中已经不能懂得了。 我们的资本家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占有无酬劳动,无可争辩地 从540镑造出了600镑的价值,从而生产出60镑的剩余价值。预 付的价值额只是由于丧失自己独立的价值形态才获得增殖的能力。 最初预付的540镑货币现在变成了价格为600镑的8000磅 棉纱。这种价格只在观念上是棉纱价值的货币形式,它只有通过 出售棉纱才能实现。虽然它在生产领域中已被生产出来,但是剩 余价值象商品价值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只有在流通领域中才能 实现。促使货币贮藏者把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形式混淆起来的那种 错觉,也使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创造和它转化为金或银混淆起来。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2)由于商品转化为货币对商品的单个卖 (2) 第1册第178页及以下各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第238— 247页]。 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 9
者来说是一个困难的和充满危险的过程,这种混乱就巩固下来了。 对于大量生产、因而必须大量出售的资本家来说,随着营业规模 的扩大,危险也增加起来。如果他原先没有占有整个工人大军的 剩余产品,那他现在就不需要出卖这种产品。而他恰恰相反,用 他出卖这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来解释对他人劳动产品的占有。不 生产商品而只是盗窃商品的比耳·赛克斯还可以更加天花乱坠地 谈论出售商品的危险。 其次,资本家通过出卖商品来实现从他的工人那里榨取来的 剩余价值的多少,不仅随着市场价格的一般波动而改变。在商品 市场上资本家同 “资本家” 相对立。狡猾对狡猾开始单独决斗。 “海盗和海盗莫相残”,或者象[3]马屠朗·雷尼埃所翻译的那样: “海盗相残,一事无成”5。 假定我们的资本家不得不以590镑销售他那8000磅棉纱。虽 然他生产了60镑剩余价值,但是他只实现50镑剩余价值。他的 剩余产品的六分之一,即1331 3 磅,只不过是为他的伙伴致富而 纺的。你们,不是为了你们自己6。反之,如果他能够高于商品的 价值出卖商品,例如卖610镑,那么,他虽然只生产了60镑的剩 余价值,但他实现了70镑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七分之一,即 10镑,不是在他的生产领域中生长出来的,而可能是在邻人的生 产领域中生长出来的。但是他亲手在赫斯贝里德姊妹的圣园里摘 下了这些流通的金苹果,所以他认为做出了纯粹是海格立斯式的 业绩7。在这两种情况下,在单个资本家生产的剩余价值和他出卖 商品所实现的剩余价值之间出现了量的差别。在这种不正当交易 的时候,不仅是剩余价值,甚至一部分资本价值也可能不付等价 10 卡 · 马 克 思
者来说是一个困难的和充满危险的过程,这种混乱就巩固下来了。 对于大量生产、因而必须大量出售的资本家来说,随着营业规模 的扩大,危险也增加起来。如果他原先没有占有整个工人大军的 剩余产品,那他现在就不需要出卖这种产品。而他恰恰相反,用 他出卖这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来解释对他人劳动产品的占有。不 生产商品而只是盗窃商品的比耳·赛克斯还可以更加天花乱坠地 谈论出售商品的危险。 其次,资本家通过出卖商品来实现从他的工人那里榨取来的 剩余价值的多少,不仅随着市场价格的一般波动而改变。在商品 市场上资本家同 “资本家” 相对立。狡猾对狡猾开始单独决斗。 “海盗和海盗莫相残”,或者象[3]马屠朗·雷尼埃所翻译的那样: “海盗相残,一事无成”5。 假定我们的资本家不得不以590镑销售他那8000磅棉纱。虽 然他生产了60镑剩余价值,但是他只实现50镑剩余价值。他的 剩余产品的六分之一,即1331 3 磅,只不过是为他的伙伴致富而 纺的。你们,不是为了你们自己6。反之,如果他能够高于商品的 价值出卖商品,例如卖610镑,那么,他虽然只生产了60镑的剩 余价值,但他实现了70镑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七分之一,即 10镑,不是在他的生产领域中生长出来的,而可能是在邻人的生 产领域中生长出来的。但是他亲手在赫斯贝里德姊妹的圣园里摘 下了这些流通的金苹果,所以他认为做出了纯粹是海格立斯式的 业绩7。在这两种情况下,在单个资本家生产的剩余价值和他出卖 商品所实现的剩余价值之间出现了量的差别。在这种不正当交易 的时候,不仅是剩余价值,甚至一部分资本价值也可能不付等价 10 卡 · 马 克 思
物而更换所有者。在那些得到资本价值的人的手里,这一部分不 断形成剩余价值。由于市场变化无常,这种变化实际上只是改变 已有的价值的分配,结果,剩余价值的来源就变得不清楚了,资 本家本人最后再也不知道什么是什么了(3)。 G—W—G′循环使下述情况变得不可思议:在G—W 行为即 购买商品以后和W—G′行为即重新出卖商品以前实现的资本主 义生产过程,始终是看不见的。这样,如果我们用字母P来表示 这一生产过程,那么G—W—G 就变为G—W—P—W —G 。 第一个阶段:G—W。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准备阶段(从第 1册考察的观点来看)。 资本价值,即其使命是作为资本发挥职能的价值,它最初是以 货币形式存在着的。它在这一形式上开始自己的运动。第一个过 程,G—W,是简单的流通行为,是买,是价值从货币形式转化为商 品形式。但是这种形式上的行为作为资本生活中的一个阶段,具有 职能上的一定内容。价值在货币上拥有自己的一般等价形式。因 此,作为货币预付的资本价值,能够按照它要在其中发挥职能的生 产领域的不同而转化为极不相同的商品。但是要作为资本发挥职 能,货币就必须变为劳动过程的各要素,即生产资料(不管它们具 有怎样的特殊形式)和劳动力(不管它们的用途如何)。货币必须变 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过程的分析表明,购买劳动力本身的 所有者在市场上出卖的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 (3) 西斯蒙第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资本家把“让渡” 利润和“生产” 利润混淆起 来,还在他很久以前,詹姆斯·斯图亚特8就研究了这个问题。但是在第3册里9我们 将会看到,无论是剩余价值的还是商品价格的表现形式都会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即 便是公正的理论家也还是不了解的),因此,事情表现成另外的样子,对这个问题的认 识发生混乱是不可避免的,这同实践家有利害关系。 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 11
物而更换所有者。在那些得到资本价值的人的手里,这一部分不 断形成剩余价值。由于市场变化无常,这种变化实际上只是改变 已有的价值的分配,结果,剩余价值的来源就变得不清楚了,资 本家本人最后再也不知道什么是什么了(3)。 G—W—G′循环使下述情况变得不可思议:在G—W 行为即 购买商品以后和W—G′行为即重新出卖商品以前实现的资本主 义生产过程,始终是看不见的。这样,如果我们用字母P来表示 这一生产过程,那么G—W—G 就变为G—W—P—W —G 。 第一个阶段:G—W。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准备阶段(从第 1册考察的观点来看)。 资本价值,即其使命是作为资本发挥职能的价值,它最初是以 货币形式存在着的。它在这一形式上开始自己的运动。第一个过 程,G—W,是简单的流通行为,是买,是价值从货币形式转化为商 品形式。但是这种形式上的行为作为资本生活中的一个阶段,具有 职能上的一定内容。价值在货币上拥有自己的一般等价形式。因 此,作为货币预付的资本价值,能够按照它要在其中发挥职能的生 产领域的不同而转化为极不相同的商品。但是要作为资本发挥职 能,货币就必须变为劳动过程的各要素,即生产资料(不管它们具 有怎样的特殊形式)和劳动力(不管它们的用途如何)。货币必须变 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过程的分析表明,购买劳动力本身的 所有者在市场上出卖的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 (3) 西斯蒙第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资本家把“让渡” 利润和“生产” 利润混淆起 来,还在他很久以前,詹姆斯·斯图亚特8就研究了这个问题。但是在第3册里9我们 将会看到,无论是剩余价值的还是商品价格的表现形式都会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即 便是公正的理论家也还是不了解的),因此,事情表现成另外的样子,对这个问题的认 识发生混乱是不可避免的,这同实践家有利害关系。 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 11
第二个阶段:P 当资本价值在第一个阶段中靠流通行为从货币转化为商品之 后,也就是说,从物质的观点来看,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 化为形成产品和价值的各要素之后,接着第二阶段是这些商品的 消费。劳动力通过它的活动表现即通过劳动本身被消费;生产资 料被劳动消费,劳动把它们作为自己活动的物的要素,作为劳动 材料和劳动资料消费掉。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更多的劳动力转 入流动状态,也就是在进行这一过程时花费的劳动多于构成劳动 力价值,从而构成它的价格或它的用货币支付的价值的劳动。因 此,资本价值生涯中的这第二个阶段是它的生产消费,即生产过 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发生单纯形式上的形态变化,即 货币和商品互相换位,价值从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的第一个 阶段相比,这第二个阶段包含着资本价值的实际形态变化,即双 重的形态变化。一方面,发生了物质的形态变化。创造出新产品, 创造出劳动过程熄灭在其中的一个成果。这种产品在实物形式上 与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形成产品的各要素是不同的。例如,虽然 小麦本身作为形成产品的要素加入小麦的生产,但是在生产小麦 时形成产品的各要素中,不仅有小麦,而且还有肥料、机器等等, 最后,还有劳动力。因此,即便是在产品本身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在同样一些产品的生产资料中的情况下,它的实物形式也跟生产 它的X 种要素的实物形式不同。但是,第二,除了这种物质形态 变化即作为劳动过程来看的生产过程的结果以外,资本价值发生 了价值变化,这种变化是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的生产过程的结果。 12 卡 · 马 克 思 ① “消费掉”(verzehrt)这个词是恩格斯加的。—— 编者注
第二个阶段:P 当资本价值在第一个阶段中靠流通行为从货币转化为商品之 后,也就是说,从物质的观点来看,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 化为形成产品和价值的各要素之后,接着第二阶段是这些商品的 消费。劳动力通过它的活动表现即通过劳动本身被消费;生产资 料被劳动消费,劳动把它们作为自己活动的物的要素,作为劳动 材料和劳动资料消费掉。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更多的劳动力转 入流动状态,也就是在进行这一过程时花费的劳动多于构成劳动 力价值,从而构成它的价格或它的用货币支付的价值的劳动。因 此,资本价值生涯中的这第二个阶段是它的生产消费,即生产过 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发生单纯形式上的形态变化,即 货币和商品互相换位,价值从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的第一个 阶段相比,这第二个阶段包含着资本价值的实际形态变化,即双 重的形态变化。一方面,发生了物质的形态变化。创造出新产品, 创造出劳动过程熄灭在其中的一个成果。这种产品在实物形式上 与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形成产品的各要素是不同的。例如,虽然 小麦本身作为形成产品的要素加入小麦的生产,但是在生产小麦 时形成产品的各要素中,不仅有小麦,而且还有肥料、机器等等, 最后,还有劳动力。因此,即便是在产品本身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在同样一些产品的生产资料中的情况下,它的实物形式也跟生产 它的X 种要素的实物形式不同。但是,第二,除了这种物质形态 变化即作为劳动过程来看的生产过程的结果以外,资本价值发生 了价值变化,这种变化是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的生产过程的结果。 12 卡 · 马 克 思 ① “消费掉”(verzehrt)这个词是恩格斯加的。—— 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