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特点 发射结 集电结 ◆发射区的掺杂浓度 发射区 最高; ◆集电区掺杂浓度低 于发射区,且集电 结面积大; 集电区 基区 NPN管结构剖面图 ◆基区掺杂浓度最低且制造得很薄,厚度一般在几个 微米至几十个微米
◆发射区的掺杂浓度 最高; ◆集电区掺杂浓度低 于发射区,且集电 结面积大; ◆基区掺杂浓度最低且制造得很薄, 厚度一般在几个 微米至几十个微米。 4.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特点 NPN管结构剖面图 集电区 基区 发射区 发射结 集电结
4.1.2BJT的放大原理 1.BJT放大作用的条件 ◆BJT实现放大作用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控制下, 通过载流子传输体现出来的。 ◆实现放大作用的条件 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内部条件:发射区高掺杂,基区很薄。 ◆发射区:发射载流子 集电区:收集载流子 基区:传送和控制载流子
4.1.2 BJT的放大原理 1. BJT放大作用的条件 ◆实现放大作用的条件 外部条件: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内部条件: 发射区高掺杂,基区很薄。 ◆ BJT实现放大作用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控制下, 通过载流子传输体现出来的。 ◆发射区:发射载流子 集电区:收集载流子 基 区:传送和控制载流子
2.三极管的组态 *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 *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B表示。 *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 E b CE CB
2. 三极管的组态 共集电极接法: 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 共基极接法: 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B表示。 共发射极接法: 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
3.外部条件说明:若BJT工作在放大工作状态 ◆发射结正偏 NPN管:VB>VE,硅管VBE≈0.6~0.8V PNP管:Vg<VE,锗管VBE≈-0.2~-0.3V ◆集电结反偏 NPN管:Vc>VB PNP管:Vc<VB ◆三个电极的电位关系 NPN管:Vc>VB>VE,硅管VBE≈0.60.8V PNP管:Vc<VB<VE,锗管VBE≈-0.2~-0.3V
3. 外部条件说明: 若BJT工作在放大工作状态 ◆发射结正偏 NPN管: VB > VE ,硅管 VBE≈0. 6~0. 8V PNP管: VB < VE ,锗管 VBE≈-0. 2~-0. 3V ◆集电结反偏 NPN管: VC > VB PNP管: VC < VB ◆三个电极的电位关系 NPN管: VC>VB>VE ,硅管VBE≈0.6~0. 8V PNP管: VC<VB<VE ,锗管VBE≈-0. 2~-0. 3V
例1某放大其中三极管3个电极的电位分别为V,=-6V, V2=-11.3V和V3=-12V。则该三极管为硅管还是锗管? 是NPN还是PNP管?b、c、e三个电极? ◆V2一V3=0.7V→硅管,而且2、3脚中一脚为b极, 另一脚为e极,1脚为c极。 ◆1脚为c极,且电位最高 ◆NPN管c极电位最高 该管为NPN管 ◆NPN管Vc>VB>VE→1/2/3脚分别为c/b/e极
例1 某放大其中三极管3个电极的电位分别为V1 =-6V, V2 =-11.3V 和 V3 =-12V。则该三极管为硅管还是锗管? 是NPN还是PNP管?b、c、e三个电极? ◆V2-V3=0.7V 硅管, 而且2、3脚中一脚为b极, 另一脚为e极,1脚为c极。 ◆1脚为c极,且电位最高 NPN管c极电位最高 该管为NPN管 ◆ NPN管VC>VB>VE 1/2/3脚分别为c/b/e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