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初年,因受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父亲被免职,家产被抄,举 家迁居北京。从此家道衰落,生活日趋艰困。家庭的盛衰变迁,世态 的炎凉,使他深深地感受到封建贵族阶级的腐朽残酷和内部的倾轧离 析。曹雪芹遂以毕生精力创作《石头记》即《红楼梦》。其间“披阅 十载,增删五次”。最终《红楼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生活的一部百 科全书。 科举失意著《聊斋志异》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年青时醉心于科举考试,屡次参考都以失 败告终。生活也是贫困潦倒,直到老年还是穷秀才一个,靠教书勉强 维持生活。 正是科举考场的失意,促使他觉醒,认识到封建科举考试的腐朽 和社会的黑暗。蒲松龄转而著书立说,针砭时弊。据说他在乡里的时 候,经常在大路旁铺上苇席,准备着烟和茶,让过路的人给他讲故事, 别人讲累了,口渴了,他奉上烟和茶,一定要别人讲完才肯罢休。回 家立刻记录。如此数十年,终于写成了《聊斋志异》,矛盾赞誉到“写 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赞曰“鬼狐有性格, 笑骂成文章”。 身残志坚张海迪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 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
正初年,因受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父亲被免职,家产被抄,举 家迁居北京。从此家道衰落,生活日趋艰困。家庭的盛衰变迁,世态 的炎凉,使他深深地感受到封建贵族阶级的腐朽残酷和内部的倾轧离 析。曹雪芹遂以毕生精力创作《石头记》即《红楼梦》。其间“披阅 十载,增删五次”。最终《红楼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生活的一部百 科全书。 科举失意著《聊斋志异》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年青时醉心于科举考试,屡次参考都以失 败告终。生活也是贫困潦倒,直到老年还是穷秀才一个,靠教书勉强 维持生活。 正是科举考场的失意,促使他觉醒,认识到封建科举考试的腐朽 和社会的黑暗。蒲松龄转而著书立说,针砭时弊。据说他在乡里的时 候,经常在大路旁铺上苇席,准备着烟和茶,让过路的人给他讲故事, 别人讲累了,口渴了,他奉上烟和茶,一定要别人讲完才肯罢休。回 家立刻记录。如此数十年,终于写成了《聊斋志异》,矛盾赞誉到“写 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赞曰“鬼狐有性格, 笑骂成文章”。 身残志坚张海迪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 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
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 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 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 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 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张海迪身残志坚,抱着“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坚定 信念,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自学了英,德,日语。还翻译了十 万字的英文小说,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一贝多芬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十 分清贫的贫民家庭。从四岁起,在父亲的拳打脚踢下开始学习钢琴, 十三岁便成为管风琴师,并开始创作音乐作品 1792年至1802年,贝多芬迁居维也纳,一个处处充满音 乐的艺术殿堂。在这期间贝多芬追求音乐技艺的纯熟,追求“自由、 平等、博爱”的思想。也遭受到了失恋的痛苦,同时耳朵也也丧失了 听力。在这最痛苦的日子里,贝多芬对音乐的追求却没有停止,他坚 强的个性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克服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创 作出了一部又一部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 1827年3月16日,穷困潦倒,孑然一身的贝多芬病逝于维 也纳,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 做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
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 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 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 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 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张海迪身残志坚,抱着“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坚定 信念,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自学了英,德,日语。还翻译了十 三万字的英文小说,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十 分清贫的贫民家庭。从四岁起,在父亲的拳打脚踢下开始学习钢琴, 十三岁便成为管风琴师,并开始创作音乐作品。 1792年至1802年,贝多芬迁居维也纳,一个处处充满音 乐的艺术殿堂。在这期间贝多芬追求音乐技艺的纯熟,追求“自由、 平等、博爱”的思想。也遭受到了失恋的痛苦,同时耳朵也也丧失了 听力。在这最痛苦的日子里,贝多芬对音乐的追求却没有停止,他坚 强的个性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克服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创 作出了一部又一部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 1827年3月16日,穷困潦倒,孑然一身的贝多芬病逝于维 也纳,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 做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