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前世今生 孔子与儒学
孔子的前世今生 ——孔子与儒学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 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后期 鲁国鄹邑(今山 东曲阜东南鄹城) 人,是我国历史 上伟大的思想家 育家、儒家文
孔子生平 • 孔子(前551-前 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后期 鲁国鄹邑(今山 东曲阜东南鄹城) 人,是我国历史 上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文 化创始人
他的曾祖为避宋国内乱,从宋国迁到鲁国定居。他的父 亲是鲁国有名的武士,曾任鄹邑大夫。孔子三岁时,父 亲病故,十七岁母亲去世。他先后做过“相礼”(主持 99 牧场牢¥,26多左右开苏"冠大学校”,从事教胃事 业。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鲁国发生内乱,他 去齐国做了贵族高照子的家臣。经高推荐,齐景公曾向 孔子咨询过治国的道理。几年后,齐国大夫中有人想害 孔子,他遂离齐返鲁。当时的鲁国,贵族之间互相夺权 争利,政治紊乱。孔子居家专心研究、整理《诗》 坛设教,广收第子,努力举办教育事亚。公元前501 孔子五十一岁时,被鲁定公任为中都宰,掌管一地的行 政事务,一军后在奇空,后开为大司蔻。公元前497年 孔子五十五岁时,他因对鲁国国君失望而离开鲁国开始 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这次出行,孔子先后到过卫 曹、陈,蔡、楚等国,历时十四年而终不见用 公元 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公元479年孔子病逝, 时年七十三岁
• 他的曾祖为避宋国内乱,从宋国迁到鲁国定居。他的父 亲是鲁国有名的武士,曾任鄹邑大夫。孔子三岁时,父 亲病故,十七岁母亲去世。他先后做过“相礼”(主持 婚丧祭祀)、“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 牧场牛羊),26岁左右开办“私人学校”,从事教育事 业。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鲁国发生内乱,他 去齐国做了贵族高昭子的家臣。经高推荐,齐景公曾向 孔子咨询过治国的道理。几年后,齐国大夫中有人想害 孔子,他遂离齐返鲁。当时的鲁国,贵族之间互相夺权 争利,政治紊乱。孔子居家专心研究、整理《诗》、 《书》、《礼》、《乐》、《易》等文化典籍,同时开 坛设教,广收弟子,努力举办教育事业。公元前501年 孔子五十一岁时,被鲁定公任为中都宰,掌管一地的行 政事务,一年后任司空,后升为大司寇。公元前497年 孔子五十五岁时,他因对鲁国国君失望而离开鲁国开始 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这次出行,孔子先后到过卫、 曹、陈,蔡、楚等国,历时十四年而终不见用,于公元 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公元479年孔子病逝, 时年七十三岁
说三道四 评说孔子 西方人眼里的孔丘 黑格尔:“孔子是,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 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一只有一些善良 的 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任 何特殊的东西。另 伏尔泰:“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自视清高,是 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 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潘基文:“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受到孔子和 孟子思想的影响。目前,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为 我指引方向
评说孔子 西方人眼里的孔丘 • 黑格尔 :“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 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 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任 何特殊的东西。” • 伏尔泰 :“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自视清高,是 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 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 潘基文:“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受到孔子和 孟子思想的影响。目前,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为 我指引方向。” 说三道四
弟子心中的老师 颜渊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 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 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 从之,末由也已。”(《子罕》第11章) 子贡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 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期行, 绥之期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 之何其可及也?”(《子张》第25章)
弟子心中的老师 • 颜渊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 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 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 从之,末由也已。”(《子罕》第11章) • 子贡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 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期行, 绥之期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 之何其可及也?”(《子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