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I、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法医毒物分析、法医物证学、刑事科学技术 总学时数: 60学时 理论学时: 30学时 实验学时:30学时 课外实践: 0学时 学 分:3.5 适用专业:法医学 Ⅱ、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仪器分析》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测定物质化学组成、状态、结构,进行 微量毒物分析的重要基础知识。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的 方法和基本原理;掌握常用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初步具备 应用这些技术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熟悉法医分析领域分析仪器的各种技术及其 发展趋势,为后继课程学习和从事法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该课程主要讲授《仪器分析》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操作 注意事项,介绍如何应用这些仪器设备技术解决实际分析问题。在实验教学过程 中给学生安排充裕的动手训练机会,通过学生自带实验样品,增加学生参与实验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组织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进行课堂讲授:课堂教学以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探 究如何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部分仪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采用视 频进行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实验课结合理论知 识,学生通过仪器的操作和分析过程,掌握常用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并得到较好 的基本操作及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 y
3.教学保障: 理论课:多媒体课室; 实验课: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分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光 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及相关实验室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 ①选用教材:《仪器分析教程》(第二版),叶宪曾张新祥编著,北京大 学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 《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第一版),方惠群,于俊生,史坚主编,科学出版社。 《仪器分析》(第一版),徐秉玖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③教学网站:http:/jxzy.gdnc.edu.cn//2jxy/2-jy.phpo Ⅲ、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课 序号 讲课内容 课时分配 1 第一章绪论及光谱分析法导论 2 2 第二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 3 第三章红外光谱法 4 4 第四章分子荧光光谱法 2 5 第五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4 6 第六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4 7 第七章质谱分析法 8 第八章色谱法概论 2 9 第十章气相色谱法 2 10 第十一章液相色谱法 4 合计 30 2
实验课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课时分配 1 实验一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验证型 5 2 实验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 验证型 5 3 实验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钙、镁的含 验证型 5 量 4 实验六有机物红外光谱测定及谱图解析 验证型 5 5 实验七气相色谱法测定风油精中薄荷醇的含量 设计型 5 6 实验八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 设计型 5 合计 30 注: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
V、正文 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二)熟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 (三)了解仪器分析的定义、发展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一、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仪器分析的定义、发展及应用。 (二)仪器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电分析化学法、分离分析法、质谱分析 法。 (三)分析仪器的组成 (四)分析方法的主要性熊指标:精蜜度、灵敏度、检出限线性范围、.迭 择性 (五)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工作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仪器分析的性能指标。 (二)熟悉光谱仪的各个部件及作用 (三)了解光谱分析方法的特点,作用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 、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光学分析法定义 发射光谱法,吸收光谱,散射光谱法 (二)电磁辐射的性质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电磁辐射的微粒性,电磁波谱 (三)光谱法仪器 光源,单色器,样品容器,检测器,读出器件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教学要求 (一)了解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分子光谱的产生。 (二)了解化合物电子跃迁、生色团、助色团、红移、溶剂效应。 (三)熟悉分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及应用。 (四)掌握Lamber-Beer Law及其适应性。 (五)了解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六)熟悉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七)掌握吸光度测定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八)掌握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下画实线、 难点内容下画虚线 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画双实线 (一)光的选择性吸收概念,分子吸收光谱产生过程,有机化合物分子内电子 跃迁类型、红移的概念,溶剂效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二)吸收定律(Lamber-Beer Law)、吸光系数及其偏离因素。 (三)单波长、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显魚尽应及甚影响因素… (五)吸光度测定误差的来源、测量条件的选择。 (六)单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 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一、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