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一一方海 权 第6课拿来主义 学习重点1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2分析破立结合的论证技巧,明确作者的观点。 晨读积累 作者名言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鲁迅评《史记》 文本导学 语言积累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自诩()②譬如()③蹩进() ④吝啬()⑤国粹()⑥残羹冷炙() ⑦冠冕()⑧脑髓() (2)多音字 给与() 「大度() ②度 参与() 忖度( ③{为() ④便顺便() 孱弱() 大腹便便() ⑤冠 ∫冠心病() 冠军() 2.辨形组词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方海 权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第 6 课 拿来主义 学习重点 1.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2.分析破立结合的论证技巧,明确作者的观点。 作者名言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自诩.( ) ②譬.如( ) ③蹩.进( ) ④吝啬..( ) ⑤国粹.( ) ⑥残羹.冷炙.( ) ⑦冠冕.( ) ⑧脑髓.( ) (2)多音字 ①与 给与.( ) 参与.( ) ②度 大度.( ) 忖度.( ) ③孱 孱.头( ) 孱.弱( ) ④便 顺便.( ) 大腹便.便( ) ⑤冠 冠.心病( ) 冠.军( ) 2.辨形组词 (1) 诩( ) 栩( ) (2) 磕( ) 溘( )
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一一方海 权 (3) 3.理解词义 (1)自诩 (2)孱头 (3)玄虚: (4)国粹: (5)礼尚往来 (6)冠冕堂皇 (7)残羹冷炙 (8)故弄玄虚: 选词填空 (1)误解·曲解 ①同学之间的 需要用真诚去化解。 ②日本教科书经常 侵华历史,掩盖真相 (2)冠冕堂皇堂而皇之 ①领导干部要少说些 的话,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②经过几番较量,他终于 地登上总经理的宝座。 整体把握 阅读课文,全文可分为三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段):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方海 权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3) 掘( ) 崛( ) (4) 博( ) 搏( ) 3.理解词义 (1)自诩: (2)孱头: (3)玄虚: (4)国粹: (5)礼尚往来: (6)冠冕堂皇: (7)残羹冷炙: (8)故弄玄虚: 4.选词填空 (1)误解·曲解 ①同学之间的________需要用真诚去化解。 ②日本教科书经常________侵华历史,掩盖真相。 (2)冠冕堂皇·堂而皇之 ①领导干部要少说些________的话,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②经过几番较量,他终于________地登上总经理的宝座。 阅读课文,全文可分为三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 段):
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一一方海 权 第二部分(5~9 第三部分(第10段): 重点突破 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 “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 2.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方海 权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第二部分(5~9 段): 第三部分(第 10 段): 1.第 1 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 “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 答: 2.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答:
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一一方海 权 3.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 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4.第8段中作者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 怎样的态度和做法? 美点赏析 《拿来主义》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请将这些比喻的本体写出来,并分析运用比喻论 证的作用。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方海 权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3.第 5 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 6 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 7 段的“运 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答: 4.第 8 段中作者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第 9 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 怎样的态度和做法? 答: 《拿来主义》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请将这些比喻的本体写出来,并分析运用比喻论 证的作用。 答:
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一一方海 权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 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 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背景展示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 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 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 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 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6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 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 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 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表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 界的亭子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在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3.文体知识 驳论文 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 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 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的方法有三种: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反驳论点。 文内文外 ■文内深读 嬉笑怒骂,皆成文采 《拿来主义》的反语和比喻 鲁迅的思想和文采成就了鲁迅杂文的辉煌,《拿来主义》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 形式,表现出作者鲜明的观点。下面对《拿来主义》一文的语言艺术稍加剖析。 1.妙用反语。文章列举了“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三种表现之后,有这样一句议论,“总 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讽刺“送去主义” 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獗,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算得”一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态度,表明“活人替代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方海 权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 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 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背景展示 本文写于 1934 年 6 月 4 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 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 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 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 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 6 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 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 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 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表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 界的亭子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在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3.文体知识 驳论文 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 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 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的方法有三种: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反驳论点。 文内文外 嬉笑怒骂,皆成文采 ——《拿来主义》的反语和比喻 鲁迅的思想和文采成就了鲁迅杂文的辉煌,《拿来主义》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 形式,表现出作者鲜明的观点。下面对《拿来主义》一文的语言艺术稍加剖析。 1.妙用反语。文章列举了“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三种表现之后,有这样一句议论,“总 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讽刺“送去主义” 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獗,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算得”一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态度,表明“活人替代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